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佛教中的“十二处”,原来是身上的这十二个地方!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6-26 17:22:37
宏海法师讲述《楞严经》第61课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里的经文里边总标了一句。为什么这里叫十二处呢?先讲一下这个处,今天来这个维摩讲堂,在居士林,这是一个处所。待会

宏海法师讲述《楞严经》第61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里的经文里边总标了一句。为什么这里叫十二处呢?先讲一下这个处,今天来这个维摩讲堂,在居士林,这是一个处所。待会儿法会散了以后,你们又可能要到斋堂去转食轮,又成了一个处所。

发现了没有,就是我们不停地得有靠,有住。有处就有住,你就一定在那个地方。所以我们的十二处,我们就觉得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好像一定得在内,是不是?在自我的感觉上,这就在我的身体之内一样,这是我们的常规自我认知。

佛教中的“十二处”,原来是身上的这十二个地方!

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好像一定是在外,是不是?好像内外是不是一个处呢?内外之处,就有别了。如果再从眼耳鼻舌身意,我们一定觉得眼睛只能对色,就给它这么一个定性了,这是不是一个处?耳朵只能闻声,这又给它定了性了。内外六处加起来,所以叫十二处。

十二处还有一个名字叫十二入,为什么呢?从我们根取境的层面来讲的。用根取境,则是六根入六尘了。我们下意识地觉得,好像用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一定是用我的眼睛看,看到了,到了那个地方了,对吧?所以就感觉上好像是以根入尘了。、

佛教中的“十二处”,原来是身上的这十二个地方!

这个就是通常我们常说的叫做执取,执著,了别。这就是感觉,用我的六根入到六尘之中了。这是一个层面,从受境而言,刚才是取境,就是执取外境。就是从纳受外界、接受外在的呈现而言,我们又感觉到好像是外尘入了我的内根了。

一会儿一览无遗,一会儿又尽收眼底,对不对?这种常用的成语词语,表达的全是我们的幻化世界的妄境。尽收眼底的时候,就好像尘入了根了,一览无遗的时候,好像就是根趣了尘了,对不对?都是幻相。一个是执取,一个是呈现,六根六尘都可以称为能入,也可以称为所入,所以这里叫做十二入。

为什么十二处又叫十二住,又叫十二入呢?就是我们有处就有住。大家现在的我们的存在感来源于什么?也就是我们现在,我们常说我们是破我执的嘛,大家觉得我执听起来是很抽象,我执在哪里呀?我执的具体体现全都在六根门头呀,对不对。那么这六根门头一旦结合成功,世界情形就跟着启动,这就出现了处,处所呀,十二处。

我们凡夫就是以三界内的外在的依报和自我的正报,感觉我在这儿,这就是我们的处,对吧,这是真实不虚的。那么如果是像阿罗汉,迦叶、阿难一样的话,他们的依报庄严感觉就在方便有余土,以前给大家讲过四种国土嘛,他的那个住和处就直通在那个时空法界了,但是还有处,还有住。

像这个登地的菩萨们,他就是以实报庄严土为处为住,他的感觉又在那儿。那佛就以常寂光土为处为住,那难道佛还有住?佛的这种处和住是无处之处,所以他的感觉不是九法界以回的有感有觉了,而是正感纯觉。我们现在凡夫的感觉,一感就有觉,一觉十二处马上相互牵引,不断变现,这就是我们的三界内的国土。

所以十二处,其中的一处就是一住,一住就是整个世界,万法唯心。是不是这样的?那我们现在就是一切取决于我们的感。就看为什么我们说感觉感觉?你感,你感的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必然要对色声香味触法,那觉就在这里,就在我们现场,就在这个世界了,就只能呈现这个水平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成语名称以水济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ǐ shuǐ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成语名称以火去蛾成语拼音yǐ huǒ qù é成语...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