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为什么说《心经》的内容,其实已浓缩这1句话里?如何理解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20 10:33:50
读过《心经》的人都是知道,这是一部观自在之经,也是一部觉悟之经。整部经书的文字虽然非常之少,只有260多个字,但却是字字精华,内容十分丰富。只是这个丰富不是文字

读过《心经》的人都是知道,这是一部观自在之经,也是一部觉悟之经。整部经书的文字虽然非常之少,只有260多个字,但却是字字精华,内容十分丰富。只是这个丰富不是文字的丰富,而是内涵的饱满。

佛像

但如果你真的读懂这本经书,就会发现,其实《心经》的所有内容 ,其实就浓缩在这1句话里面,这句话就是: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为什么说《心经》的内容,其实已浓缩这1句话里?如何理解

“三世诸佛”, 这是指所有的佛。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所有觉悟的人。

为什么说《心经》的内容,其实已浓缩这1句话里?如何理解

佛寺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即通过观自在的方法,得以“照见五蕴 皆空”,得以究竟无得,最终悟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的是佛的境界,佛的智慧,佛的所得、佛的觉悟层次。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翻译过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是无上觉知的智慧,也是不再迷惑的智慧。

佛寺

知遇一切都不再迷,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这个不迷之知,就是佛。

因此,“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说所有的佛都是从般若波罗蜜多而得此无上智慧的,都是因为 “远离颠倒梦想”而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也就是说,佛是因为观自在而得自在的,正因为如些,佛才与众生不同。

佛寺

所以“观自在”是一种修行的法门,运用这个法门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真正内涵,其实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如果你真的如是,知如是见,见一切“是诸法空相”, 那你就真的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那么你的觉知境界便与佛等同,也就是说你也是“三世诸佛”之一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4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9日...

1997年4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3日...

1997年4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5日出...

1997年5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2日...

1997年4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8日...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