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隋唐时期发展到极盛,却因为这些事衰落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6-19 21:33:42
佛教创建于印度,距今已有2500多年。佛教的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原本出身贵族,因对自己周围见到的苦难深感苦恼而放弃

佛教创建于印度,距今已有2500多年。佛教的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原本出身贵族,因对自己周围见到的苦难深感苦恼而放弃优越舒适的家庭,去过四处漂泊的苦行者生活,寻求解脱之道。最终达到了彻悟的境界,从此被称为佛陀,意即“觉悟者”,简称“佛”。

佛教的核心是四大真理:一是人生是苦的;二是苦的原因在于欲望,即为苦因;三是只有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四是要做到这一切,只有通过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以涅槃为终极目的。所谓涅槃,译意为“无为”、“寂灭”。

佛陀死后,他的弟子们布道讲义,建立了一些开始对佛教起决定性影响的寺院团体。通过苦修身心达到什么的涅槃境界,但是普通人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逐渐分化为“希那衍那”即小乘佛教相对立的“摩诃衍那”即大乘佛教逐渐发展起来。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佛教,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大乘佛教除了吸纳人们改姓大乘佛教以前的某些宗教思想外,还兼容并包了更多的佛教以前的印度思想,将常人难以接受的戒条简易化,吸引信仰不深的信徒。

公元1世纪时,佛教经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虽然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几乎同时传入我国,但是在我国发展较好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着重于灵魂的拯救,允诺来世可获得永恒的幸福,同时坚持平等原则,大门向所有请求加入的人敞开,无论男女老少,贫穷或富有,自由人还是奴隶,都一视同仁。除此之外,大乘佛教强调很高的道德准则,强调要灵魂得到拯救就必须遵守这些准则。大乘佛教在我国逐渐发展形成天台宗、三论宗等八大宗派。

佛教传入中国时,最先传入时依靠通过商人,以后中国皈依者又发挥了重大作用。佛教发源於印度,却能在中国弘传生根,主要是经过经典的翻译。从东汉末年到唐代中叶,译经事业由初创到隆盛,历八百年之久。中国皈依者在印度研习佛教,然后回国努力说服国内同胞信奉佛教。唐朝的玄奘便是典型的代表,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历经千辛万苦,西行五万里,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得真经,前后十七年,在印度学遍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后来回唐朝时一共带了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在唐朝都城长安建立大雁塔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佛教在我国发展的鼎盛时期是隋唐时期,同时佛教由我国西北地区逐渐向我国南部发展。后来,佛教又通过信徒进一步向其他地方传播,公元4世纪时传入朝鲜,公元6世纪时,传入日本。然而,万物发展常盛极而衰,佛教在我国发展鼎盛时期,因为内部以及外部等诸种原因逐渐衰落下来。

佛教的兴盛使得寺院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使众多的僧尼脱离了国民经济,同时寺院拥有诸多特权,如可免征税收。同时,古代罪犯只要不是罪大滔天,一旦落发为僧,那就四大皆空,官府一般不会再追责,《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就是一个典例。这一切都引起了当时官府的妒恨,从而招致官府的迫害。比较典型的是唐武宗时期进行一连串的毁佛事件,以会昌五年最甚,为称「会昌法难」,共废毁寺院四千六百多所、小寺四万馀座,迫令还俗僧尼二万六千五百馀人,没收寺田数万顷。这次的灭佛,使佛教受到严重的打击,佛教经藏典籍大多丢失。后虽复兴,但在唐灭后的五代十国时期,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佛教也遭到摧残,盛况不再。

佛教经过此次打击后,再也没有机会复兴过,从此,在我国佛教与道教和儒教一样,仅仅成为中国信仰者诸多学说融合论者感兴趣的“三个宗教”中的一个。同样,在印度,佛教最终让位于再度盛行的印度教。至今,在佛教发源地印度,佛教的信徒已不多。不过在锡兰和东南亚许多地方,小乘佛教仍占有重要地位。

尽管佛教在其极盛时期以后相对衰落了,但佛教现今仍是全球三大宗教之一,其带给世界的不仅是宗教信仰和一套道德标准,而且还有文学体系、建筑风格以及与文化有关的其他特征,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