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年轻人学佛应该怎样发愿?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08 15:28:43
文:如孝法师愿有两个方面:一是理上的,还有一个是事上的。从理上说,我希望大家发愿有出世的情怀。出世的情怀指的是什么?就是对于生命真理的探索。在佛教来讲就是成就佛

文:如孝法师

年轻人学佛应该怎样发愿?

愿有两个方面:一是理上的,还有一个是事上的。

从理上说,我希望大家发愿有出世的情怀。出世的情怀指的是什么?就是对于生命真理的探索。在佛教来讲就是成就佛道,这是对生命真相的追求。“佛是一切智”,只有具备这种智慧,我们才能明白生命的真相。正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我们对生命的真相产生了误判。这种误判导致了理念上的偏差,带来我们生生世世生命的局限。

另外一个就是入世的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对众生的关怀。为什么要关怀众生呢?因为我们要培养生命的根本,就是真正的慈悲心的修行。一个生命的诞生,乃至于我们对人间所有的感觉,可以说都是以慈悲为主的。如果没有天地的慈悲,我们生命就没有办法延续;如果没有父母的慈悲,我们这一期生命就不可能成长;如果没有社会的慈悲,我们将没有人类社会生活基本的信条、信念;如果没有人人为我付出的慈悲,我们将难以生存。所以慈悲是与万事万物互动的、必不可少的存在,我们把它叫做“入世”。

入世是一件事,当这件事不断地相续,就成为事业。这项事业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命本然状态,自然界的一切花草树木,乃至于畜生牛马,它们都懂。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羊有跪乳之恩”,就是说这些畜生对于不同生命的了解。了解的前提是为了理解,理解是我们慈悲心的一种展现——对于万事万物的关怀。因为我们自身的生命也需要关怀,所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可以概括为所有发愿的核心,就是觉悟人生和奉献人生的根本,这是理念上的。

年轻人学佛应该怎样发愿?

事相上的就是《普贤行愿品》。从礼敬开始,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什么要礼敬诸佛呢?第一,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导师;第二,礼敬诸佛可以降服我们的傲慢。傲慢是我们内在的一种烦恼,而外在的诸佛是我们一种智慧的发现。当放下了内在傲慢的烦恼时,我们的生命自然就与诸佛的生命境界形成对比。从对诸佛庄严生命境界的了解当中,我们马上会升起追求生命的愿,这就是觉悟。从觉悟的心里,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低下高贵的头,就像稻子成熟了,自然就会低下头。我们将会从傲慢、自我等种种烦恼以及坚固的妄想、执着当中觉悟、觉醒过来。醒过来,就叫觉悟人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成语名称以求一逞成语拼音yǐ qiú yī chěng成...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成语名称以沫相濡成语拼音yǐ mò xiāng rú成...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成语名称以煎止燔成语拼音yǐ jiān zhǐ fán成...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