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佛典故事:舍身护戒之旃陀罗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02 17:36:12
佛陀开示大众:修行宁愿舍身命终,也要勤修「四不坏净」,即所谓的深信佛、法、僧三宝,持戒而无所毁犯。佛陀于是进一步宣说此故事:从前有一位罪犯即将被处决行刑,当时轮

佛陀开示大众:修行宁愿舍身命终,也要勤修「四不坏净」,即所谓的深信佛、法、僧三宝,持戒而无所毁犯。

佛陀于是进一步宣说此故事:从前有一位罪犯即将被处决行刑,当时轮到执刑的旃陀罗种姓的人民,是一名受过五戒之优婆塞男子,由于修学及持戒清净,已得见谛、初入道果,故坚持不肯造杀生之业。

闻此,掌管刑戮之官员瞋忿恼怒而问:「你宁愿冒着违犯王法之罪,赔上自己的性命吗?」

佛典故事:舍身护戒之旃陀罗

优婆塞回答:「您真是没有智慧!国王以王法治国,为何苦苦逼我杀人呢?虽然我此身生在屠户、贱民阶级,属国王所有,但是以佛法的观点,人人本具圣种名为『法身』,没有贵贱之分,亦不属于国王所有,更不受世间王法之所约制。」

随即以偈子阐述此理:「释迦牟尼尊,具一切种智,因时能教化,灭除一切过。阎罗王之法,果时始教化,临苦为说苦,易坏亦可违。」

闻毕,典掌刑戮者遂以违犯王法之罪,将其押解至王宫问审。

佛典故事:舍身护戒之旃陀罗

国王听到掌刑戮者投诉旃陀罗不遵从王法之事,便问:「这是旃陀罗的工作啊!你为什么不肯奉命行事呢?」

优婆塞禀白:「大王,今生得值佛陀住世,应该生敬信心、发欢喜心!」

又以偈颂赞叹:「除我三毒垢,获得寂灭因,无上之大悲,十力世尊所,受持于禁戒,乃至蚊蚁子,犹不起害心,何况于人耶?」

国王却告诉他:「你如果不肯动手执刑,自己的性命也难保!」

优婆塞既已见谛,信心坚定,正气凛然地答道:「此身只能听由国王处置,但是我心中自有定见,即使是帝释天亦不能教我顺从!」

国王闻言勃然大怒,敕令随扈将其带出处死。继而召来此旃陀罗的父亲及兄弟七人,逼他们代替死者行刑。没想到,父子们同样因为学佛不肯杀人,前六位一一舍身护戒了。

最后剩下年纪最小的弟弟时,一位老妪站出启禀国王:「求您可怜我孤苦无依,放过这最小的孩子吧!」

国王问道:「你跟这些人是什么关系呢? 」

老妪回答:「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王又问:「前六个也是妳的孩子?那为什么你只袒护最小的呢?」

老妪继而说明:「大王!您应当要知道,前六个孩子皆已入见道位,证初果,不会再造作恶业,所以我并不担心。

但第七个小孩还是凡夫,仍会造作诸恶业,所以才特别请求大王留下他的性命,否则他临命终时必定惊慌恐怖,起诸恶念。

当知凡夫在临命终时,执着于现世身体的衰败,难以放下而生诸烦恼。」

言下,国王感慨:「你所说的因果之理,犹如明灯照破长冥,我从外道闻所未闻!

此旃陀罗家族真可称为『贤圣村』,其心清净自尊自贵,虽然身处旃陀罗屠户,却是实修忍辱苦行之人,为护生持戒、守护法财,不顾身命,乃至一切亲眷尚不足惜,一心唯持禁戒。」

随即以偈语表达忏悔:「世人观种族,不观内禁戒,护戒为种族,设不护戒者,种族当灭坏。我是旃陀罗,彼是净戒者,彼生旃陀罗,作业实清净,我虽生王种,实是旃陀罗。我无悲愍心,极恶杀贤人,我实旃陀罗。」

满心惭愧的国王,带着旃陀罗所有眷属,亲自来到塜间,以香花供养亡者,并以偈诵宣扬其德行;「此覆善功德,如灰而覆火,口虽不自说,作业已显现。帝释常供养,如是坚行者,不惜己身命,而护于戒行。」又带领群臣及无数婆罗门祭师等,行步而至以祭祀之。

国王告诉大众:「这位大菩萨,虽是旃陀罗种姓,实是有修有证之大仙人慈悲示现。」君臣们向群灵致敬,不禁潸然落泪。

国王首先以此偈诵赞扬持戒舍身之功德:「勇健持戒者,以刀分解身,尸骸委在地,血泥以涂身,以持禁戒故,今日舍此身。坚心不犯恶,守戒而至死,得佛法味者,智者皆应尔。」

接着宣说此偈:「愚痴之所盲,贪欲之垢污,着我所诸根,掉动而不定。不计于恶业,但取现在乐,结使垢涂污,智者常观察。身财危脆想,亦如河岸树,终不造恶业,智水洗心垢。」

接着,国王走近亡者身旁,如恭敬法宝般绕旋三匝,长跪合掌,再以偈诵赞叹严持佛戒者:「南无归命法,善能观察者,舍于短促命,而不舍于法。

假设入火林,见谛毁禁戒,终无有是处,此即是明证。此人持佛语,终无有二志,卧于泥血中,以护佛戒故。此尸以火焚,即变为灰土,持戒善法名,同于世界尽。」

世尊以何因缘,为大众说此故事?是为了阐释证道之真理,无有变异。修行人既得见谛,终无有毁戒犯法之事,所谓「四大可破,四不坏净终不可坏」,这就是最佳的例证!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八(四六)》

省思:

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旃陀罗为当时最低贱的种姓,世世代代以屠杀为业;佛法提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一释种」,虽为旃陀罗一样可以成道证果。世间虽有阶级的不平等,然而本具佛性却是人人皆有,不分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学兵、贫穷富贵,只要落实修行、断恶修善,漏尽烦恼,都能成道,没有阶级种族之别,这是真正的平等的精神。

这念心从来就不增不减,没有高下的差别,这是每个人最珍最贵的自性珍宝,善用此心,在生活中落实觉察、觉照,回归清净自心,就是人生最大的光明。

(转)

推荐几篇很好的文章:“从佛经中看什么是见性”、“从佛经中看什么是闻性”、“从佛经中看什么是六解一亡”、“《楞严经》精华篇:七处征心”、“《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王菩萨开示的唯心识观法门”。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成语名称以火去蛾成语拼音yǐ huǒ qù é成语...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成语名称以求一逞成语拼音yǐ qiú yī chěng成...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成语名称以沫相濡成语拼音yǐ mò xiāng rú成...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