心经结缘网
标题

一座寺院两尊卧佛 北京卧佛寺的卧佛之谜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11 09:07:51
卧佛寺山门(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卧佛寺铜铸卧佛(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曹立君) 中国唐贞观十九年,也就是公元645年,玄奘法师取经归来后不久,有人在今

卧佛寺山门(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卧佛寺铜铸卧佛(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曹立君)

中国唐贞观十九年,也就是公元645年,玄奘法师取经归来后不久,有人在今天的北京西郊建立了一座寺院,取名 兜率寺 ,寺内供奉一尊长3米多的香檀木金身卧佛,殿前栽种娑罗树。这座寺院就是北京卧佛寺的前身。然而,现在殿中供奉的已经不是唐代雕塑的香檀木卧佛,而是一尊巨大的铜卧佛。那么,唐代的香檀木卧佛到哪里去了?巨大的铜卧佛又是何时铸造的呢?

一座寺院两尊卧佛 北京卧佛寺的卧佛之谜

一座寺院两尊卧佛

一座寺院两尊卧佛 北京卧佛寺的卧佛之谜

卧佛寺花木扶疏,古树参天,穿过琉璃牌坊、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就来到了卧佛殿。步入卧佛殿,殿内高悬着清朝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 得大自在 的匾额,意思是释迦牟尼修道成功,已经获得了最大的自由。在汉白玉莲花台座上,静卧着一尊释迦牟尼佛像。

大佛呈侧身睡卧状,一臂曲肱而枕,体态安详自如,人们称这种姿势为 吉祥卧 。佛的身后环立着12尊泥塑佛像,他们就是佛祖的十二大弟子,人称 十二圆觉 。

自从唐贞观年间修建兜率寺后,香檀木卧佛就一直安放在此,接受人们的朝拜,虽然朝代更迭,战乱不断,但是寺院香火始终不断。到了元代,忽必烈定都北京,这时的兜率寺已经更名为寿安山寺,成为皇家寺院。公元1321年,元英宗硕德八剌即位,他下旨 给钞千万贯 修缮卧佛寺, 冶铜五十万斤铸造卧佛像 。

经过12年的努力,公元1333年终于铸造成功这尊巨大的铜卧佛。元朝的统治者铸造铜卧佛后,并没有丢弃唐代的香檀木卧佛,于是,卧佛寺就有了两尊卧佛。前殿,也就是今天的三世佛殿,供奉着唐代的香檀木卧佛;后殿,也就是今天的卧佛殿,供奉着巨大的铜卧佛,形成了 一座寺院,两尊卧佛 的壮丽奇观。此时,不禁有人会问,既然卧佛寺已经有了一尊唐代木雕卧佛,那么元代的皇帝为什么还要再铸造一尊铜卧佛呢?

元朝的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入主中原特别是定都北京后,为了加强统治,元朝的皇帝大力推行佛教,所以才不惜花费巨资铸造了这尊铜卧佛。

唐代香檀木卧佛在明朝时依然保存在卧佛寺,蒋一葵编著的《长安客话》中说:两殿各卧一佛,长可丈余。 一座寺院,两尊卧佛 的奇特景观延续了300多年,一直到明朝末年。明末清初,社会动蕩,战火频繁,卧佛寺内一片残败景象。到了清雍正、乾隆时期,皇家才对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然而就在这段时间,唐代的香檀木卧佛从卧佛寺里神秘地消失了。

香檀木卧佛神秘失踪

研究卧佛寺的专家花数年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希望能够破解香檀木卧佛的下落之谜。然而,相关的史料记载却非常少。《以宸垣识略》一书中说: 后殿铜卧佛一。又小殿,内香檀卧佛一,唐贞观年造,已无。 而关于香檀木卧佛的去向,书中只字未提,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猜测。难道是香檀木卧佛被大火烧毁了吗?但这种猜测很快就被否定了,因为,原来安放香檀木卧佛的三世佛殿至今安在,没有任何火烧的痕迹,只是过去安放香檀木卧佛的地方,如今改为供奉燃灯、释迦牟尼、弥勒三尊佛像。很明显,香檀木卧佛是被人移出大殿的。

香檀木卧佛是何时被移出大殿的?因为没有记载,人们只能猜测。有人说,香檀木卧佛很可能是在清雍正、乾隆年间维修卧佛寺时被移出大殿的,至于为什么要把它移走,移出的香檀木卧佛到哪里去了等问题,至今都是未解之谜。

独一无二实心铜卧佛

唐代香檀木卧佛神秘消失后,卧佛寺只留下元代铸造的巨大铜卧佛。近年来,卧佛寺的科研人员对铜卧佛进行了科学检测,又有了新的发现。

由于铸造大型金属佛像花费巨大,流传下来的古代金属佛像数量非常少,而且几乎都是空心佛像。与空心佛像相比,实心卧佛铸造工艺更加复杂,如此巨大的实心卧佛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北京卧佛寺的铜卧佛铸造于元朝,至今已近700年的历史。那时,冶炼和铸造工艺还不发达,也没有大型的起重、运输设备,能铸造出如此巨大的实心卧佛像,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为了弄清铜卧佛的铸造工艺,卧佛寺的工作人员翻阅了大量古籍,可遗憾的是,卧佛寺寺志早年被毁,古籍中也没有记载铸造铜卧佛的详细情况。尽管如此,在专家的帮助下,卧佛寺的工作人员还是勾勒出了当年铸造铜卧佛的轮廓。

巨大的卧佛是一次铸造成功的。元代没有大型运输设备,如此巨大的铜卧佛只能采用原地铸造的方法,也就是说,当年的铸造现场就是今天的卧佛殿。卧佛铸造好之后,再在原地建殿保护。

卧佛头西脚东,面向南方,右手托在头下,曲肱而卧,左手平放在腿上,双足并拢,神态安详,造型异常精美。让人最感惊奇的是,数百年过去了,卧佛依然色彩鲜艳,光彩照人。这其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装饰工艺令人叹服

其实,这还要归功于中国古代杰出的装饰工艺。卧佛周身采用髹金彩绘方法装饰,其中衣纹使用了 拨金工艺 。拨金工艺,就是先在佛身上贴金,然后在金箔上彩绘服饰,勾勒出衣服的纹样,再用针一点一点拨去衣服纹样或纹样外的部分颜料,露出下面的金箔,形成奇特、美观的装饰效果。

卧佛没有被衣服覆盖的皮肤部分采用 罩金髹 的方法装饰。罩金髹,就是先在佛身上贴金,然后在上面罩上透明漆,经过拨金工艺和罩金髹工艺装饰的佛像,庄严肃穆,色彩鲜艳,历经数百年,风采依旧。

卧佛、塑像有别从前

佛教大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各地僧众塑造了许多卧佛,有石雕卧佛、泥塑卧佛、木雕卧佛、金属卧佛等。中国古代卧佛可谓多姿多彩,但卧佛寺的卧佛和 十二圆觉 塑像与早期的塑像有着不少差别。

中国早期的卧佛像是众弟子围着佛祖释迦牟尼悲痛欲绝,有的弟子伏在佛祖身上痛哭,有的用力撕扯自己的头发,反映出弟子们在佛祖即将离去时的悲伤和痛苦。而卧佛寺却是另外一幅场景:卧佛面带笑容,神态祥和;众弟子的表情也非常平静,并没有对佛祖的 涅槃 表现出任何悲伤和痛苦。

这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佛教与中华文化相融合,人们对 涅檠 的涵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为 涅槃 是释迦牟尼修成正果、脱离尘世,从而进入了更高的境界,弟子们不应该对佛祖的 涅槃 表现出悲伤和痛苦。

从元代开始,卧佛寺就成为中国皇家寺院,受到元、明、清三朝统治者的格外重视。元代皇帝花巨资扩建寺院,7000工匠历时10年铸造了铜卧佛;明代是卧佛寺第二个兴盛时期,先后5次修缮卧佛寺,皇帝6次驾临卧佛寺,寺里至今保存着明宪宗御赐的石碑和明万历年间铸造的铁钟;清代是卧佛寺的第三个兴盛时期,皇室拨巨款对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使之成为现今的规模。雍正皇帝亲自把卧佛寺更名为 十方普觉寺 ,这一名称也沿用至今。

这尊身长5.3米、重54吨,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最大、最重的铜卧佛,具有非常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一件名副其实的国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