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陶喆有一首歌《一念之间》,里面有一句歌词“一念是多情,一念是无情,一念成了佛,一念成了魔。”
活在当下,一念顿悟,可以放下身心,解脱自在;一年生迷,只会作茧自缚,掀风兴浪,不得安宁。
所以,懂得放下就是人生的必修课,懂得放下,也就是洞悉了活着的真谛,也就是真正能收获愉悦与幸福。
对什么放不下,就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对什么放不下,就会身不由己、任其摆布,不是自己得到太多,而是失去所有。
星云大师在著作《人生就是放下》中说,对于金钱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放不下,生命就在金钱、名位、人情里打滚;甚至对是非放不下,对得失放不下,对善恶放不下,生命就在是非、善恶、得失里面,不得安宁。
因为,我们所有的痛苦不在于失去太多,而是想得到的太多,如此,才有了更多的苦恼。
仔细阅读了星云大师的这本著作,感触良多。
针对如何获得幸福,星云大师从放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娓娓道来,看完内心平静,浮躁远离。
01 放下我们心中的成见
生活中,我们都是带着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去评判他人,按照自我的方式去判断正确,一旦不是按照内心想象的模样,立刻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大暴雨即刻而至。
如何放下我们心中的成见?
星云大师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信徒到寺里上香,然后由一位年轻的知客师引导到客堂休息。
等这位信徒做好后,年轻的知客师就一直安排站在一边上了年纪的禅师端茶倒水,甚至打扫卫生。
年长的禅师都一一照做了。等到知客师走后,信徒很纳闷,对年长的禅师说,这个年轻的知客师太不懂礼貌了,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禅师说,我们是师徒关系。
信徒更想不通了,徒弟怎么可以安排师父做事情?
禅师说,有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我只需要端茶倒水就可以,剩下更难的事情由他处理,要不然我会很辛苦。而且,虽然他是我的徒弟,但我要尊重他,“沙弥虽小,将来终会成为大师”,而不是以先入为主的成见看待一切。
信徒陡然领悟了。
这世间,太多人都是看人下菜碟,依据是否对自己有用去交往,当你用这种心态去衡量别人,反过来,别人同样也会如此去衡量你,只有放下这种成见,用平等心对待任何一个人,才能得到真正的爱。
02 放下过去就是拥有未来
放下过去,就是不沉浸过去,放下过去,就是学会与过去再见,抬头挺胸,一路向前,过去的就过去吧,追不回来,也回不去,只有向前,才能拥有更多。
星云大师说,太多人执念过去,过去的一切都无法忘掉,全部放在心底,终日活在过去。
如果以为活在过去,那么不仅过去不快乐,现在也不开心,未来更不会高兴。所以,做人要洒脱,要懂得放下过去,更要懂得权衡利弊。对于未来,过往的不顺利就是弊端,是必须要忘记与放下的。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句话:你得在向前走之前,放下过去。
其实,只有放下过去,才能开始明天。
让自己快乐,就要懂得放下,放下心中的杂念,放下一切不顺,专注眼前,过好当下。
睡觉的时候安心睡觉,工作的时候努力工作,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不要让内心其他的坏情绪影响到当下的睡眠,也不要让自己烦躁心情破坏眼前的美味。
未来是当下每一天的慢慢积累,让自己当下每一天都快乐,那么未来一定也是快乐的。
放下是一门智慧,放下更是一种舍得,放下也是一门学问。
当你放下压力,就能获得轻松;当你放下烦恼,就能获得快乐,放下自卑,就能收获自信;放下懒惰,就能收获充实;放下消极,就能获得进取;放下抱怨,就能获得舒心。
放下的人生,才是我们最应该懂得人生修行,从此刻开始,一点都不晚。
作者:知和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