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古代佛寺香火旺盛,但为何会出现藏污纳垢之事?原因令人感慨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12 15:37:53
听一段传奇,讲一场经典,欢迎来到台台说历史。本期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第三期”。之前我们说过佛教在中国粗略的一个发展历史,以及一套假学说“心无义”在东晋时期竟然受

听一段传奇,讲一场经典,欢迎来到台台说历史。

古代佛寺香火旺盛,但为何会出现藏污纳垢之事?原因令人感慨

本期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第三期”。之前我们说过佛教在中国粗略的一个发展历史,以及一套假学说“心无义”在东晋时期竟然受到广大信众的追捧,从此佛教开始逐渐兴盛,那本期我们就来说说“佛寺里的那些事儿”,佛寺最早在印度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的,那个时候佛家有条戒律是“不蓄私产”,可到中国以后这个戒律就没办法执行了,为啥呢?因为中国冷啊,特别是中国的北方,你没个房子睡觉,第二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僧人开始购置地产,兴建佛寺,而“烧香拜佛”自此也就成了广大信众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了。

中国某佛寺一角

可有一个现象非常有意思,就是好像中国古代历史以及古代的一些民间传说或者文学作品里总是有谁谁谁勾搭了一个和尚或者尼姑,然后在寺庙里成其好事的故事,简而言之就是藏污纳垢嘛。比如《水浒传》里杨雄老婆潘巧云和僧人裴如海,比如著名高僧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甚至现代的影视作品里很多都是这样,比如《倩女幽魂》里的那个破庙,《画皮》里的那个破庙,好像出现佛寺了感觉不发生点什么,编剧都觉得对不起观众一样。

《水浒传》剧照:和尚裴如海与潘巧云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第一个原因应该是传言。古代有一种“三姑六婆”的说法,三姑就是指“尼姑”、“道姑”和“卦姑”了,这个所谓的三姑意思就是消息很灵通,他们这三类女人接触的事情是最多的,而女人嘛,总是喜欢把事情往外说,可偏偏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件事情一传十十传百,自然就变了些味道,最初的版本往往传到最后一个人耳朵里就已经变得极具戏剧性和波折性了,而“道姑”常年生活在佛寺,如果说没点佛寺的故事恐怕您都很难相信。

影视剧作品中的尼姑

第二个原因就是信众自发的行为了。古代崇尚”礼“,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男女大防等等,可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压抑了女子的自由之行,所以才有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做法,可如果是一个女信徒,给佛祖去上上香总是可以的吧?但在寺庙那种人多的地方,难免会有几个浪荡子看到黄花闺女后上前搭讪,什么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在古代女子几乎不见生人的情况下,难免沦陷,而佛寺因为设有客房,恐怕也就是成其好事的地方了,但这种是信徒自发的行为,跟寺庙可关系不大。

古代佛寺香火旺盛,但为何会出现藏污纳垢之事?原因令人感慨

影视剧作品中的古代女子

第三个原因就是文学作品和历史给我们的印象了。其实这些都是有些以偏概全了,但人总是习惯性的去记录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东西,所以但凡有一个遁入空门的人忽然六根不净,往往会成为每个人都说的焦点,而且这些焦点被无限放大后往往又延伸出文学作品,比如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事,传到现代社会版本仍旧多达十几种,耳熟能详的《水浒传》更是把和尚裴如海描写的如同高僧一样,甚至现代作品《甄嬛传》中甄嬛也是在被强迫当尼姑的时候才和果郡王那啥那啥的嘛。

《甄嬛传》剧照:尼姑甄嬛、果郡王

说了这么多,个人观点觉得,其实每个事物总是有其反面,当一个事物成习惯的时候,喔,原来和尚不吃肉,原来和尚不近女色,结果有一天你发现有一个和尚吃肉了,又有一个和尚近女色了,这不是瞬间就颠覆你的世界观了,自然也就被无限放大了,为啥金庸的《天龙八部》那么好看?就是因为虚竹小和尚出现的时候,不就正在颠覆你的世界观嘛,不得不说确实让人感慨。

《天龙八部》剧照:虚竹

每天多点历史谈资,与您共同进步,希望您能关注评论,我是台台说历史,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成语名称以狸饵鼠成语拼音yǐ lǐ ěr shǔ成语...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