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理净法师:邢台开元寺 “南北”禅之争起源地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21 09:01:18
中国佛学院副教授理净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2012年5月19日至20日,第二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在河北邢台召开,此次论坛围绕 辽金元时期的华北

中国佛学院副教授理净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2012年5月19日至20日,第二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在河北邢台召开,此次论坛围绕 辽金元时期的华北佛教 为中心,对中国禅宗文化进行了多维度的学术研讨。中国佛学院副教授理净法师发表了《邢州开元寺的佛教历史文化和地位略考》,本文通过对开元寺几件历史事件的考察探讨,略述开元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摘录论文部分观点如下,以飨读者:

理净法师:邢台开元寺 “南北”禅之争起源地

河北邢台开元寺,又名大开元寺,位于邢台市邢州北路,唐开元年间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我国北方名刹,是禅宗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禅宗二祖慧可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地,元代设为皇家寺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住持开元寺的历代住持都是当时著名的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敕建后,周世宗柴荣又诏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赵佶赐名为 圆照塔 ,此塔高108米,为当时中国北方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 大开元寺 ,列为皇家寺院。明代时期,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期, 野寺钟声 为邢台八景之一。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邢台就与佛教文化结下深厚的缘源。特别是在后赵时期,邢台成为北方的佛教传播基地和佛教文化中心。当历史进程到唐王朝时,邢州开元寺就是一座佛教名刹。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神会禅师曾在邢台开元寺立 南宗禅 而辩论,发起了禅宗 南北 禅法的争端。后来神会禅师在开元寺两次为慧能大师立碑纪念。吴其昱认为: 曾两度在邢州开元寺为慧能大师立碑,必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选择这个与佛教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寺院为慧能立碑,是借助二祖传钵之地的影响,其意义就是 竖立宗旨 以正法统。 所以说,邢台开元寺是中国禅宗的发祥地之一。

理净法师:邢台开元寺 “南北”禅之争起源地

开元寺历代高僧对开元寺的影响

开元寺作为当时北方的重镇,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发展的中心,汇集了当时不少高僧在这里弘扬佛法。由此开元寺成为后来历朝历代佛教文化的兴盛之地,从而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高僧,住锡开元寺开座讲法弘扬佛法。这里仅就具有代表性和著名的高僧作简单介绍:

(一)、中国著名高僧

1、禅宗二祖慧可

慧可(公元487-593年),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荣阳县)。 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慧可到了东魏的邺都(今河南安阳市北),大弘禅法,有些学者不能理解他的学说,时常发生争辩。当时门下拥有千人的著名学者道恒,竟指慧可所说法要为 魔语 ,密遣上足弟子和慧可诘难。慧可在邺都既受异派学者的迫害,其后即流离于邺卫襄(今河南安阳、汲县与河北邢台)之间,在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武帝进行灭佛运动,慧可和同学昙林曾努力保护经典和佛像。据宋人陈振所撰《敕赐开元寺圆照塔记》记载,慧可在邢州开元寺弘化时,传钵于弟子。周武灭佛停止后,他又回到邺都。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入寂。因此,开元寺可以说是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从而使得达磨禅法在北方得以发展,也为后来中国禅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荷泽神会

神会和尚(668~760)俗姓高,湖北襄阳人。童年从师学五经,继而研究老、庄,都很有造诣。后来读《后汉书》知道有佛教,此后便倾心于佛法,便到当地国昌寺出家。于武周天授二年(公元700年)来到广东韶州从慧能学习禅法,其间很受慧能大师器重。后又北游参学,先到江西青原山参行思,继至西京受戒。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神会又回到曹溪,慧能知道他的禅学已经纯熟,在示寂时即授与印记。

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五月十三日,神会圆寂于洛阳荷泽寺,时年九十三岁,建塔于洛阳宝应寺,唐肃宗赐谥号 真宗大师 。据《金石录》记载, 神会禅师曾多次入住邢州开元寺弘扬禅法,并两次在开元寺为慧能大师立《碑》。这也说明了开元寺是神会禅师在北方弘扬禅法的主要地区之一,也体现了开元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3、损庵洪益

损庵洪益(1263-1340年),应山人,俗姓徐氏,元至大四年(1311年)起主持邢台大开元寺,累朝宠命,于延祜丙辰(1316年),特授中奉大夫、制加 圆照普门光显大禅师 之号,赐以二品银章,金裥袈裟,总管宗门之事。

损庵禅师在住持开元寺其间,主持雕刻的《元代官刻本大藏经》是元代的官刻大藏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很高的文化价值,给我们研究元代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损庵禅师曾两度任开元寺住持,这本身就说明了损庵禅师当时在朝庭中地位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损庵禅师对开元寺的佛教事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正由于损庵禅师当时任开元寺住持,使得开元寺当时成为全国佛教发展的中心。

(二)、外国著名高僧

在邢台地区宣讲佛法的最早外国僧人是佛图澄,由于当时还没有开元寺,对于开元寺来说佛图澄没有直接关系。但与开元寺有直接关系和交流的,曾经在开元寺参方学习和主持讲经弘的外国僧人,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三位,一个是印度高僧空本和尚;第二个是唐代时日本高僧圆仁;第三个是元代时日本高僧邵元。这三位外国籍僧都曾经住锡开元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重要意义。

1、天竺佛图澄

第一个进入邢台的佛教高僧应当是印度高僧佛图澄,佛图澄弘法的地点主要是在河北邺城与襄国。特别是襄国,是后赵立国时的都城,当时为称建平大城。在城西北有咒龙之岗,在《邢台县志》中记载说净土寺就是后赵时佛图澄所建。襄国(邢台)也是佛图澄在中原地区弘法时间最长的地区,石虎迁都于邺城后,襄国为陪都,佛图澄与弟子来往两地进行佛事活动。佛图澄(公元232年-348年)西域僧人,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从西域来到洛阳投奔后赵石勒,永嘉六年(公元312年)随石勒来到邢台(襄国)传播佛教,襄国成为北方佛教中心,后来佛教影响全国南北。建寺庙893所,受业弟子数百人,被石氏父子尊为 大和上 。

2、 印度空本和尚

空本是后梁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天竺国(古印度)高僧,于后梁乾化年间(公元911-915年)曾奉诏在邢州开元寺翻译佛经。今开元寺仍然保存有后梁乾化年间,本空所立的 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虽然有很多印度高僧来中国翻译佛经,但大多数都在长安、洛阳、南京等中原地区,很少到塞外边远地区,邢台当时来说虽然政治、经济、文化已经很发达,但外国僧能在这里翻经还是比较少,而本空和尚在邢台开元寺翻译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是我们考证和研究佛教经典在中国翻译传播途径的重要资料。

3、日本高僧圆仁

圆仁是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 入唐八大家 之一(其他七人是最澄、空海、圆珍、圆行、常晓、慧运、宗睿),俗姓壬生氏,日本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公元794年)生于下野都贺郡(今枥木县)。其剃度师广智是法门巨匠鉴真(688-763年)的徒孙。

据圆仁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3月,圆仁与其徒惟正、惟晓等人离开法华院,经青州(今山东益都)、淄州(今淄博市)、齐州(今济南市)、德州、唐州、冀州(今河北冀县)、赵州(今赵县)、镇州,于六月二日抵达五台山,在志远门下研习天台宗教义。于唐宣宗李忱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九月底,携带着在长安和各地求得的经论章疏五百八十五部,七百九十四卷,以及胎藏、金刚两部曼陀罗,诸尊檀样、高僧真影等法物共五十九种,在赤山浦搭乘新罗海船越洋东归,十月三十日始抵日本博多。从以上资料显示圆仁曾经到过河北冀州(冀县)和赵州(赵县),开元寺当时作为全国佛教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可以推断圆仁很可能也到过开元寺。

4、日本高僧邵元

与开元寺有关的另一位日本高僧是元代时期的邵元。邵元(1295~1364年),号古源,又号如幻道人、物外子,福井县人,是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在今出石郡合桥村,今废)住持。邵元于公元1327年渡海入元, 涉万里鲸涛之险,入七闽蛊毒之乡 ,可知是从福建省泉州港入境的。他的寻游路线大致是,自福建而北上浙江,往天台山和天日山参扣,故有 凌华顶之落落兮,攀天日之苍苍 之句。再北上河北省临济宗祖庭,直至大都。这其间应当就住锡开元寺参学,与损庵禅师成为好友,有损庵称赞邵元是 豁达之士 之称。复南下五台山,渡黄河而至少林寺,驻锡四五载,更南至当阳玉泉寺。于公元1347年乘船返国,在元朝参扣达二十年之久。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成语名称以点带面成语拼音yǐ diǎn dài miàn...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成语名称以汤沃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水救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