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禅宗史话司空山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20 09:58:14
禅宗史话司空山 发布时间:2012-01-12 08:24:14文章来源:新华月报 2011-7-22点击: ------杨昭居士(前左一) 司空山地处吴头楚尾
禅宗史话司空山

发布时间:2012-01-12 08:24:14文章来源:新华月报 2011-7-22点击:

禅宗史话司空山

------杨昭居士(前左一)

禅宗史话司空山

司空山地处吴头楚尾,早在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佛教传入司空山与皖公山(今天柱山)一带,并在后冲建起法云寺和七级浮屠。南北朝时期,北周灭佛,中国禅宗几位大师被迫南徙,避难司空山开山建刹,传衣付法,致使岳西的司空山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

一、禅宗初立司空山

公元523年,佛教第二十八祖达摩禅师辞别国王和同学,乘坐木帆船从南天竺(今印度)来东土演化,相传达摩“一苇渡江”,离开京师建康(今南京),游化嵩山少林寺。由于禅定修持的方法不同,达摩受到少林寺僧的冷遇,整日“壁观”坐禅。同年冬,慧可慕名求学,达摩一见悦之,收之为徒。公元532年,达摩自知年事已高,将一部四卷的《楞伽经》和一件木棉袈裟传给“从学六载,精究一乘”的慧可,并赋传衣付法颂一首: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达摩传法时还向慧可嘱咐:“汝今受此衣,却后难生,但出此衣,以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
达摩传授的禅定方法和“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教义被中国奉为禅宗。首承衣钵的慧可为了弘扬达摩佛法,东魏天平年间(534~537年),离开少林寺,“北至新邺(今河北大名县,当时为东魏新建的首都),盛开秘苑”,接引群品,与众说法,“一音演畅,四众皈依”,“道俗归仰,不可胜数”。慧可“继阐玄法,博求法嗣”,将印度正统禅学与早先流行北方的禅学融会贯通,不拘泥于达摩的“壁观”,“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达到“韬光混迹,变易仪像”,“自我调心”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有道是“教义之玄,莫过于禅宗”。慧可“从容顺俗”,“写剖繁芜”,不仅当众力辨“滞文之徒”,天保初年(公元551年),还与众僧书信探讨“形、影,声、响,名、理,得、失”等辩证法。慧可在邺都“积三十四载”,盛况空前,每次讲学仅选通三部经者就有七百人,可见其创立中国禅宗学问之深,影响之广。
北周武帝即位时,认为“国治不在浮屠(寺庙)。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大周启运,远慕唐虞之化,宜遗齐梁之末法”。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诏“舍末世之弊风,蹈隆周之睿典”,毁佛道二教。谁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北周灭法,僧徒各奔一方,弥漫全国,到隋唐时期,竟发展了天台、唯识、华严、净土等中国佛教诸大宗派。北周灭法之际,慧可与林法师一起,拥戴达摩袈裟,护持《楞伽经》,四处逃遁,二人均遭追贼斫失一臂,成为独臂大师,历经磨难,沿途乞讨,终于南陈太建八年(576年),南下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巢湖市一带,州治在潜山县),找到阔别20余年的弟子僧璨,偕弟子卓锡司空山,时值达摩灭后四十年,“凿仙窟以居禅,辟重阶以通术”,重开法门,从而使禅宗在司空山脱难立足。
僧璨原在东魏太平二年(535年)于邺都拜慧可为师,后遵慧可嘱咐“宜处深山,未可行化”,南下隐居数十年。慧可卓锡司空山,僧璨奉事“首末经六载”。得慧可衣法后,僧璨携弟子道信在司空山修禅数年。开皇十年(590年),僧璨移住皖公山山谷寺。开皇十二年(592年)七月,98岁的僧璨将衣法传给少年道信,然后为大众说法,于一棵大树下合掌立化。


二、法运轮回司空山

禅宗初立司空山规模不大,基本属于隐居状态。经过慧可、僧璨、道信三位大师单传秘授,从达摩的无字禅到道信“写器传灯,一一成就”的文字禅,逐渐使达摩禅与早先流传中国的禅学相互渗透,形成禅宗体系。道信移住黄梅双峰山,衣传弘忍,此后传教不用《楞伽经》,改用《金刚般若经》,禅宗开始分化。弘忍衣传慧能,为避免法衣争端,慧能南下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同时,弘忍大弟子神秀禅行北方,传授“渐悟”禅学,禅宗至此分成南宗、北宗两派,因此历史上常有“南顿北渐”、“南能北秀”之说。南宗创始人慧能是达摩袈裟传人,因而南宗被称为正宗。慧能创造性地发展壮大了禅宗队伍,弟子达四十三人。慧能解悟超群,口授《法宝坛经》,成为中国佛教著述中唯一能称作“经”的重要典籍。自慧能之后,“不立文字”的禅宗变成了“不离文字”的禅宗。由于慧能遵照弘忍“衣止不传”的遗嘱和达摩传衣付法颂“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偈意,达摩袈裟未再传人,与慧能遗体一起供奉韶州大梵寺。因此,禅宗不再以法衣为嗣,神会、怀让、行思、慧忠、本净等四十三名弟子均为禅宗正宗禅师。他们把禅宗带到各地,逐渐分化演变成“五家七宗”,使禅宗弘扬四海,遍及八荒。
本净为慧能第十五弟子,广东绛州人,俗姓张,早年在曹溪出家。唐开元元年(713年)八月三日,慧能圆寂;本净志存恢复大祖禅师慧可道场,便移住司空山。天宝三年(744年),唐明皇为寻长生不老药,遣中使杨廷光入司空山采常春藤。廷光与本净邂逅石室,终日论道,始知本净佛学精深。廷光还朝奏帝,明皇旋召本净入京,亲闻本净阐述佛理,京城禅师无人能匹,龙颜大悦,拜国师还山,敕建“无相寺”,扩造僧房,下院9庵4寺,号称僧房5048间,法运轮回,一时间,香客不断,钟磐常鸣,司空山成为佛国圣地。
唐宋明清之际,禅宗在这里几经历难,但又几度繁盛,终使司空山宗风不坠,佛国景象一片盎然。清末至民国年间,战乱频仍,社会凋敝,司空山佛教日见衰微。后又经过52年教内改革和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几次劫难,千年古寺一片废墟,仅存山门牌坊。寺毁僧离,远走他乡,司空山变成了真正的佛门空地。

三、祖刹重辉司空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司空山禅寺二祖道场,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县图书馆将征集到的《司空见闻录》手抄本刻印出书,广泛传阅。馆长桂仲德将“司空八景”等资料整理寄出,被编入《中华名胜大辞典》,从此,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司空山闻名遐迩。
80年代,省佛教界人士强烈要求修复司空山禅宗二祖道场,引起县、市、省乃至中央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1986年5月,皖西南旅游考察团来岳西考察旅游资源,专程考察司空山,禅宗圣地影响不断扩大。1989年9月,享誉国内外的高僧在九华山召开佛教禅宗二祖道场论证会,确认司空山二祖道场。安徽省佛协会长、九华山祇园寺仁德方丈邀请香港圣一法师、广东圣修法师等谒觐司空山,圣一挥毫题词:“司空名山,二祖道场;衣钵单传,佛法远扬。”
1990年9月底,赵朴初偕夫人程邦织回故乡。10月1日,在仁德法师的陪同下,赵朴初视察司空山。赵朴初感慨万千,写下《司空山绝句》诗三首和《江城子·司空山》词一首,并对司空山佛教和旅游开发发表重要谈话,高度评价慧可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没有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禅宗。回京后,专门为“司空山”、“二祖寺”以及“大雄宝殿”题字。1991年12月,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和九华山祇园寺方丈仁德、香港和国内部分寺院住持参加的“开发司空山修复二祖道场委员会”成立,赵朴初任名誉主任,仁德任主任,周绍良和合肥市明教寺方丈妙安任副主任。释宏行、释唯启、释能文先后担任司空山二祖寺住持。2001年4月,成功举办第一届禅宗文化节。2003年,举办安徽电视台文艺下乡暨司空山庙会。宗教佛事活动和旅游宣传日益活跃,新闻媒体不断展示司空山神奇风采。2006年4月,安徽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妙安三次亲赴褒禅寺邀请,岳西县政府再次派员礼请,褒禅寺住持绍云赴司空山二祖道场礼祖考察。同年6月,安徽省佛教协会委任绍云为司空山二祖道场住持,并担任岳西县佛教协会会长。2007年7月12日~1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朝拜二祖道场,登山礼佛,嘱托绍云住持,尽快做好上山索道等建筑规划。经永信大和尚引荐,2008年4月和10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先生两次考察司空山二祖寺,发心捐巨资修复二祖禅寺。目前,造价500多万元的上院禅堂、斋堂、僧房已全面竣工,初具规模。
在政府支持各方捐助之下,历经20余年开发建设,佛教圣地司空山已是旧貌换新颜。古老的司空山焕发了青春,二祖禅刹、三祖洞、太白书堂等宗教文化遗迹,祖刹重辉,逐一修复;大雄宝殿、禅源殿、五观堂、六和堂、松波寺、观瀑亭、城门等新兴建筑,星散点缀,神韵倍增。下院至上院2000米石阶步道直上云霄,途经响水崖百米钢架悬梯凌空而起。
司空山,巍峨而又神奇,古老而又年轻,屈指可数14寺、5观、11庵、5堂、12峰、12岩、7洞、16泉、3瀑、5桥和无数石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交融,一处处峡谷、幽洞、断崖、险岭,峰回路转,蕴藏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一座座庙宇、楼台、城门、牌坊,饱经千年佛风诗雨的洗礼,道不尽佛的深邃、禅的空灵、诗的意韵;一级级直上云霄的通天台阶,恰似一页页厚重的历史,书写着司空山中国禅宗发祥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为《安徽省志》编纂处处长,安徽省方志学科带头人,华夏地方志研究所研究员,《方志百科全书》专家组成员,兼任《司空山志》主编)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成语名称以汤沃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水救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成语名称以汤沃雪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xuě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