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圣者的恬静淡泊性格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14 09:06:47
佛陀晚年,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僧众,跟随着佛陀修学。有一次,大约有僧众二千五百人跟随着佛陀,住在摩揭陀国首府王舍城,名医耆婆的庵婆罗园中。  一个月圆夜晚,摩揭陀国阿阇世王与宫女眷属、将相群臣们,正在宫中聚会。阿阇世王一时兴起,点名皇后、太子与群臣,要他们说说看,在这样美好的月圆夜里,应当做什么好。  皇后提议,来欣赏宫女们跳舞欢唱。  太子优陀耶提议,应与将士们共谋如何讨伐不顺服的邻国。  接着有六

  佛陀晚年,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僧众,跟随着佛陀修学。

  有一次,大约有僧众二千五百人跟随着佛陀,住在摩揭陀国首府王舍城,名医耆婆的庵婆罗园中。

  一个月圆夜晚,摩揭陀国阿阇世王与宫女眷属、将相群臣们,正在宫中聚会。阿阇世王一时兴起,点名皇后、太子与群臣,要他们说说看,在这样美好的月圆夜里,应当做什么好。

  皇后提议,来欣赏宫女们跳舞欢唱。

  太子优陀耶提议,应与将士们共谋如何讨伐不顺服的邻国。

  接着有六位大臣,分别起来介绍当时有名的沙门六师,以及他们的思想,建议国王去听他们说法。

  对这些提议,阿阇世王都没反应。

  最后,名医耆婆告诉国王,佛陀与二千五百位僧众,正住在他的庵婆罗园里,建议国王前往拜见。

  阿阇世王一听到去见佛陀,心动了,接受了耆婆的建言。

  国王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接近了耆婆的庵婆罗园。突然,阿阇世王惊恐万分地停下来,环顾四周,质问耆婆道:

  「我忠诚的耆婆啊!莫非你要谋害我?莫非你敢欺骗我?我忠诚的耆婆啊!莫非这是你引我入敌营的圈套?否则,哪有一个二千五百人的僧众住处,没有任何声响,连个打喷嚏、咳嗽的声音都没有,怎么可能!」

  「大王!我不敢欺骗您,也没有通敌设计陷害您,那是这些修行沙门的常态。他们常乐闲静,所以没有声响,请国王放心前进,前面就到了。」

\

  国王来到了庵婆罗园外,下车步行入园内,洗脚,进入讲堂,默默地环顾寂静的四周,满心欢喜,自言自语地说:

  「这么多沙门寂然静默,止观具足!但愿我太子优陀耶也能修到这样的成就。」

  于是,阿阇世王向前礼敬了佛陀,然后提出他对沙门六师每一派思想中,有关于业报说法的疑惑。原来,阿阇世王对自己弒父夺取王位的行为,始终忐忑不安,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业报。

  经过佛陀详细的解说,阿阇世王清楚了,终于对他的恶行,再三地在佛前忏悔,也得到佛陀的安慰。此时,阿阇世王对佛陀完全信服了,放下一国之尊的身段,顶礼佛陀,然后安静地坐在一旁,听闻佛陀的教导。

  佛陀说法告一段落后,阿阇世王于佛前自说,即日起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终生遵守五戒,成为一位在家佛弟子。

  ※        ※        ※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境内游化。

  这一天,佛陀一行人来到一个叫伊奢能伽罗的婆罗门村落,当晚就在村外的树园中过夜。

  隔天,村里许多人知道了佛陀的住处,纷纷慕名前来。

  他们各自准备了许多食物,来到佛陀所住的树园外,争先恐后地抢着第一个供养佛陀和随行的僧团。因为互不相让而大声争执,使得树园附近一片吵杂。


  听到了这样的吵杂声,佛陀问侍者那提迦尊者:

  「为什么外面有那么多人高声喧嚷?好像渔夫争相捕鱼时的吆喝。」

  「世尊!外面来了许多村里的王族与婆罗门长者,他们正吵着由谁先供养世尊。」尊者那提迦回答。

  「我不求名闻利养,不必给我名闻利养。那提迦!我已随时充满着出离、远离、寂静、正觉之乐,不必求就毫无困难地自然流露,我怎么还会需要名闻利养之乐呢?你们还没办法做到这样,天界众神也没办法做到,才会好于名闻利养之乐的追求!」

  「世尊!且接受他们的供养吧,世尊!现在正是时候。世尊!您所到之处,不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乡下地方,都有人们为您而来。世尊!这就像天空的乌云,随着密集而下雨,雨水随即流向低处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有清净戒德、无上智慧的缘故。」

  佛陀再次表示了不需要名闻利养,不需要这么多人供养饮食,并且对那提迦尊者说:

  「那提迦!我看到此处有两位比丘,因为有太多美食供养了,吃得腹满气喘,连走路都困难。那提迦!我还看到许多比丘有了美食供养后,四处游荡,着于聚会之乐。像这类的长老比丘,是不能自然涌现出离、远离、寂静、正觉之乐的。

  那提迦!污秽不净的大小便,是从美好饮食来的;忧、悲、恼、苦、愁,是从对于饮食等种种的贪爱而来的;勤于大小便等不净观的修习,就会对饮食等所认为美妙的种种,生起厌离想;善于观察爱染五蕴的生灭、六根认识境界的集灭,就可以生起厌离想;乐于修习远离独处,就可以厌离群聚之乐。因此,那提迦!应当学习于爱染五蕴,观察其生灭无常;于六根认识境界时,观察其因缘的聚散变化;应当乐于远离,远离人群勤于精进修学,应当这样学!」

  按语:

  本则故事前段取材自《长阿含第二七沙门果经》、《长部第二沙门果经》、《增壹阿含第四三品第七经》,后段取材自《杂阿含第一二五○经》、《增支部第五集第三○经》、《增支部第六集第四二经》、《增支部第八集第八六经》。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成语名称以汤沃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水救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成语名称以汤沃雪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xuě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