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净土法门:放下是论心,不是讲事!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09 11:10:18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这一大事因缘在《法华经》上一句话,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十方诸佛菩萨,到我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这一大事因缘在《法华经》上一句话,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十方诸佛菩萨,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应化,为什么?就为这桩事情,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我们塬来每个人都是佛,真的不是假的。

《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在《观无量寿佛经》裡面告诉我们,「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本经裡面为我们「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真如本性。十方诸佛菩萨来教化众生,目的是把佛之所知、佛之所见来开示给众生,使众生得到悟解。佛用佛的知见来开导我们,来开发我们的本心,让我们得到悟解,同于佛的知见,就为这样一个大事因缘。自性是什么样子?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之后,他的报告只有二十个字,说明他自己悟入的境界,也就是明心见性。他在第叁句裡面说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样都不缺,圆圆满满。具足什么?

法界虚空界裡面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都是我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就像作梦一样。梦中不知道,梦醒之后你要好好去想一想,梦中的一切人事物、山河大地从哪裡来的?都是意识变现出来的,除了自己意识之外,什么也没有。佛在大乘经上说,境外无心,心外无境,心境一如。回过头看我们的梦境,梦中有境界,境界是心现的,境界跟心是一不是二,境就是心,心就是境,心境不二,它是一体。那为什么不现极乐世界,要现叁途六道,过这个苦日子?众生接触到开示,要能悟入。悟是明白了,就是我们一般讲看破了。入得放下,放下就入;你放不下,不入境界。这个与认识字、不认识字不相干,有没有学过也不相干,关係在放下。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放下,不再受它影响了。放下不是把事都扔掉,不是的,事照干,今天这一天的事情还得照干,心裡头痕迹都不落。

诸位在这裡要记住,放下是论心,是论心,不是讲事。事上有,心上放下是真放下;事上放下,心裡没有放下,那是假的放下,不是真放下,那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在心上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可不可以?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你享受,在这裡面不起分别、不起执着,就对了!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起心、没有动念,那叫真享受,那叫极乐世界。不起心、不动念,所以那个享受他一点妨碍都没有,没有起心动念。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