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观音菩萨和信仰曲线的长尾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19 10:37:28
李天飞观音姐姐主动报名,要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作者是以一段韵文让她出现的: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叠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

李天飞

观音菩萨和信仰曲线的长尾

观音姐姐主动报名,要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作者是以一段韵文让她出现的:

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叠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山欣紫竹,蕙性爱香藤。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苦(一作活)观音。

按说观音菩萨早已在前七回活动了很多次了,又是派木叉,又是荐二郎,还企图用净瓶扔下去打孙悟空,观众对她已经很熟悉,何以这里忽然又来了一段韵文简介——一般这是人物出场的时候使用的。所以,我很怀疑观音这个出场,似乎也说明,某一段时间,《西游记》是从这里开始的。而前七回是后加上去的。

萝卜开会

观音菩萨和信仰曲线的长尾

我发现很多朋友喜欢在网上看“中国神谱大全”之类的东西,然后头脑中就据此建立了一套神仙体系。但是这种网页文章,往往条理不清楚,只要是他知道的神,就搬进来,既不管是什么宗教的,也不管什么朝代的。既不管是宗教经典里的,也不管是戏剧小说里的。至于各个宗教都有不同的教派,每个教派都有自己的神,就更不管了。这样建立起来的神仙谱系,就像是说:

萝卜分为以下几种:红萝卜、青萝卜、胡萝卜、大萝卜、小萝卜、嫩萝卜、腌萝卜、水萝卜、干萝卜、野萝卜、秋萝卜、炖萝卜、拌萝卜……

这些类别都是彼此交叉的。例如分了颜色就不能分大小,分了咸淡就不能分季节,这种分类是非常混乱的,所以也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把红萝卜、青萝卜、大萝卜、小萝卜一股脑放一起,只能说这不是群英荟萃,而是萝卜开会。对研究萝卜一点用都没有。

不过这种思路正是我们新的民间信仰的趋势。历代的民间信仰,一直就是这样的萝卜开会。因为民间信仰有一个重要的原则:约定俗成!没有理路可讲。再过一百来年,一定会有一些神灵,根据网络神谱或网络小说的神谱创造出来被膜拜的。不信可试以来日。

我们的观音姐姐,正是经历了从青萝卜到红萝卜,从春萝卜到秋萝卜的过程。

观音菩萨以前是男身,宋朝以后逐渐迎合中国老百姓的需要,变成女身。我想这一点已经成为稍有文史修养的人的基本常识了。今天不谈这个。只结合《西游记》谈一谈观音的民间化和道教化。

我们看到《西游记》里观音经常去天宫串门,而且真假孙悟空这一回,观音分辨不了真假,第一想到的并不是大本营如来,而是叫他们去天宫。《西游记杂剧》里观音也是奉玉帝之命行事的。这些都体现了民间信仰中观音的地位。所以观音姐姐的地位是很特殊的。与其说她是佛祖派来搞倒道教的推手,不如说她是被玉帝收编过来的。

我们要知道,因为道教是我们汉民族的本土宗教,所以道教在民间化上,以及收编其他教派的神仙上是很占便宜的。因为老百姓根本不懂佛教“缘起性空”那一套,也不懂无想天、无热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区别。至于三千小千世界合一个中千世界,三千个中千世界合一个大千世界,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所以我们看,这一类神学名词是很少出现在通俗文学里的。“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是最简单的逻辑。老百姓头脑里顶多能装三个次元的空间:天宫、人间、地狱,或者再加两个半空间:洞府、水府。空间再多,老百姓就不喜欢了。这个道理很简单:空间维数再多,就需要专门抽时间胡思乱想,还搬砖不搬了!

观音菩萨和慈航真人

观音菩萨本是佛教的,大概宋代以后,就开始改变身份。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说:“妙善坐普陀岩,九载功成,割手目以救父病,持壶甘露以生万民。左善才,右龙女,普升天界。玉帝见其福力遍大千,神应通三界,遂从老君妙乐之奏,封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赐莲花宝座,为南海普陀岩之主”。

这本书大概是元代的东西。这里,“观世音”是玉帝封的,莲花座也是玉帝赐的。整个收编到玉帝编制里来了!

我们又经常听说道教管观音菩萨叫慈航真人。贫道仔细检索了一下,包括基本古籍库和佛道二藏。所谓慈航真人、慈航大士、慈航道人,都是《封神演义》流行之后的事。《封神》之前——至少在贫道所能见到的范围之内,没有发现。

然而网上又在传一种说法,这是百科里的,说是观音本来又叫“慈航大士”,说是《历代神仙通鉴》卷(千真万确,没有”卷“后面那个数字)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昔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那么这个说法提到的《历代神仙通鉴》又是本什么书呢?这本书又叫《三教同源录》,又叫《历代神仙演义》。贫道查了,慈航大士的故事,确实在这部书的第五卷第四节。

然而问题是,这部书本来就是清朝人的书,顶早是明末的。故作玄虚说是什么明初人作,是伪托的。所以这里面说的“慈航大士”,很可能就是从《封神演义》的“慈航道人”编过来的。拿这种作品当真正的道教知识,实在不靠谱的紧。

总之一句话,慈航真人这个名字,是《封神演义》的一大发明(如果发现更早来源的朋友一定告诉我)!本是个文学领域的词汇,反渗透到道教领域去了!这就像贫道看见有个小庙的观音旁边,居然供奉着黑熊怪!这在《西游记》出现前当然是不可能的。这不得不令贫道佩服,西游、封神两部书,是如何地反过来影响到信仰了!

其实“慈航”这个词, 本来就不是佛教词汇。是我们中土文人先用起来的。“法轮明暗室,慧海度慈航”,这是南北朝萧纲太子的诗。形容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之脱离生死苦海。

而且贫道检索了全部《大藏经》,“慈航”这个词,一共200多条,有形容佛祖的,有形容阿弥陀佛的,有形容弥勒菩萨的,没有一处是指观音菩萨的。对的,您没看错。没有一条!目测是阿弥陀佛最多。《道藏》也是的,没有一处指观音菩萨的。这更可证明,“慈航”成为观音菩萨的名号,十有八九是《封神演义》编出来的了!

有人问,道教里不是有一部《太上碧落洞天慈航灵感度世宝忏》么?这部宝忏,第一句不就是“南海慈航观世音”么?难道这部宝忏也是假的?假虽然不假,可你看看这部书的出处。这是收在《忏法大观》里的(《藏外道书》第三十册),作者是孟珙。孟珙是谁呢?可不是宋朝那位大将孟珙,这位孟珙是清朝的,北京白云观的《七真道行碑》就是他写的,这已经是1886年的事了!

然而事情还没有完。

《道藏》洞玄部有一部《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經》,这部经,约出于唐代,里面有一位“慈航苦海天尊”,但这位“慈航苦海天尊”具体有什么功德、来历,就不知道了。是不是和他周围的什么緣起四方天尊、常敷道奧天尊、輪轉丹天天尊一样,是“死粉”,还是一位雪藏的大高手?

我一再强调,《西游记》里的神仙,呈现出的是民间信仰的面目,而不是正宗佛教或道教的面目。这句话听起来虽然有点空,实际可以这样理解。首先老百姓信奉一个神,并不是希望知道什么“若有菩萨。从彼正士。七日七夜听受是法。便逮得如幻三昧”(《观世音菩萨受记经》),他们对这些深奥的佛理毫无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这位菩萨是干什么的?我们拜他会有什么好处?是管送子的?还是管消灾的?我出钱,你出力,公平交易。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网上有人骂,骂信众,说去庙里烧香的就是和佛祖做交易;骂和尚,说他们都是骗子。这些骂的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他们骂的,其实多数是民间信仰,宗教组织替它背了黑锅了。然而民间信仰本身就是一种草根文化,它的特点就是约定俗成,又有什么可骂的呢?了解了这一层,我们到庙里看见烧香的还愿的、磕头的礼拜的、念经的祷告的、捐款的修庙的,实在应该给予起码的尊重,不必以自以为多高级多清醒的世界观,强加给别人。

其次就是民间信仰的信众,一般都是草根阶层,普通的农民、工人、小商人什么的。也就是说,同是拜观音。士大夫家的观音和老农家的观音或许是意义不一样的。

再有,就是塑像很随便。我们要知道佛教对塑像是十分严格的。比如塑一尊菩萨像,必须符合量度和仪轨,身长、头长、臂长,戴什么首饰,穿什么衣服,拿什么法器,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观世音菩萨的造像仪轨,从下图就可以看出来。

可民间就是不管你那一套的。不但乱塑一气,就连自家的被窝都拿来给菩萨盖上,这尊卧姿观音菩萨,盖了一床从农贸市场买布自做的大棉被,表示一脸的尴尬相。我也是醉了!

不但普度众生,也普度众神

然而这还不是最过分的。

河南滑县、浚县这一带,明代兴盛的是“无生老母”信仰。这尊神,是明代的一个民间教派“罗教”创出来的最高神。她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宇宙与人类,同时又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后代,派神佛等下凡,或自己亲自下凡救度万民。后来也被其他的民间教派——说不好听点就是邪教——吸收过去了。

无生老母本来就是民间宗教乱编的一个神了。她在民间受了百十年的香火,渐渐在信众的心里取到了“正神”的资格。而且,无生老母因为是造物主、救世主,很像只有上帝的一神教。谁知民间觉得这个“一神”都不能满足,于是在这个神的基础上继续乱编。于是就编出来一个“十二老母朝无生”。这十二老母是:观音老母、文殊老母、普贤老母、地藏老母、泰山老母、托天老母、劈山老母等十二位(不同的地方,名字或许不同)。

我们看这十二位也是有亲疏的,就很像村里老太太打牌。必然先拉一两个最熟悉的,比如妯娌、婶子、大姨,然后这些婶儿姨的再从自己的朋友圈拉。

这里面最有名、最合适先发展的老太太,当然是普度众生的观音菩萨,其次是泰山老母也就是碧霞元君。她俩先过来凑这个牌局。文殊、普贤、地藏三位,虽然是男的,但不妨男转女身,一起来给无生老母打工了(这个梗也是渊源有自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观音修成正果之后,大姐妙清被玉帝封为文殊菩萨、二姐妙音被玉帝封为普贤菩萨)。然后什么劈山老母、托天老母,这都是没影儿的事了!

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百姓的创造力!他们会给这些老母配上不同的法器。观音老母手里托净瓶,这是千年不变的装备,不说它了。劈山老母手里拿一把斧子,这也顾名思义么。地藏老母呢?男转女身就算了。她头上戴一顶毗卢帽,没错这是地藏王菩萨的标志。但法器呢?手里的法器居然是一只地球仪!南北极还是对的!这地藏老母连地轴有个倾角都懂!大概是连架子端着实在不好看,干脆拆下来了。穿轴的那个洞洞都在。我的三观啊……碎了一地啊……

观音姐姐的长尾理论

但是我们没有发现,以上说的这些事,都指向一个方向么?那就是观音姐姐的纽带性!

我们看到,观音从男转女,这就是一个纽带,将众多女信众拉拢过来了。又从佛家转道家,这又是一个纽带,把道教信众拉拢过来了。又从正神转俗神(好吧贫道不愿意用邪教这个词),又把民间的各路信众拉拢过来了。我们看,佛教的男信众,当然是主力。可是女信众,加上道教信众,加上各种民间宗教、各种地方宗教的信众,总数也不少啊!这些群体的总和,恐怕就是整个信众的“长尾”。

为什么跑到哪里都能看到观音?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说宋代之后,民间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话太耐人寻味了,它颇能点出长尾理论的真相。代表净土信仰的阿弥陀佛,自然占了整条曲线的头(或者叫body)。但是出了净土宗,阿弥陀佛就不好使了。道教徒不会信,有其他神占领的民间、地方也很少信。这条信仰曲线的长尾(long tail),是靠观音菩萨收拢来的。

你看正宗佛寺有她,阿弥陀佛身边有她,道观里有她,民间的、地方的信仰还有她。这就是做足许许多多的细分的小市场,最后也能达到一个惊人的数量级!她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就像细流一样无孔不入,把一个个小小的信众团体,都能纳入自己莲台之下。所以今天做市场的,做营销的,一定要把观音姐姐奉为祖师爷,从她身上学习经验,保管财源广进,日进斗金!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水投石 以水投石

以水投石成语名称以水投石成语拼音yǐ shuǐ tóu shí成...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成语名称以水济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ǐ shuǐ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