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为什么道门领袖不愿意加入佛教?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20 10:52:14
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三家互有借鉴。特别从唐朝开始,便有了三教合流的趋向。慧能创建的佛教禅宗,借鉴了很多道家的思想;宋明理学对佛、道两教也多有借鉴。王重阳

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三家互有借鉴。特别从唐朝开始,便有了三教合流的趋向。慧能创建的佛教禅宗,借鉴了很多道家的思想;宋明理学对佛、道两教也多有借鉴。王重阳创建的全真教,更是把《孝经》、《心经》奉为必读经典。宋元时期创立的很多道教新的宗派,对佛教多有借鉴。那么这些道门领袖为什么不直接加入佛教呢?

为什么道门领袖不愿意加入佛教?

最基本的原因,是因为佛教是外来的。南朝著名道士顾欢曾作《夷夏论》,指出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圣教,佛教则是出于西方的戎法。顾欢虽然指出,“道则佛也,佛则道也”,二教都可以化俗,但更强调两者不同,道、佛两教只能适用于各自发源的国家民族。

不仅宗教界是这个看法,当时的统治者也是这么认为的。刘琨是西晋的将领,曾给羯族首领石勒写信说,“你见过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吗?还不如和我一同守护西晋!”后来石勒当了皇帝,急需论证帝位的正当性。因此当佛教徒表示对他的支持时,石勒喜出望外,他高兴地说,“佛是戎神,正是我们这些少数民族该敬奉的!”后来,佛教虽历经了中国化,但毕竟是外来宗教。道门领袖们出于民族感情,不愿意加入佛教,也就能够被理解。

为什么道门领袖不愿意加入佛教?

第二个原因,是由道教传授的特点决定的。道教创建于东汉时期,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道教世家。这些大家族合族都信道,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道士,自然不可能改信佛教。最有代表性的是龙虎山一系的张天师世家。从东汉张道陵创建天师道开始,直到解放前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为止,天师之位代代相传。

第四十三代天师是生活在明朝初期的张宇初。张宇初被称为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通晓儒、释、道三教。他提出了三教同源、佛道融合的“性命说”。作为天师道正宗、正一教主的张宇初也顺应时代潮流,提倡道、儒、释三教合一。他说:“元始道之元神也,宝珠即心也,儒曰太极、释曰圆觉,盖一理也。”作为上一代天师的嫡子,张宇初打小便入道门。道教的这种世代传播模式,也决定了道门高人不可能加入佛教。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佛教以涅槃寂灭为乐,但道门宗师追求现世的长生久视,与佛教理念大异其趣。每个道派的创建者往往都是天纵之才,也成为佛门的争抢对象。金丹派南宗的创始人白玉蟾便曾被禅宗孤云和尚劝说加入佛教,以光大佛门。白玉蟾说,“我是中国人,生在中国,自然要践行中国的道理。要是加入佛教,则是背叛天道,我不忍心这样做。”

这不是白玉蟾不懂佛教而随便找的借口,白玉蟾对佛教是有很深的领会的。他说,“禅宗的法门,我也曾研究过。无非是修静定的功夫,以来积累阴之魄,以死为乐。就是《涅磐经》上所谓的‘生灭灭矣,寂灭为乐’。但我们道门的道法,是修炼纯阳真精,达到形神俱妙的状态,能够超越天地而存在,是以生为乐的。”白玉蟾还引用《易经》上的话说,“‘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佛教道教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更神奇的是这个孤云和尚觉得白玉蟾讲得很有道理,反而忘记了初心,自己也加入了道教。通晓佛理的白玉蟾虽然不肯加入佛门,但他创建的金丹派南宗,对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学说多有借鉴。

还有一个原因,是佛教的修持要求与中国传统伦理要求大相径庭。佛教要求出家修行,断绝与家族的联系,这以古代中国传统看来是非常离经叛道的。在南北朝时,便有道士作《三破论》,对佛教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三破论》指出,佛教“入国破国,入家破家,入身破身”,不适合在中国传播。道门领袖一般通晓儒学,推崇孝道。因此,对断尽六根烦恼的佛教虽有借鉴,但却认为与自己的追求不相契合。

宋元时期,涌现了很多新的道教宗派。这些新的道派,很多都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倾向。出于种种原因,道门领袖没有加入佛教,这对佛教来说是十分遗憾的。可正是由于道教祖师们的努力,道教在宋元时期取得了新的发展,新的组织方式,不同的修持方法都涌现出来。实现了中国道教发展的重大转折。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成语名称以狸饵鼠成语拼音yǐ lǐ ěr shǔ成语...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