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学人缘起正见的确立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1-01 09:05:15
关于学人缘起正见的确立,下面是自己的一点看法,供兄参考。  从佛教辞典中可以了知“证”之主要字义:     修习正法,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称为证;即以智慧契合于真理。  证,有契会真理而悟入之意,故有契证、证契、证会、证悟、证入等语词。又证之境地,乃唯有自己体验之意,故有己证、内证、自内证之称。就能证而言,称为证智、证知。对修因而言,称为证得、证果。对教法或教道而言,则称证法或证道。  关于“信”

关于学人缘起正见的确立,下面是自己的一点看法,供兄参考。  佛教辞典中可以了知“证”之主要字义:     修习正法,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称为证;即以智慧契合于真理。  证,有契会真理而悟入之意,故有契证、证契、证会、证悟、证入等语词。又证之境地,乃唯有自己体验之意,故有己证、内证、自内证之称。就能证而言,称为证智、证知。对修因而言,称为证得、证果。对教法或教道而言,则称证法或证道。  关于“信”,佛教辞典中的解释是:     指能令心澄净,对佛、菩萨、教法等不起疑心的精神作用。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又说,若人心中有信清净,其人则能入佛法,若无信则不能入。  在下认为证或实证的重要特征就在于上面所说之“唯有自己体验之意”。本人在上文中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些轮回中的众生,因自业力故,能亲自体验之五蕴诸法同如来相比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即使我们能完全亲见到自己所体验到的一切法皆是缘起缘灭,我们所得到的结论也只能是:在我们感知范围内的一切法都是缘起的。只要我们不是坚持认为,在我们感知范围以外根本不再存在其他诸法,则由我们的体验到如来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一全称结论之间仍有一个鸿沟。只有跨过这一鸿沟,我们才能真正接受“一切法皆是缘起”这一全称判断,而只有这一判断是全称时才能被称为是“正见”。跨过鸿沟的途径除了对如来的信心外,在下不知还会有别的什么可能。  这一过程与对“不完全归纳结论”可靠性的讨论有些相似。例如,某地人所见的天鹅都是白色,因此得出“一切天鹅都是白色的”的全称判断。事实证明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在其他地方确有黑天鹅存在。  因此,在下认为,学人缘起正见的确立是由两方面所构成:一是不完全的体验,二是对如来的信心。  对那种认为正见的确立可以完全来自于自己的体验,或某人已完全实证缘起正见的说法,本人实在不敢苟同,除非其人已经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

编辑:小勇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成语名称以火去蛾成语拼音yǐ huǒ qù é成语...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成语名称以求一逞成语拼音yǐ qiú yī chěng成...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成语名称以沫相濡成语拼音yǐ mò xiāng rú成...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