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馆阁体的祖师爷—沈度,竟然被朱棣誉为:我朝羲之,馆阁体不简单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6-19 21:01:17
王羲之、明成祖朱棣、馆阁体、沈度,这几个关键词中流量最小的可能就属沈度了,也不为一般人所知。但恰恰是他,被朱棣成为“我朝羲之”,而他的一手小楷也被后世认为是“馆

王羲之、明成祖朱棣、馆阁体、沈度,这几个关键词中流量最小的可能就属沈度了,也不为一般人所知。但恰恰是他,被朱棣成为“我朝羲之”,而他的一手小楷也被后世认为是“馆阁体”的祖师爷。真不知是沈度成就了“馆阁体”,还是“馆阁体”成就了沈度。

沈度是谁?

沈度(1357-1434)一生仕途也算坎坷,朱元璋在位期间就曾中举文学,但因官场上的事情坐累被贬到云南。

馆阁体的祖师爷—沈度,竟然被朱棣誉为:我朝羲之,馆阁体不简单

后来直到明成祖朱棣上位后,因为喜欢书法,就下诏选举一些书法好的文人来翰林院工作。而且经过反复筛选,选出了二十八人专门学习二王的书法,而且提供内府收藏的古代名人法帖,供这些宫廷书家临习。

这时沈度因为一笔好字,而再次翻身进入翰林院,而且他的字还最受朱棣的宠爱。当时凡金版玉册等必命其书,名出诸士之右,最后升任为侍讲学士,官位显赫。明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中记载:

“太宗(成祖)征擅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我朝羲之。”

沈度小楷

沈度这个大明王朝的王羲之的称呼就是这样来的。朱棣之后,沈度仍然备受帝王的喜爱,在《续书史会要》中记载:

“仁宗万里之暇,留意翰墨,尝临《兰亭序帖》赐沈度,意法神韵,唐太宗不能过也。”

王世贞《艺苑卮言》记云:

“宣宗书出沈华亭兄弟,而能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发之。”

到了明孝宗时,《续书史会要》称:

“孝宗皇帝酷爱沈度笔迹,日临百字以自课,又令左右内侍书之。”

沈度小楷

由此可见,由于帝王的喜爱,沈度的书法一度在明朝前期百年不衰。就连晚明时期的一向轻狂的董其昌也免不了来蹭沈度的热度,董其昌以沈度为松江人而自豪的称:

“国朝书法,当以吾松沈民则为正始。”

“台阁体”、“馆阁体”的前世今生

有句老话叫“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因为沈度的书法受到皇帝的喜欢,因此当时在翰林院上班的这些人以及内阁官僚、科举文人也都纷纷效仿沈度的楷书,就是为了博取帝王的喜悦,而开启升迁之门。

明成祖朱棣当时主持了一件非常浩大的文化工程—《永乐大典》的编修,这项工程用了1300多人,全部是以小楷来书写,这项工程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摹上都远超历朝。而沈度的小楷书风,正好适应这种文化工程的书写。

沈度小楷

另外永乐大钟上的经文,有23万字的内容也是沈度所书。经过这些巨大的工程后,因为长期公式化书写,沈度的小楷也只能是方正、净洁、工稳了,已经毫无个人情愫及艺术感可言了。

帝王的喜爱,可以说是“台阁体”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带来了书法的繁荣。沈度书风的盛行,使得后世学子纷纷效仿,“台阁体”也成为了高考标准字,而且这种与科举考试的绑定,一绑就是五、六百年。

因此后世称这种科举考试和政府办公用的文字为“馆阁体”,以乌黑、方正、光沼、等大为特点,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对于馆阁体书法,历来争议很多,所以我们要客观看待,一味地贬斥或褒扬馆阁体都有偏激之嫌。

馆阁体书法的点赞与差评

馆阁体书法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并且影响久远,它的存在就证明了它的价值。

黄自元书法

因为这些点赞馆阁体:

馆阁体是一种规范化字体。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统治者从没有间断过对文字书法进行规范统一的努力。秦朝时李斯就为了“书同文”,受命秦始皇写了很多标准小篆的碑文。汉代有蔡邕写的《熹平石经》、唐朝有《开成石经》、北宋有《二体石经》、明代有《洪武正韵》、清代有《乾隆御顶石经》等等。对书法普及推广的作用。馆阁体的底版是二王为宗,名门正派,大家闺秀,符合帝王的价值取向。加上科举制度的诱惑,因此馆阁体的热度十分巨大。再加上这种字体属于雅俗共赏,符合普通大众对什么的需求,因此引发了全民学书的热潮。因此在书法的普及和对民众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方面,馆阁体发挥了正能量作用。馆阁中有书法大家。明代的沈度、沈粲兄弟,后期的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几位状元郎如翁同龢、陆润庠、刘春霖、黄自元、成亲王等人,全都是笔法精妙的书家,作品也各具特色,为艺林所推崇。科举考试的公平。郑板桥的日常书法被认为是“卵石铺街”,康有为以“碑派”闻名。但是不管是谁,在科举考试时,全部要写这种方正平和的馆阁体。就是为了公平、公正。这样阅卷老师就无法通过笔迹鉴定来判断文章是谁写的了。

因为这些给馆阁体差评:

书法家对馆阁体的非议。“千人一面、一字万同、千篇一律”这些都是对馆阁体的差评,也切中了馆阁体的要害。这种程式化的字体,抹杀了人性,缺乏个性和风骨,伤害了自由书写的精神,艺术表现力匮乏。形成了歪风邪气。馆阁体发展到清代后期,竟然科举考试看的不是能力,而是成了写字比赛,误导了很多读书人。文章写的再好,再有学问,如果卷面有一个字苟且,就会招来申斥。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就曾因不善写馆阁体而影响了仕途的升迁,进不了翰林,所以写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甚至是太医院的考试不看医法看楷法,当时就有笑谈:“太医院开方,但须字迹端正,虽药不对症,无妨也。”馆阁体拖累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因为馆阁体的功利性,过于夸大它的实用性,而使得书法偏离了艺术轨道。结果是虽然全面学书,但是毫无生气:学《灵飞经》的失去了飘逸的美感,学颜真卿的失去了雄强的书风,学欧楷失其险峻。结果,活生生把书法写成了印刷体,拖累了书法艺术的进步。世间任何一样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馆阁体书法也是这样,有功有过,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缺乏个性的东西是不完美的。但我们也要警惕以批判馆阁体为由,以弘扬个性为风气而借机兜售的“丑书、怪体”。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语名称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成语名称以狸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