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常见、我见和空见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02 17:27:27
这一篇我们讲讲“有见”、“常见”和“空见”。这三个概念并不复杂。如果你领悟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看到的是“五蕴皆空”,那你的眼光就是“空见”,你透过表象看到

这一篇我们讲讲“有见”、“常见”和“空见”。这三个概念并不复杂。如果你领悟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看到的是“五蕴皆空”,那你的眼光就是“空见”,你透过表象看到世界的本质,这个本质是“不恒常,无自性”,也就是“空”。

常见、我见和空见

如果你看到的世界不是“无常”而是“有常”,不是“无我”而是“有我”,那你的眼光还停留在“常见”和“我见”上边。

我们举个例子吧。假如有个叫欧阳峰的人站在你的对面。这时有人问你“欧阳峰在哪儿?”,你指了指对面的欧阳峰,那么这就是“我见”。

如果问你“欧阳峰在哪儿?”,你挠挠头,想了想说:“昨天我还看见他呢。”这是“常见”。因为你的分别心太重,没办法领悟佛法的真谛。

但是如果我们领悟了佛法的真谛,破除了“常见”和“我见”,就会尴尬地发现自己很难和人沟通了。

如果有人问你“欧阳峰在哪儿?”,你会回答说“没这个人”,这就是“空见”。但是如果欧阳峰昨天杀了人,警察调查这个案子,问你“欧阳峰昨天在哪儿?”,你虽然目击了欧阳峰全部的行凶过程,但这时候你怀着“空见”,露出一脸茫然,说没有这个人。估计你也会因为包庇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常见、我见和空见

正因为佛法不能全部照搬到俗世生活中来,所以学佛要远离尘嚣,到深山老林里去,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身边大都是俗世中人,那么也不妨入乡随俗,用“常见”和“我见”来回答问题。但无论如何,你心里始终都要明白这只是不得已之下的随俗,并不是正确的见识。

“空”和“无”是佛法真理,这是“真谛”;俗世的日常生活或多或少都要从俗,这叫“俗谛”。“真谛”,绝对正确;“俗谛”是打了折的“真谛”,是通往“真谛”的中介,不可靠却离不开。我们现代汉语当中的“真谛”一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当然,就像许许多多的概念一样,佛教的各宗各派对“真谛”、“俗谛”的解释各不相同。正如“极微”到底有没有,有部派说有,大乘各派说无。

从真谛的角度来看,人的本质就是五蕴的因缘和合,这些因缘的本质就是无常,就是空和苦,空就是无我。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语名称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成语名称以狸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