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苏轼交友佛僧的故事1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02 17:30:56
中国士人之学佛,研读佛经是一途,交游僧禅亦是另一重要的路径。苏轼与佛僧的交往,在其“喜佛书”之前即己开始,他最早结识的佛僧,是成都大慈寺中和胜相院的惟度、惟简两

中国士人之学佛,研读佛经是一途,交游僧禅亦是另一重要的路径。

苏轼与佛僧的交往,在其“喜佛书”之前即己开始,他最早结识的佛僧,是成都大慈寺中和胜相院的惟度、惟简两位大师。苏轼始游成都,当是宋仁宗至和二年,时苏轼二十岁。王宗翟《东坡先生年谱》云“是岁先生年二十,游成都,渴张安道”。他与惟度的交往,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与惟简的交谊则多有记录。至和二年苏氏父子三人北行进京应试,惟简“又沐远出,至刻厚意”。

苏轼交友佛僧的故事1

嘉裕四年苏轼返川服程氏母丧期满,与苏辙随父南行赴京,约惟简于嘉州相会,“及至嘉树亦五六日间,延望不至,不知何故爽前约也”。

治平四年在川居父丧,“宝月大师惟简,乃以其所居院之本末,求吾为记,”苏轼遂作《中和胜相院记》。居丧期满,惟简教苏轼为父沟施舍,轼乃舍得之于凤翔的四板菩萨画。以后苏轼除杭悴、贬黄州,与惟简保持书简来往,还有一些佛事如写经藏碑、送释迎佛绢画等交流。

绍圣二年惟简亡化,其时苏轼滴居惠州,惟简弟子前来请铭,轼作《宝月大师塔铭》以称颂纪念,中有辞云“大师宝月,古字简名。出赵郡苏,东坡之兄。……莹然摩尼,归真于上。锦城之东,松柏森森。子孙如林,蔽莆其阴”。

苏轼交友佛僧的故事1

表现了对宗兄惟简的崇敬,亦可见出两人的深厚情谊。苏轼凤翔仕宦前结识的著名佛僧还有大觉怀琏禅师。怀琏是出生蜀地的名僧圆通居呐的弟子,苏询与此二僧都有过交往。苏辙云“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见呐禅师,留连久之”。苏轼云“净因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遗编礼公。公既报之以诗,谓轼,汝亦作,轼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卷献之”。

由此可知,因为父询的缘故,苏轼与怀琏得以交往,并遵命作诗以献之。据苏轼《震奎阁碑》记载,怀琏早在皇枯年间即诏入京师十方净因禅院,赐号大觉禅师。时北方之学佛者囿于因果名相,多被鄙视,“琏独指其妙与孔、老合者,其言文而真,其行峻而通,故一时士大夫喜从之游,”连仁宗皇帝也“与琏问答,亲书颂诗以赐之”。

苏轼在京期间曾多次去听怀琏说法,所谓“我在壮岁,屡亲法筵”。以后怀琏离开京师,渡江南归,两人多有书信来往。苏轼《跋太虚辩才庐山题名》说“某与大觉禅师别十九年矣,禅师脱展当世,云栖海上,谓不复见记,乃尔拳拳耶,抚卷太息。欲一见之,恐不可复得”。这是苏轼与参寥子同游庐山,访怀琏禅师旧迹时生发的感叹。《与大觉禅师三首》其二云“奉别二十五年,几一世矣,会见无时,此怀可知。……恨不得一见老师,更与钻磨也”。由此可见苏轼对怀琏的尊敬与怀念。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怜微才者,乃有驰驱...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