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他六次东渡,就为了将佛法传到日本,最终双目失明,客死日本!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19 10:37:18
中日两国虽然现在关系非常微妙,但是在历史上却由于相邻极近,互相之间有则有着许多的文化交流,其中中国对日本的文明传播多种多样,而佛教的输出更是占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中日两国虽然现在关系非常微妙,但是在历史上却由于相邻极近,互相之间有则有着许多的文化交流,其中中国对日本的文明传播多种多样,而佛教的输出更是占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唐代,我国佛教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由于经济强盛,在其他、尤其文化方面也有了很高的突破,尤其在佛教方面,几任皇帝都推崇佛教,使得佛教得到极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也引起了邻里几国的关注,尤其是日本,一直希望能有一位得道高僧能到日本进行传播。

公元742年,鉴真和尚在扬州大明寺传授佛法,在他的听众里,就有来自于日本的几位僧人,他们来到中国的目的就是寻找到得道高人充实他们本国的佛教宝库,这种做法很类似于我国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和唐三藏一样,他们对于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找一个真正的得道高僧。

鉴真和尚,律宗传人,14岁出家,被当时高僧收归门下,一直潜心佛法,除佛法外,也极为擅长医术,在大明寺当住持的时候,经常亲自煎药,为人治病,世人尊敬他,除了他的佛法外,恐怕他的医术高超也是很大一个方面。同时他在雕塑和建筑方面也很有建树,在他的一生中,铸造佛像无数,帮助修造了许多寺院。

他六次东渡,就为了将佛法传到日本,最终双目失明,客死日本!

这样的一个全才,在日本使者看来是非常理想的聘请对象。于是日本使者按照天皇的要求请鉴真和尚前往日本讲经。

那时候的日本相当落后,在日本真正统一前,那里的人们生活水平极为低下,低矮的房屋,到处都充斥着贫穷和疾病,孩子们时刻受着破伤风的威胁,那里是被许多人都不看好的地方,加上那时的交通极不发达,从中国到日本,时间不说,路途也是很危险的。

因此虽然鉴真认为日本是个有缘之国,他的门下弟子也都是很尊敬自己师傅的有名僧人,但鉴真问弟子谁想同自己一起去时,没有人同意,反而纷纷反对自己师傅前往日本,毕竟那个时候的鉴真已经有五十五岁了,在当时的中国来看,已经是个不适合冒险的老人。但是鉴真毅然决定要去那片未知的土地,为的就是传扬佛法,生死在所不惜。在师傅的感召下,也有一些弟子纷纷表示愿意跟随。

虽然同意前往,但实际上并不容易。鉴真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准备船和干粮倒是容易,但是第一次被官家认为是勾结海盗,不得不放弃,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遇到风暴,不得不放弃,第四次直接被官方押送回典籍,这四次失败让所有人都灰心丧气,除了鉴真,即使他当时已经是六十高龄。

在充分准备之后,鉴真决定第五次东渡,这次东渡最为凶险,在海上持续遇到风浪,不得不靠船停泊两个月不说,还流落荒岛,身边随从爱徒相继病逝,鉴真自己也双目失明,最后在机缘巧合下才搭上渔船返回,一路艰辛,除了当事人恐怕没有人能够想象。

等到第六次东渡,鉴真以六十六岁高龄在准备充分后搭乘使者船只前往日本,这次相对较为容易,大约也是感动上苍,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鉴真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在日本,鉴真得到极大的尊重和崇拜,人们把他比喻成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给与他级高的荣誉,而他也在日本倾其所学,将文化和知识教导给日本人民。日本天皇特意为他建造了一座寺庙,方便他讲学,他除了宗教,还有建筑、医学等知识,也一并传授出去,为日本的经济文化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那时,他无疑是中日两国互相交流的最杰出人物,这位令人尊敬的法师,最终还是客死日本,没能返回大唐。为了纪念他,后来日本人民还在他讲学的寺庙里为他建了一座像,现在去日本,我们还能看到那座像伫立在那里,似乎鉴真法师还未离去。

在他之后,日本又派遣一大批青年学者到大唐进行文化学习,回国后再进行传授,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交流,比如日本的传统服装,也是我国在那时候传到日本的唐装,还有茶艺等相关知识,也是在那个时候得到极大的推广。大唐光辉灿烂的文化,给日本带来了繁盛文明,也带来了以后交流的基础和可能。

文|江山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成语名称以火去蛾成语拼音yǐ huǒ qù é成语...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成语名称以求一逞成语拼音yǐ qiú yī chěng成...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成语名称以沫相濡成语拼音yǐ mò xiāng rú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