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宋太祖在寺庙里问僧人:皇帝见佛要拜吗?这位高僧的回答太机智了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08 13:01:24
我们知道佛教是东汉末年从印度传过来的,这时候中国文化已经很成熟了,一些固有的文化观念已经是根深蒂固,与外来的佛教教义必然有矛盾、冲突的地方。比如说僧侣是否需要向

我们知道佛教是东汉末年从印度传过来的,这时候中国文化已经很成熟了,一些固有的文化观念已经是根深蒂固,与外来的佛教教义必然有矛盾、冲突的地方。比如说僧侣是否需要向皇帝行跪拜之礼:在印度佛教兴盛时期,帝王反而要礼敬僧人;但在中国,这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也就是佛教文化史上著名的“沙门礼敬王者之争”。

最初,佛教传入中国时依照教义,佛教徒只跪拜佛祖释迦牟尼,对其他人包括父母都不行跪拜礼,反而要求信佛的帝王向高僧行礼。这些是儒家文化所不能忍受的,而且在中国大家也很明白:到底谁跪拜谁,关系到佛教与世俗政权的地位、关系和权力等方面的问题。

矛盾第一次集中爆发在东晋成帝年间,当时的权臣庾冰要求“沙门应敬王者”,也就是出家人见到皇帝要行跪拜礼。这时期的高僧慧远(净土宗的开山祖师),写了一篇文章《沙门不敬王者论》,系统地表述了佛教的态度,论证了僧人不拜王者的理由,是佛教历史上对该问题的权威著作。

宋太祖在寺庙里问僧人:皇帝见佛要拜吗?这位高僧的回答太机智了

那么慧远大师的主张胜利了吗?取得了一时的胜利,但是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到了南朝宋孝武帝时期,皇帝要求僧人必须跪拜皇帝,从这开始一直到唐朝,僧人一直在为“不拜”作抗争,但毫无疑问,有武力支持的世俗政权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中唐开始,僧人跪拜皇帝已经被普遍接受,而到了宋代,这个问题又进行了一次升级:皇帝见了僧人肯定不拜,那见到佛像拜不拜?有一次宋太祖赵匡胤进入了一个寺庙,看到佛像问:我拜不拜佛?陪同的寺庙高僧很是机灵:不必拜,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宋太祖在寺庙里问僧人:皇帝见佛要拜吗?这位高僧的回答太机智了

这是个很机灵的回答:一方面也给了自己面子,没有否定佛教的权威;另一方面给了皇帝面子,还狠狠的拍了一个马屁,皇帝听的也很高兴。其实这反映了一个现实:在中国佛教要自觉的从属于君权之下,否则是不可能发展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胜利,不给宗教形成“政教合一”或者“神权至上”的机会。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1997年4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7日出...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