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一个朝代,竟然有17个皇后当了尼姑,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20 10:43:17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并且,说起中国封建王朝最混乱的年代,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确,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交相更迭,到了北朝北魏则在很短的时间被西魏和东魏撕裂,双方瓜分北魏没多久便被北周、北齐取而代之。

南北朝时期全国各地硝烟四起,各方势力割据乱战,百姓陷入万劫不复中,甚至时有易子而食、人肉抵充军粮之事发生。这些雄踞四方的政权持续时间很短,其中,较长的不过十几年,较短的仅有数年。整个北朝割据持续了几十年,在这一时期有一个现象让人匪夷所思,那就是:总共有十七位皇后选择遁入空门做了尼姑。

一个朝代,竟然有17个皇后当了尼姑,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

本来女子出家这件事就已不常见,何况是母仪天下的皇后?那么,这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佛教始于印度,在汉朝时期被引入中国,后来与中原文化的契合度越来越高,逐渐演化成具备中原特色的佛教文化。佛家推崇慈悲良善之心,这正是统治者们希望子民所具备的特质,所以,统治者们大肆推行佛教,期望百姓能够礼佛。

有了官方支持,佛教在中原迅速壮大,民间佛教徒的数量越来越多,佛家思想甚至影响了许多皇室贵族,时有皇亲国戚抛下一切出家做了和尚。在小说《天龙八部》中,大理段氏退位的皇帝通常会选择天龙寺作为安身之所,剃度以后了无牵挂。

一个朝代,竟然有17个皇后当了尼姑,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

金庸先生之所以会写这么一个桥段,笔者推测与我国古代皇族出家不无关系。在现在流行的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中,古代皇帝通常会让不得宠或犯下重罪的嫔妃遁入空门成为尼姑,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但是,这些毕竟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跟真实的历史相差甚远。

历史上许多皇家子弟、后宫女眷,出家作了和尚尼姑,往往是由于受到佛法感染,对佛教信奉崇敬,大部分都是出于自愿的。北朝时期,皇帝们大多信奉佛教,有了天子做表率,底下的王公大臣们自然也就成了佛徒。

根据史籍记载,魏在北朝时期总共有十五位皇帝,每一位都倡议天下人诵经礼佛,并经常命人翻译佛经、修筑佛寺、雕刻佛像。在这里不得不多提一句,为什么当时的皇帝要翻译佛经呢?

那是因为,当时从印度传来的佛经都是由梵文书写,普通的中原百姓根本读不懂,更别提领会了,所以,必须由精通梵文汉字的专业人士解读翻译,在确保佛经的原意不变后才能流传到各地供人传诵。还有,如今现存的许多佛教雕像大多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比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其中,保存完好的大量佛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北朝时期雕刻的。

有了如此繁盛的佛教底蕴做背景,北朝时期先后有十七名皇后选择遁入空门也就解释的通了。再者,这些母仪天下的皇后之所以会选择成为尼姑,除了对佛教最虔诚的信仰外,难道没有其他的原因吗?实际上,某些皇后选择出家还是有其他因素的,比如:健康。

这些皇后们常年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得是精细食粮,身体难免会比较虚弱,抵抗力差容易生病。那么,出家作了尼姑后对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和尚尼姑通常隐居在山里,山中的空气清新,树木繁茂,有益于身心。况且,深山的生活远离了勾心斗角的后宫,不必再去考虑那些凡俗之事,在调养身体的同时,心灵也会得到净化,那些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皇后们能够快速康复。

除了因为身心疲惫而自愿当尼姑的,还有一些是形势所迫或因为社会局势动乱不得不遁入空门远离尘世的。这又是什么情况呢?先前我们提到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每个政权朝不保夕,改朝换代就像是家常便饭,倘若一个政权被倾覆,那么,曾经宫中的皇后和嫔妃们何去何从?

首先,住在原来的后宫里是不可能的,必须得给新皇帝的后宫佳丽们让地方。其次,这些人已经是前朝政权的陪葬者,在这个社会上哪还有容身之处呢?既然无处可去,讲究四大皆空的佛教自然就是最完美的容身之所,既可以躲避战乱,又能安心修行。

古往今来,皇后们遁入空门终生礼佛的事虽然罕见,但是,也有发生过,只是像北朝时期这样频繁的有皇后出家,总数达到十七名之多,这只能归咎于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了。

可以说,在南北朝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

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的各个层面。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儒家学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评焦点,由老庄玄学转向佛教,出现了大批反佛思想家。

参考资料:

『《中国文明史· 第四卷· 魏晋南北朝》、《资治通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成语名称以汤沃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水救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成语名称以汤沃雪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xuě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