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6-14 17:26:23
【佛教教理】指佛教之教相义理。教理,又作教义、宗义、宗旨、宗乘。即佛陀之教示或由教示显现出来之真理,经由理论、客观性之整理所呈现出之义理教说。广义而言,包括教判
【佛教教理】
指佛教之教相义理。教理,又作教义、宗义、宗旨、宗乘。即佛陀之教示或由教示显现出来之真理,经由理论、客观性之整理所呈现出之义理教说。广义而言,包括教判、教义二者;狭义而言,唯指教义。就佛教教理之发展情形,约可分为六部分,即:
(一)原始佛教教理:为其後大小乘根本教理之基础,即三法印(或四法印)、十二缘起、四谛,皆以「缘起说」为依准。缘起说为佛陀教法之代表,乃佛教与世界上其他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区别之根本特徵。於原始佛教教理中,法印为缘起说之基础,十二缘起、四谛则为缘起说之一种型态。
四法印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静」,又除去「一切皆苦」,即成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系对现象及诸法之客观性观察。即就时间上而言,现象乃经常生灭变化之无常存在(诸行无常);於空间上、理论上而言,现象界之诸法必与他物相互关连和合,无一为孤立独存者(诸法无我)。如此对现象活动情形,作法则性之观察,即一般所谓之缘起说。缘起通常即以此二命题为基础而成立;而反过来说,通过缘起之观察,纔能把握诸行之无常性、诸法之无我性。
对现象、诸法之价值观,有「一切皆苦」、「涅槃寂静」二法印。即於现实之凡夫轮回界中,充斥著不满、苦恼,而无法获得绝对之净福,故深感「一切皆苦」;反之,以脱离轮回之理想境地为绝对之净福者,称为「涅槃寂静」。此种对现实之苦与其原因理由,两者间之关系,作法则性之观照,即称为「流转缘起」;而说明理想状态以及达到之方法者,称为「还灭缘起」。对於「苦」在何种因素下发生、存在,佛陀举出十二项具体条件(流转缘起、顺观),称为「十二缘起」,更以还灭缘起、逆观来说明灭此条件即灭苦。四谛即苦、集、灭、道,其中最初之苦、集二谛系阐述现实之苦恼与产生苦恼之因素,以及两者间之关系(流转缘起);後之灭、道二谛则明示理想涅槃与达成目的之方法,及两者间之关系(还灭缘起)。上述四法印、十二缘起、四谛等三大教理之关系,如右表所示。[PIC:P2689.GIF]
(二)部派佛教教理:原始佛教教理,於原始经典(阿含经)中并无组织或统一,故上述所示一贯性教理,系後来的祖师、学者从片段性之教示中加以综合而成者。将原始经典中所载各个教说加以说明解释,分析组织等学术性之研究,称为阿毗达磨之研究法。此研究法,至後世逐渐发展,及至佛教即将分裂成诸部派时,教理解释之歧异遂成为部派分裂原因之一。从而各部派以独自之教理组织与解释,制作独自之教理书,即称为「根本阿毗达磨」之论书。
初期之论书系原始经典之注解说明,或教理之组织整理,故与经典有密切关系;然至後期论书,与经典之关系逐渐薄弱,遂成立经典所无之阿毗达磨独特学说。在原始佛教时代,所有教理均系作为实践修行基础之理论,并无与实践无关之论说。然至部派佛教之後期论书,逐渐采用与实践无关之存在论为考察事物有、无、假、实之论究法,已不再侧重具有实践意义之教理。此外,部派佛教时代,於诸部派间所主张之种种教理学说,每每互相争论,各执异说。成为争论之问题者,例如佛陀论、涅槃论、因果论、心法论等皆是。
(三)初期大乘佛教教理:反对部派佛教流於形式上之学术性佛教,及其以无关於实践修行之存在论为重心之倾向,而提倡佛教回归本来之实践信仰。於革新主义者之间,兴起新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相对於部派佛教之理想人格(即依四谛、八正道能成就之阿罗汉),而强调修持六波罗蜜可成就佛道之菩萨,故不仅认为部派佛教乃自利之小乘,又自认为自宗乃利他之大乘。此外,於修行阶段方面,新立十地之说,即菩萨依利他之誓愿、发菩提心,经由十地而成佛。盖所谓「利他行」,乃是力行布施为始之六波罗蜜。 br 大乘比部派更彻底阐明空、无我之教说。就理论上而言,此系由於排斥说一切有部之存在论,而从佛教原本之缘起立场强调空(无我)之教理。初期大乘佛教学说之集大成者龙树,於其「中论」一书中,彻底地阐述空之理论,成为以後大乘佛教之理论基础。空,就信仰实践而言,指空、无我之行;例如布施,为「三轮体空」之布施。就此观点而言,初期大乘,无论就理论或实践方面,可说颇能回归佛教本来之纯粹立场。然初期大乘佛教经典亦与原始佛教经典相同,缺乏教理之组织、整理。 br (四)中期大乘佛教教理:於中期大乘佛教时期,初期大乘思想与之同时发展,而著重於学术、哲学性之研究。即除初期大乘思想外,另加入中期独特之新思想,并受部派佛教教理及外教哲学思想之影响。中期大乘之教理组织,大体而言,有下列三种:瑜伽唯识说、如来藏佛性说、前二者之综合说。 br 瑜伽唯识(瑜伽行派)之教理要目,约可分为唯识、二无我、三性、八识等。(1)唯识,系由承自原始佛教缘起说之初期大乘华严经中「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之说而开展者。谓一切生死轮回之现象以含有善恶意念之识为原因而起,故诸法之存立根据唯为一心之识,此外无他,故称唯识。唯识为无常变化,故相通於无我说。(2)二无我,指人无我、法无我。部派佛教中,如犊子部主张有人我、法我;另如说一切有部虽否定人我,然主张法我(法体恒有说)。中期大乘佛教为完全否定此等有我说,遂强调二无我之说,此系承续初期大乘「般若皆空」说而来者。(3)三性说,即:遍计所执性(分别性)、依他起性(依他性)、圆成实性(真实性)。於唯识学派中法相宗(有门唯识)、法性宗(空门唯识)之解释相异。三性不仅就唯识上之解释,亦可论及一切现象之存在。例如:1.依他起性,指物质、精神之所有现象非孤立独存,必依於时间性、空间性之原因理由等诸条件而成立存在;此可视为相当於原始佛教缘起法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2.遍计所执性,指凡夫执迷三界轮回之状态。可视为相当於原始佛教之一切皆苦、四谛中苦集二谛、流转缘起。凡夫依无明、渇爱等烦恼执著而行动造业之状态,可称为遍计所执之相。3.圆成实性,相反於遍计所执性,乃指脱离轮回为圣者之理想状态。可视为相当於原始佛教之涅槃寂静、四谛中灭道二谛、还灭缘起。亦即灭尽烦恼执著,成就空无所得、空无碍之状态。三性皆与缘起相关,亦皆属「无我」之教理。又为破除对三性之执著而说三无性,即相无性(遍计之境为虚妄无相)、生无性(依他诸法为缘生假有)、胜义无性(依前者而毕竟空)。此亦继承初期大乘之「般若皆空」说而来者。(4)八识,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所说眼识乃至意识之六识,及始於瑜伽行派所说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第七识为烦恼我执之根源。第八识包含具有认识判断、思惟等过去经验馀力之种子,相当於原始佛教十二缘起中含有无明、行等之识;又相当於部派佛教所说具有善恶业馀力之轮回主体之根本识、有分识、一味蕴、穷生死蕴等。中期大乘承袭上述说法,而有更进一步之发展。盖中期大乘所谓之八识说,系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中心,而说明轮回流转之运行、如何脱离轮回到达理想之涅槃,及如何转依有漏诸识成为无漏四智,用以阐释流转缘起、还灭缘起之运作。
如上所述,瑜伽行派之教理,其根本立场乃基於初期大乘之「般若皆空」说,并受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上座部系之教相所影响。瑜伽行派被称为法相宗,系以其从「相」(现象)方面为中心加以考察存在之故。与之相对者,如来藏系及综合说,乃从诸法之本性真如方面考察存在,故亦称法性宗。法性宗之如来藏、佛性说,系承袭部派佛教大众部系之「心性本净」说,加以改善发扬而成者。若从中期大乘佛教与部派佛教之关系而言,可知法相宗系受上座部系之影响,法性宗则受大众部系思想之影响。概言之,如来藏系之学说,与其说是考察心变化之现象方面,不如说乃就悟证成佛之可能性与理想状态,来探讨永不变之心,即如来藏性、佛性。
融合阿赖耶识说(法相)及如来藏说(法性),即为中期大乘佛教之第三类型综合说,以大乘起信论之教理为其代表性旨义。此一综合说,於印度似虖不太流传,梵语原典中几虖不存。大乘起信论於一心之上,又立心生灭、心真如,若配当於三性说,则「一心」相当於有染净变化可能性之依他起性,「心生灭」相当於依虚妄分别而起之遍计所执性,「心真如」则相当於离妄分别而清净之圆成实性。
中期大乘时代之後半时期亦倡导中观学说,如唯识之分为有相唯识、无相唯识,中观学派亦分为近似唯识说之自立派(梵 Sva^tantrika),及指摘对方过误、论破所有立论之破邪派(梵 Pra^san%gika),然却未形成如瑜伽行派之完备教理与组织。
於中期大乘佛教时代,不仅展开大乘中种种教理学说,与此同时者,小乘部派说一切有部(毗婆沙师)、经量部(经部师)之教理学说,自前一时代以来即极为兴盛。如说一切有部系出现世亲之俱舍论;经量部系则以成实论为代表论书,该书受大乘佛教之影响甚深,内容主要是从经量部之立场来驳斥说一切有部之教说。
(五)後期大乘佛教教理:中期大乘佛教为对抗当时兴盛之外教哲学思想,不得不整理与实践无关之单方面知识、理论性问题。例如成立作为认识判断等知识标准之「量」,为论证自说之真实、破斥他说,於佛教亦盛行研习因明学,甚而发展出超越外教之独特学说。然因明学与信仰、实践无关,且若就本来之立场而言,将佛教教理哲学化、专门化,则不免流於空泛、抽象、无关宏旨之倾向,久之形成教理发展之危机与堕落。为调整此一危机,与复归佛教为宗教信仰之本来立场,乃有代表後期大乘之密教兴起。
密教之教理,一方面受当时流行之象徵主义怛特罗文学所影响,以平易之象徵意义显示佛教深远之哲学理论,另一方面又极为著重信仰实践。密教之理论层面称为教相,系利用昔有之学说,以象徵方式说明从「发菩提心」至「成佛」之修行阶段,使易於达成理想。成就理想之一般性方法,为三密加持:身密结印契,口密诵真言(陀罗尼),意密观佛菩萨及其种子。其根本教理,乃在以菩提心为因,以大悲为根,以方便为究竟,此即「即事而真、当相即道」之说。
(六)中国及日本佛教教理:以上所介绍之印度大小乘佛教皆曾传来我国,於我国成为毗昙宗、成实宗、地论宗、摄论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密教等宗派之教理,而大为隆盛,比在印度更有超越性之发展。後传入日本,如日本天台宗、真言宗、真宗、日莲宗等,皆以日本独特之教理展现之。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成语名称以煎止燔成语拼音yǐ jiān zhǐ fán成...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成语名称以点带面成语拼音yǐ diǎn dài miàn...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成语名称以汤沃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水救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