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地藏经》中回向法界,法界指哪里?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09 15:28:05
小莉说她会来学佛,是缘于丽莎。丽莎自己在家读佛经,已有一段时间了,但问她回向,她似乎不是太清楚,当我告诉她,在生活中的回向要落地(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下所需要

小莉说她会来学佛,是缘于丽莎。丽莎自己在家读佛经,已有一段时间了,但问她回向,她似乎不是太清楚,当我告诉她,在生活中的回向要落地(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下所需要,趣向对应目的地,但最关键点是要回向法界,她有些茫然。

《地藏经》中回向法界,法界指哪里?

我列举《地藏经》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在《地藏经》这一品中,有四处谈到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回向法界,许多人都以为是回向外面,回向给别人。法界其实是讲我们自己的真心,我们诵经是不是要回到自己的法界。

所以修学佛法把法界弄清楚,自己的身体,五阴十八界是真心所生的法界,佛云何立名法界?

在《楞严经》卷三:“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后面还有经文,耳、鼻、舌、身、意都是一一法,一一界,大家可以把这一卷多熟悉一下,如:鼻根、香尘、鼻识三个法界,又该如何确定互相之间的界限,而立名为鼻根、香尘、鼻识呢?所以楞严经卷三这里就讲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

六道中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阿修罗道是遍布在五道之中(不单独算一趣),善恶不定。除了这六道,还是四圣: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和佛法界,这四圣六凡十法界其实都是要依真心所出生的法界。

身体的五蕴十八界,法界心,依真心里面种子所生,如果您回向这里面的话,那些种子就会产生力量。您读了这个经,这种子产生力量,就会把您藏在真心仓库里的污秽种子慢慢地一点点解掉。

法界是表真心,回向法界的意思是你要求明心见性,回向是向自己的真心求法,回向是求法界实相心。因为你如果没有回向自己的法界,一直去求福报,就如《地藏经》所讲的,福不过三世。

我们读经、做义工等种种事,做那些是修福,修福之后要知道趣向,如果只是为了求福报,还是系缚在三界之内。明心之后,您求这些就已经是解脱了,您求这些之后,就知道去求那些是多余的烦恼了。只有三世,您就不会求那个了,您就会求佛所说的法宝,这个法界的法了。

回向是要去求明心见性,如果没有求明心,您再怎么修,给您修到阿罗汉,让您盘腿盘得好好地走,那又如何?那菩萨可不一定要这样,所以回向法界,回向自己早日明心见性。

读了地藏经,我们还要去读别的经典,《金刚经》读一读,再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这部经要好好读了,然后把其中“离世间品第六”、“厌身品第七”里面的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这十八界,好好的多看看;以及《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里面的六根;《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第三:“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积集不见心。不见眼色及眼识。不见耳声及耳识。不见鼻香及鼻识。不见舌味及舌识。不见身触及身识。不见意法及意识。”还有《妙法莲法经》第十九品法师功德品,那些名相,十八界名相的熟悉了,依文字般若対照自己身上十八界之法界,这样精进智慧,回向法界功德无量。

第八识阿赖耶识,体性清净、自在、无我,平等、不二,名相名字很多:

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真心、真如、阿兰若、如来藏、心王、法界、日、月、地、水、镜、心、宝树、真金、金刚、般若波罗蜜、密严、如幻、不垢不净,不增不減、非一非异、不一不异、空不色、色不异空、涅槃、第一义谛、胜义谛空、空性、性空、实相、一相、无相、非相非非相、圆成实相、地藏、观世音、药王、勇施、大势至、无尽意、如意法王、如意宝王、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阿弥陀佛,佛菩萨的名相都是表第八心识的体、性、相、用之功能功德。

世俗善恶因果种子,万法心识种子依身藏,名如来藏,又名地藏。喜怒哀乐万相从身显现,受报如车轮不停,就像同父母生的孩子命运各异,皆因各自藏在仓库心中的种子不同,八识智慧得烦恼即菩提。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水投石 以水投石

以水投石成语名称以水投石成语拼音yǐ shuǐ tóu shí成...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成语名称以水济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ǐ shuǐ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