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海潮音56期:宗教徒为何强抱“引力波”大腿?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04 09:04:51
宗教与科学各成一派,无须一较高下,更不必相互吹捧(图片来源:资料图) 引力波太火,宗教徒们也终于不能免俗地跳进这个大坑来掺和一二。看到有评论说: 引力波一出,

宗教与科学各成一派,无须一较高下,更不必相互吹捧(图片来源:资料图)

引力波太火,宗教徒们也终于不能免俗地跳进这个大坑来掺和一二。看到有评论说: 引力波一出,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跑出来抱这个大腿 。也看到不少宗教大家出来呵斥自家教徒的胡乱比附: 如果宗教徒仅仅用现代科学的成果来附会自己的宗教理论,用来宣传自己的宗教,那恰恰是这个宗教穷途末路、理屈词穷的表现!

在一个健康成熟的文明社会中,科学和宗教既不是你死我活、有你没我,也不是相互比附吹捧、共谋前程。健康正常的状态应该叫做 信仰更高超,科技更发达 。两个并没有交集的轨道,各美其美,就不必再争奇斗艳,也不必再美美与共了。

人不焦虑生死,就会焦虑祸福。粗点讲,科学追求的是掌握世间规律造福于民,解决的差不多是 祸福 的范畴。而宗教致力于打破的,是生死僵局,是健康事业家庭再美好,也扛不过去的终极问题。二者几乎就是 量变和质变 的鸿沟与隔阂。当然,量变质变也是可以转换的 有哪个有着卓越成就的科学家可以回避掉生老病死呢?

海潮音56期:宗教徒为何强抱“引力波”大腿?

二流宗教徒为啥强抱 引力波 大腿?

海潮音56期:宗教徒为何强抱“引力波”大腿?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有很多超一流的大思想家、大通才,提出了很多个有关心物关系的哲学范式。然而 近现代科学 (从启蒙运动开始算起大概只有300年左右的历史),却只沿袭了唯一的一个范式 推崇 物化 、推崇 客观 、推崇 心 与 物 决然分离的范式,然后就有了一座理论大厦,笔直而上,狭长突兀。不可否认,真正懂得这座大厦的人能知道,它有着精美迷人的自洽性;但也不可否认,它的地基,本身就屏蔽或者阉割了其他多元的可能性。

且不论世间的叔本华、康德、荣格等等先哲们曾经开创却被科研实践所弃置的多元哲学范式,仅仅看纯粹的佛法义理中,四部宗派对于心物关系的判摄,对于世界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就远远比当代二流的学问家、科学家们洋洋得意、喋喋不休所讨论的那些陈词滥调,要纵深宽广得多。

佛法对于心物关系的探析,螺旋而上,磅礴而精微,从极唯物、到偏唯物、到偏唯心、到极唯心、再回归唯物 以致心物观待,以致以般若空性统摄汇归一切 此处,也请不要用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大一统 万物之理(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来比附,也请 反本质主义者 不要来肤浅地较劲。

重点是,无论是究竟还是不究竟的宗派法义,都暗藏着一条心物相通、直契究竟的修行线索。所谓修行,就是宗教家不仅知道为何有生死,还能知道如何超越生死。

说到这儿,还得吐槽一下二流的宗教徒们,在还没有完全弄清引力波是什么的前提下,就一哄而上,牵强附会,非要在推崇纯粹物化的 科研成果 里,去寻找心灵的佐证,去寻找心物沟通的案例,去寻找什么 第六感 ,希望用最 尖端 的科学来为古老的(怕是也被等同于 过时的 )宗教作例证。人数之多,实在显现出一部分宗教徒对自家宗教大义的模糊与惰怠。或者,正是这种不肯深研自家功夫而产生的贫乏感和自卑感,促使许多二流宗教徒蜂拥强抱 科学 大腿。

在佛教的观点里,世界的面貌因人而异,因业而异(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的世界观:除了引力波的人道时空 还有佛菩萨的华严世界

佛教最基本的世界观,如果要降到 科普 层次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 一人一世界 。佛经中讲,同样一杯水,地狱众生见到的是铁汁,饿鬼见到的是脓血,阿修罗见到的是玉液,天人见到的是甘露,阿罗汉见到的是地火水风四种元素,菩萨见到的是清净佛刹土,而人和畜生对一杯水的感性体验,我们不难体会。

佛陀以一杯水,来做为开显 空性 的众多案例之一。正是因为这杯水没有自性、没有实体 是空性的,所以能随六道众生不同的业力因缘,被投射出不同的样貌。

作为人道众生,我们的业力框架就那么点可怜的格局:善,善不上所谓的天界,恶,恶不透所谓的地狱。每个人的感性经验对于世界实有的执着程度,不分伯仲,就那么个数量级,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也就那么一种景象。然而在科学界眼里,这种单一的可能性,可能就成为客观精神、重复性验证所求取到的一种 伟大共识 。这恐怕是真心的, 为了一朵花,放弃了整个春天 。

近现代科学似乎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但在佛教看来,也只是在原有层次或者干脆说是原有禁锢上,增加了不同的知见而已,并没有本质性的超越。人们长期以来在世界观问题上争辩得唾沫横飞,在佛教看来,也并没有有效触及事物 非实有 的关键。不客气地说,没有新意可言。

在佛经里,佛陀为不同层次的众生,开显了不同层次的世界观。世界的面貌,可以是我们凡夫眼前的样子(比如 引力波 所印证的样子),也可以是阿罗汉的 须弥四洲 ,还可以是佛陀在定中对诸大菩萨讲述的 重重无尽的华严圣境 。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正因为世界是空性的,所以才能在不同业感的众生面前展现出千姿百态,而佛陀不过是随顺众生不同的因缘,描述了不同层次的世界观。这不是佛教与科学冲突,更不是佛陀的言说自相矛盾,而是佛陀在为众生宣说世界不实有、随心而显现的道理。相反,如果佛仅对众生开显一种世界的相状,众生又会以执着实有的心理惯性,将其理解为固定不变的世界,那么这与人们执着科研结果作为唯一的世界观,又有何区别呢?

郑重提醒: 引力波 狂欢宴 也许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大跟头

毋庸置疑,科学在当今时代有着强势话语权。但凡和前沿科技沾了边儿,似乎都代表了先进又高大上的发展方向,都是极好的。实际上,大部分人对于科学只存着笼统的概念,缺乏思辨的信赖。所谓 引力波 ,根本不是普劳大众在 科普 民科 等等低洼层次上能够探讨的。

大概只有那么一小撮儿智商尖端,碾压四方的理论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能够比较清醒地知道人类对于科学的信仰,到底构筑在几个基本假设,几个思想实验和几个未来检验上。

类似于精英科学家,也有那么一小撮真正的宗教家,有着 高端的 对于真理的现量体证,其生命境界的开阔,也不见得是一般人就可以与之把掌雄谈、摸底交心的。但有一种可能性是,这一小撮人可能就是人类生死出路的希望,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炬火。

在一个健康正常的文明社会中,宗教家没有必要反夺什么话语权。然而从宗教家的世界观出发,至少有一样可能性,是需要对科学家作出郑重提醒的 如果科学对于世界的探讨格局,仍然局限在心、物分离的范畴之内,那么引力波的发现,不但不能算作一个特别重大的成果,甚至可能仅仅反映出人类在一个过分物化的歧路上,又栽了一个大跟头。如此,人类文明的未来前途,至少会有这么一种可能性,那就是 更加不乐观。

信仰不应被科学打压,信仰也不用科学来佐证(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徒如何更 科学 地看待科学?

前文说过,一个健康成熟的社会里,信仰不会被科学打压,信仰也不用科学来佐证。讨论科学和信仰的关系时,应该用 信仰就是信仰 这个句子。如果能够正视生命问题或者说生死问题,就自然能够正视科学和信仰之间的分工与定位。

作为佛教徒,直视科学的威胁或者诱惑更不在话下。佛教的中观见认为,凡夫眼前的世界或者说科学所揭示的实有世界观,是 不用观察的随许境 ,而佛法所载的 高大上 的世界显现,是 观察后的暂时世俗谛对境 ,二者有何矛盾可言?凡圣不一,故应并存,何必有你无我?

如果是修行有果证、有成就的人,大可以顺其自然,放下过去的实有世界观;如果还没有获得真实的受用和成就,那么现代科学所解读的世界观可以作为暂时的随许对象,同时个人持续进行导向佛教世界观的修行 承认暂时的、追求究竟的,这是具体可行的办法。佛法讲 随许世俗 ,道德经讲 和光同尘 ,这正是题中之义。

理解到这一点,我们还将有一个开阔的视野、一个不俗的心量,来正视当今社会的认知结构。因为 引力波 等等前沿物理学导向,就是当代人或下一代人的知见,是时代语境下人们理解事物的方式,不能盲目无视。佛教的传承者需要在清醒了解这些知见的基础上,寻求引导当今世人契入佛法的善巧方便。

你为何安于生死沉沦?就像温水煮青蛙?

生命问题永远是最高水平的问题。一个人只要有活着的当下,就必然有湮灭的未来,就面临着要去解读和解决这个终极的归宿。从分量上来说,只要人类社会在发展,生命的问题本该更主流于 吃吃吃 和 买买买 的。

一位禅和子(禅宗修学者)曾谈过他的禅修体验 某次坐禅,引磬(一种佛教法器,用来表示特定的指令)响起时他把鞋子放到子单(禅座)下面。虽闭着眼,但整个道场里面所有人的活动他都能敏锐觉知。两到三秒钟后,他再次听到了下座(结束坐禅)的引磬声,便又把鞋子拿出来。让他诧异的是,那支香(禅宗以燃香的方式来计算坐禅的时间,所以持续坐禅一只香燃烧完毕那么久的时间,就叫作 坐一只香 )其实有四十多分钟,但在感觉上只有两到三秒钟那么短。

这只是凡夫突破业力时空的一个小例证。而佛教信仰真正的突破,是对于生死僵局的突破。

鲜有人会拿科学作临终时的终极信奉,更可能是在此生所获的所有知识中苦苦求索:生命是什么,从哪里来?在哪里终结?之后会去向何方?活着的时候,人为何那样乐于丛林规则,贪婪争竞,你死我活,是否值得?在无可回避的生死绝境里,在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时候,你为何不选择?怎么不挣扎?

版权声明:《海潮音》系凤凰佛教原创专栏,所有稿件均为独家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凤凰佛教 ,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搜【凤凰网华人佛教】与智者为伍,携善者同行。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成语名称以煎止燔成语拼音yǐ jiān zhǐ fán成...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成语名称以点带面成语拼音yǐ diǎn dài miàn...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成语名称以汤沃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水救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