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佛说:今生不借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02 17:33:37
佛教有一首流传甚广的偈子:“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不借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其大意是说佛法难闻,人身难得;要趁着得到人身,且能闻得佛法的时候,

佛教有一首流传甚广的偈子:“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不借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其大意是说佛法难闻,人身难得;要趁着得到人身,且能闻得佛法的时候,精进修行才不负此生。

在佛经之中,有如是记载:“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这段记载之中,佛陀讲述了众生的9个难处,其中第一就是能得人身是极其难得的。

佛说:今生不借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

的确如此,佛教任何法门之中,都会强调“人身难得”这个真理,以敦促佛弟子精进修行。佛陀住世之时,曾以多个形象的比喻,说明的人身难得的道理。

1.穿针喻

在须弥山(最高的山)放出一根足够长的线,任其自然垂下,在须弥山下有一个针孔朝上的针。做人的几率,正如线恰好落入山下针孔的概率。我们不难想象,线穿进针孔的可能性,是何其微小;换句话说,能够做人是何其难得。

佛说:今生不借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

2.盲龟喻

在《杂阿含经》之中,佛陀列举了一个盲龟喻。当地球变成一片汪洋大海之时,有一只寿命无量的盲龟,这只盲龟每隔一百年会将头伸出水面。在海面上有一段浮木,浮木上有一个洞,浮木随着风浪而漂浮不定。试问盲龟一百年浮出水面一次,遇到浮木的几率有多大?即使遇到浮木,盲龟的头刚好可以伸进浮木洞中的几率又有多大?显然,这种几率是极其微小的,佛陀告诉我们得人身的几率正如盲龟穿木孔那样小。

3.尘土喻

佛陀在给孤独园时,有一回工人在盖房子。佛陀随手抓起一把地上的尘土,弟子们都好奇地问佛陀有什么深意。因为弟子们都知道佛陀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开示,佛陀不会做无用的举动。

佛陀问弟子们:“我手上的尘土,相比于大地的尘土,哪个更多呢?”弟子们回答:“当然是大地的尘土多。”佛陀告诉弟子们:“现在在世的人去世之后,能够再得人身的犹如我手上的尘土;而失去人身的,则如大地上的尘土。人身极其难得,一定要修五戒十善才能确保人身。”

也许有人会说,得人身难不见得吧?放眼地球六七十亿人,也不是小数目。殊不知,宇宙之中有10个法界,人道只是其中之一。一般人只能看到人道和畜生道的众生。仅地球的畜生道而言,其数目就不知比人道众生胜过多少倍,更无须提及其他8个法界的众生。

因此“人身难得”确乎是真理,当我们认清这个真理,时时激励自己,这样修行就不至于懈怠。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成语名称以狸饵鼠成语拼音yǐ lǐ ěr shǔ成语...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