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历史那些事,西行求法的先驱者,法显和《佛国记》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6-20 10:52:12
这是唐代名僧义净,在他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对晋唐时期西行求法僧人旅程中艰难困苦的描述。这些僧人为了取经,在烈日当空荒无人烟的沙漠中长途跋涉,在惊涛骇浪的大

这是唐代名僧义净,在他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对晋唐时期西行求法僧人旅程中艰难困苦的描述。这些僧人为了取经,在烈日当空荒无人烟的沙漠中长途跋涉,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中颠簸前进。书中把法显与玄奘并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奖法师乃中开王路”。意思是他们两人都是伟大的西行求法者,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法显是开创者,并且基本上是一个寻常的行脚僧,靠自身奋发,又是从陆路去,海路回,比较起玄奘来,法显的经历更为艰险。佛教自东汉初传人中国,最初多为中亚及印度的佛教徒传译经籍,往往篇章不备,或转译失真,日渐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从曹魏末年的朱士行开始,产生西行求法运动,此后西晋有竺法护,东晋有康法朗、于法兰、竺佛念、慧常等。这些人中虽然也有个别人到了印度,但只有法显一人广游西土,留学天竺、携经归来。

历史那些事,西行求法的先驱者,法显和《佛国记》

法显(约337一约422),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县西南)人。3岁出家当和尚,18岁受戒,成为佛门子弟。他为求真经,决心西去天竺(印度)。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从后秦长安出发,西行取经,同行的有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鬼等人。他们沿着西汉张赛通西域的道路往西走,出了玉门关,进人了沙漠地带,也就是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是“进去出不来”。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都是一望无际的黄沙。有时狂风骤起,黄沙蔽天,日月无光。路上只能看太阳定方向,寻枯骨作路标。法显在《佛国记》中写道,“路中无居民,涉行艰难,所经之苦,人理莫比。”但是法显怀着坚定的信念,终于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越过了塔克拉玛干,来到了世界屋脊葱岭。葱岭海拔六七千米,终年积雪,山路崎岖,狂风不停。法显一行在悬崖峭壁中攀行,备尝艰难。越过葱岭,山,这时,突然寒流袭来,同行的慧景支持不住,病倒在路边,他对法显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吧,不要一起死在这里。”说完就死了。法显扑在同伴身上失声痛哭,然后掩埋好尸体,抹去泪痕,又毅然前进了。

一路上,法显经历了罗夷、毗茶等30余国,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到达了印度中天竺岌多王朝。芨多王朝正处在全盛时期,其版图东起恒河口,西至阿拉伯湾。五天竺中,差不多中、西、北三天竺都包括在其势力范围之内。中天竺都城巴连弗邑(即香花宫城,亦名华氏城,今印度巴特那)成为五天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法显巡礼了各地佛教故绩,在巴连弗邑留学3年,学梵文,抄写佛经,如(摩诃僧抵律》、(杂阿毗昙心)等。义熙三年(407)离开巴连弗邑,到达恒河口的多摩黎帝国(今印度加尔各答西南)。在这里又住了两年,抄写经文,然后在义熙六年(400)冬,搭商船航行14昼夜,到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这时同行10余人,或中途停留,或死亡,只剩下法显一人。法显在那里又游学两年,找到一些佛经原本,如《弥沙塞律》等,均为中国所未有。

历史那些事,西行求法的先驱者,法显和《佛国记》

义熙七年(411),法显从狮子国搭一商船返国。船人印度洋,遇到大风暴,船破漏水。同船200余人,都惶恐万分,把行李纷纷抛人海中。法显把经卷看得比生命还重,抱在胸中,口念观世音,求佛保佑。船在海中漂泊90余天,被风吹到耶婆提国(今印尼爪哇)。法显在耶婆提国又停留了五个多月,在义熙八年(412)五月搭一大商船回国。船在海上航行20余日,又遇到风暴。粮食淡水快要吃完,船上人惊惧万分,商人们认为是法显带来祸害,要把他推下水,幸亏得一施主劝阻相救,才得免难。这时,突然海边出现了一片陆地,绝望的人们重新唤起了希望。 船靠岸后,问二个猎人,方知这里已是中国土地。地属青州府长广郡。

法显在唠山停留了几天,带着经书回到东晋首都建康,在道场寺与佛陀跋陀罗(即觉贤)合作,翻译取归的佛经,先后译出《摩诃僧抵众律》、《方等般泥恒经》(亦称《大般泥恒经》),对推动涅粱佛性学说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有人请他写出游历天竺的详细经过,他就写成《佛国记》一卷,共9500多字,又名《法显传》、《西游天竺记传》等。 法显以六十左右的高龄,为了自己的信念,奋不顾身西行取经。他从长安出发,经艰难的大沙漠,逾葱岭之险,又从海上归国,一路上饱受风涛之苦,终于返回祖国,前后达14年之久。《法显传》后有一段跋文云:“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所以乘危履险,不惜此形者,盖是志有所存,专其愚直,故投命于不必全之地,以达万一之冀。”充分表达了法显不畏艰险、坚毅伟大的精神。

《法显传》所记除中国本土外,还包括了中亚、南亚和东南亚这样一个广大地区的地理、交通(包括南亚到中国的航海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发展、经济制度等等,还记载了中国和亚洲许多邻族邻国间的密切友谊和文化交流。因而成为研究五世纪初亚洲历史的重要资料。19世纪以来,除了我国学者以外,欧洲和日本的学者也纷纷从事《法显传》的翻译、整理和研究,他们都认识到这部著作的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成语名称以煎止燔成语拼音yǐ jiān zhǐ fán成...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成语名称以点带面成语拼音yǐ diǎn dài miàn...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成语名称以汤沃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