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藏族:苯教和佛教的斗争与融合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6-28 09:14:55
小时候走过青藏高原时,看到江河桥畔、垭口岩穴、巨石隘口无处不在的玛尼堆和因风起舞的经幡时,我询问长辈,为什么草原上那么多敖包?长辈告诉我,草原太大了,孤身行走的

小时候走过青藏高原时,看到江河桥畔、垭口岩穴、巨石隘口无处不在的玛尼堆和因风起舞的经幡时,我询问长辈,为什么草原上那么多敖包?长辈告诉我,草原太大了,孤身行走的人会觉得孤单,虽然他们能用星星做向导,心灵却可能迷路。

宗教是心灵对世界最原始朴素的认知产物,藏传佛教尤其如此。它传承了苯教的泛灵元素,对大自然的崇拜,转山转水转佛塔。

藏族:苯教和佛教的斗争与融合

苯教称谓由来

苯教原名为“苯波教”,是藏民族的原始宗教,在苯教的泛灵论体系中有神、人、魔三类,魔伤害人类,人祭祀和供养神灵以驱除魔,保人平安。巫师和繁复的苯教仪轨就成了沟通神、人、魔的媒介;它又将世界分为天、地、地狱三界,天上的神为“赞”,地上的神为“年”,地狱的神为“鲁”。藏族先民认为族群里最强的人是天神之子,即“赞普”。

西藏的历史典籍《柱间史》中记载“赛苯波、玛苯波、东苯波、奥苯波等12名有识之士正在献祭神灵。”,这是苯波教后世名称的真正由来。也有学者认为,苯波的“BO”与蕃是同根同源的称谓。

藏族:苯教和佛教的斗争与融合

斗争与融合

转经的方向上,藏传佛教是顺时针,苯教是逆时针。因此,佛教与苯教从水火不容到结合必然是个漫长痛苦的过程。

对于苯教的艰难传承,我只有浅薄的认知,在苯教与佛教的拉锯战中,势弱的一方转入地下或迂回斗争。犹如被压抑的水总是向四面荡漾,并且在边沿激越出巨大的水花。吐蕃腹地的禁佛,促使不堪压迫的僧侣们携带大量经卷和宝物向安多、康区转移,尤其是在康区,又参入本土苯教思想,落地生根。

弘佛抑苯的年代,苯教徒不屈不挠地学习佛教知识,补充过去苍白的教义,并将自己的寺院与教规仪轨迅速地向诞生地阿里和西藏边地——康区、安多地区传播。突然想起了四川阿坝登雪宝顶时到过苯教的下纳米寺。原来,苯教寺院的分布是离拉萨越远越密集的。

一千三百多年前,苯波教的统治地位发生了改变,吐蕃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和大唐的两位公主——尺尊与文成。这一创世性质的文化和宗教的联姻。从此在中国西部土生土长的苯教和东土大唐,南亚印度两个方向传入西藏的佛教,在斗争与融合中不断嬗变,诞生了以神秘著称、流传区域最集中、信徒最热切、仪轨最丰富、自然崇拜最强烈,全民族信仰比例最高的——藏传佛教。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成语名称以狸饵鼠成语拼音yǐ lǐ ěr shǔ成语...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