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在放下中修行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16 09:06:24
我们就在放下中建立我们的修行——我们以正确的理解来放下它们,而不以愚痴。假如在这九种“慢”中,我们能将它们每一个都舍掉,那就不再有问题了。一旦它们都消失时,就没什么要做了。可是,假使我们坚持要执取贪、嗔和痴,并且给这些念头和感觉予以价值,那你就不是修行人了。如果你执取对某人嗔怒的感觉,你就会感到生气——这算什么修行?如果我们继续追随在我们心中生起的种种烦恼,它们就会开始堆积,然而,这通常都发生在那

我们就在放下中建立我们的修行——我们以正确的理解来放下它们,而不以愚痴。假如在这九种“慢”中,我们能将它们每一个都舍掉,那就不再有问题了。一旦它们都消失时,就没什么要做了。可是,假使我们坚持要执取贪、嗔和痴,并且给这些念头和感觉予以价值,那你就不是修行人了。如果你执取对某人嗔怒的感觉,你就会感到生气——这算什么修行?如果我们继续追随在我们心中生起的种种烦恼,它们就会开始堆积,然而,这通常都发生在那些修行已经有一段时间的人身上——他们有这种想要逃避烦恼的倾向;这并不是智慧的方法。真的,如果你在它们生起时逃避它们,那么,你便无法学习去了解它们的真相。当它们再一次生起时,你又再一次回避它们。如此周而复始,由于执取的缘故,所以它们不断地生起。当你成功地躲开了一个感受时,因为恶化的根源消失了,于是你会觉得舒服一阵子,但,不久之后,同样的东西还是会回来继续地干扰你。

\

一位修行“道”的人,将要去面对许多这类的经验——比在这寺里的比丘和沙弥或许许多多的寺院加起来还多。可是,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心,他是不会被它们所干扰的——他将安住于平静,因为他明了它们。这些东西就跟世间一样——这些念头和感觉皆归属于世间,而佛陀告诉我们要去“觉世间”,用真理来觉知它,并从中解脱出来。继续了知它们,直到你不需要追随它们为止。在“道”上的人了知善和恶,但不追逐任何一个。你应该了知这些东西都只是“世俗谛”。

\

因此,佛陀告诉我们当烦恼生起时,要去觉知它,然后就在那儿把它斩除。如果我们就在当下和此刻斩除它们的话,那么往后我们也能够斩除它。当我们能够这样停止心时,我们就有平静了。我们可以把持任何情况,因为我们可以把持自己;当我们能够征服自己时,我们就可以征服世界。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古诗原文[挑错/...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成语名称以火止沸成语拼音yǐ huǒ zhǐ fèi成...

以水投石 以水投石

以水投石成语名称以水投石成语拼音yǐ shuǐ tóu shí成...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成语名称以水济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ǐ shuǐ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