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云冈石窟—佛教石雕艺术壮丽的一公里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10 11:55:29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近郊,武州川峡谷的北岸、云冈堡的北山上,东西横长约一公里,灵山秀水、岩壁整齐,共开凿石窟五十三个,五万一千余尊佛像,雄伟壮丽的石窟群绵延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近郊,武州川峡谷的北岸、云冈堡的北山上,东西横长约一公里,灵山秀水、岩壁整齐,共开凿石窟五十三个,五万一千余尊佛像,雄伟壮丽的石窟群绵延一公里,展现出气势浩大的皇家典范,更是历史上佛教文化艺术的宝库。当时石窟群称之为武州山石窟寺,所以云冈石窟的名称始于明代。2001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一千六百余年前居住在大兴安岭的拓跋鲜卑族建立了北魏王朝,统治大半个中国长达两百年之久,定都于山西的平城也就是现在的大同。当时武州山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从文成帝为太子时更视武州山为灵山,而一心弘扬佛法、回复佛法的文成帝因高僧昙曜的建议,选在武州山开凿佛窟,穷集所有的人力、物力,历经数十年、动员数万名精工巧匠,终于成就了世界伟大的佛教石雕艺术,与敦煌莫高窟及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在参观云冈石窟之前,先踏入昙曜广场。广场中昙曜的雕像瘦骨嶙峋,衣袂飘飘、神态清逸。昙曜为北魏时期的一位高僧(沙门统),也是云冈石窟开凿的主持人。历史上有关昙曜的记载很少,但是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却是相当有名,因为这五窟的主尊大佛代表了北魏开国的五位皇帝。天高云白、清风徐来,我们穿过昙曜广场再走过佛光大道,两排六牙白象的石幢高大林立;远处一棵发财树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红与金。导游解释:原来是种了一棵菩提树,可惜水土不服、气候不适而未能存活下来,于是改造成为一棵发财树,颇符合现代世俗的要求。

步行参观自第一窟到第二十窟,有几个石窟因内部整修维护而未对外开放。第一、二窟因风化严重而没有进去参观,遂参观第三窟,它是云冈最大的洞窟。窟外岩壁上仅存十二个梁孔,原来洞窟外曾建有木造大阁。当我们一踏入石窟内忍不住瞠目惊呼!主尊阿弥陀佛高十公尺,倚坐,面部圆润饱满、神态自若,两侧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头戴宝冠,佛像精美庄严。

我们运气很好,今年开始可以在石窟内拍摄佛像,以往是不被允许的,但仍禁止使用闪光灯。洞窟内空间狭小,挤满了游客,拍摄高大的佛像并不容易。人潮如流水不断涌入洞窟内,可惜无法久留细细观赏。

云冈石窟—佛教石雕艺术壮丽的一公里

第五窟的中央坐佛高十七公尺,大佛头上作螺髻,鼻直平,唇稍厚,手作禅定印,身光两侧有粗细两种的火焰纹,大佛的外型有着初唐时的装饰风格。洞窟内壁雕满了佛龛与佛像,面容平静而庄重。尤其拱门内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上侧有飞天浮雕,线条流畅优美。入窟前的石壁上端亦雕刻着彩袖飘逸、翩翩飞起的飞天,以及色泽多彩鲜丽的祥云。

云冈石窟—佛教石雕艺术壮丽的一公里

第六窟为塔庙窟,是石窟群里故事最丰富有趣、雕刻最华美秀丽的石窟。石窟内有一中心塔柱,高14.4公尺,四周及四壁均雕刻着繁复细致的佛像、佛龛及千佛碑,中心塔柱及三壁雕刻着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佛传故事。我们随着导游讲解、环绕一周,欣赏周遭雕工富丽、技法精练的石雕艺术,沈浸在浓郁的佛国气氛里。

净饭王与其夫人双双跪请老仙人阿斯佗,为悉达多王子占相。仙人说:如果太子住在家中,就会成为一个统理世界的贤王,如果离家出世,就会成为一位觉行圆满的佛陀。塔庙窟里以连环画般的浮雕,颂扬悉达多王子抛弃王室奢华舒适的生活与尊贵的身份,为解救众生苦难而出家修道。佛陀悟道后在鹿野苑开始传道,以解众生之苦痛。

离开充满游客的石窟,走在窟外灿烂阳光里,想起人世间的生离死别种种磨难,佛教的信仰满足了历年来信徒的精神需求,也抚慰了世人忧烦的心灵!石窟的入口处有着几根高挺的石柱,石柱下方是已经风化的石象,石柱内侧及石壁上则是雕满了佛像,窟顶的莲花及飞天浮雕生动鲜明、舞姿曼妙,令人目不暇给。

大佛面相丰满圆润,宽額细眉,鼻梁高挺,眼大横长,目光亲切,手施无畏印。窟顶上的雕刻多已剥落,残存的菩萨像头戴莲花宝冠,面相方圆,眼神慈祥和善,双唇轻闭、微露笑容,身戴璎珞与项链,身后头光与火焰纹色彩鲜艳、造型立体突出。洞窟上方刻满了各种佛像及飞天,体态柔软自然,展现出高超的雕刻艺术。

大佛跣足趺坐在莲花座上,双耳垂肩,鼻高且直,弯弯细眉,身着袈裟,袒露右肩,表情和善慈祥,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垂放在膝上紧握着一束衣襟。洞壁上雕刻彩绘华丽且繁复,细看之下还有一些动植物。主佛两侧菩萨头戴宝冠,面相圆润秀雅,弯弯细眉,鼻如悬胆,双唇轻合,嘴角微微上扬,温雅敦厚,颈戴项饰,肩披帔帛,胸坠璎珞,臂戴钏环,色彩鲜艳明亮,尤其朵朵彩云层次分明、优美又生动。

前几个石窟都可入内参观,接下来的第16~20这五窟就只能在洞窟外观赏。这五窟就是云冈石窟群中开凿最早的昙曜五窟。昙曜五窟的窟制相同,皆为穹窿顶,平面呈马蹄形,不易坍塌,工匠是由上而下开凿雕刻佛像。窟内造像以三世佛为主,主像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分别象征着北魏的五位皇帝。

第十六窟主像为释迦立佛,高13.5公尺,波纹状发髻,清秀俊逸,佛像穿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结带下垂,属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时的服制。

第十七窟主像是菩萨装的交脚弥勒,高15.6公尺,头戴宝冠,胸佩蛇饰及短璎珞,臂着钏,斜披络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肠长裙,狮子座,具有浓郁的异域情调。石窟的佛像上均可看到许多圆形或方形的小孔,那是因为当年在佛像上都有彩绘泥塑,为了能在石雕像上敷上泥,所以先打洞,塞上木橛子,缠上麻绳、干草,再敷上一层层泥,做成彩绘泥塑。由于年代久远,当年的彩绘泥塑早已剥落,如今我们看到的都是石胎。

第十八窟的设计严谨,布局完整,主像高15.5公尺,高肉髻,面颊丰圆,鼻翼高挺,浑厚质朴,身披千佛袈裟,两侧分别配置胁侍佛、胁侍菩萨及十大弟子像。左胁菩萨头戴花冠,秀丽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为西域人特征,或提瓶静立,或拈花微笑,或闭目倾听,或若有所悟,或喜从心生(圈起者),鬼斧神工,令人叹绝。

第十九窟的主佛像结跏趺坐,高16.8公尺,是云冈石窟中第二大佛。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举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窟外东西各开一耳洞,内一倚坐佛像。这种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既有变化,又显庄严,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创举。

第二十窟为露天大佛,由于窟顶崩塌,所以结跏趺坐的释迦牟尼佛像露出窟外。佛高13.7公尺,面型丰瘦适宜,双耳垂肩、眉眼细长,薄唇有八字须,外着袈裟,左肩斜披至胸腹前,衣边作折带纹,两手作禅定印。左右本有各一个胁侍立佛,现在只有一尊立佛还算完整。

云冈石窟自第一窟到第二十窟,短短的距离约有一公里,却是历史上佛教石雕艺术璀璨耀眼的一里路。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脱离了印度犍陀罗的影响,逐渐发展出特有的汉人民族风格,不但贴近当时民众的生活面貌,更没有后世佛像世俗化的倾向,以高超精湛的雕刻技艺与智慧完成辉煌的佛教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成语名称以点带面成语拼音yǐ diǎn dài miàn...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成语名称以汤沃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水救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