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萌,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分享佛教知识。
古人云:读论语者不识论语。意思是说:不是每一个学佛念经的人都能理解经文的含义。
如果你学过佛门的《心经》应该知道这本经书很短,整篇下来也就只有260个字,某位僧人说,它是由六百多卷的《大般若经》精选而成,所有的精髓都浓缩有这260个字上面,所以说心经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多种含义,需要我们耐心感悟。
每天念经,写经,是为自己修心养性,净化心灵,这也算是积功德的一种方式。那我们每天烧香拜佛,念经,他真正的含义你又有了解过吗?想感悟佛道,他的六种“行”你要去修。
1.布施。
布施也分“物施,心施与和颜施。”物施就是送别人物质上的东西。而心施则是安抚正处于悲伤,痛苦之中的人,总是耐心,慈祥,心静气和的对待他人,缓解他们的情绪以及痛苦。
最后就是和颜施,这也是最简单的一种修行,你若是不想送东西,或者一下子不知送什么好,那就对他人报以微笑,给予他人高兴。所谓的布施就是无偿给予需要的人帮助。
2.持戒。
从字眼可以看得出来“戒”。佛门四大皆空,戒掉不良习惯,如:色,烟,酒等等,为什么出家人要吃斋饭,不近女色?因为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心智定力。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修行贵在坚持,坚守戒律。
3.忍辱
忍常人不能忍,方为人上人,如果有人对你口出恶语,自己先冷静,你若没犯错,这里面一定是有所误会。而经常恶语相向的人,他这是在种恶因,我们切忌。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被狗咬了,总不能咬回去吧。”
4.精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也是如此,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你曾经努力的结果。佛门有句话:种善因得善果。上天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一句饭后言:“现在的加班是读书时逃的课。”
5.禅定。
早在印度,释迦牟尼佛还没出生前当地人就有坐禅打坐的习惯,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瑜伽,通过打坐冥想感悟人生,净化心灵。
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着很多的事情,工作上,生活上,有些烦恼事让我们心烦意乱,胡思乱想,这时候不妨坐下来,调整心态,让自己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进行几次深呼吸。思路清晰后再去解决问题,何尝不可。
6.智慧。
有人认为智慧就是有文化,高智商,满腹经纶的人。其实不以为然,佛教里的智慧包罗万象,最基本的理解,活在当下,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总有人妄想未来拥有什么,却从来不会活在当下,每一天都是遗憾的度过,想做的事不会马上去做,一拖再拖。
有智慧的人,会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去过好每一天,懂得珍惜身边人。若你想活得无悔这一生,请你将目光投向自己的脚下,认真的审视一下自己。问问有后悔昨天吗?
以上就是学佛要修的六种“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你都学会了吗?
点赞积功德,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