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唐寅《警世诗》的人生哲理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04 09:07:36
唐寅《警世诗》的人生哲理  唐寅(1470一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擅长画山水,并人物花鸟。兼善书法,能诗文。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唐寅不仅是一位诗画兼长的才子,而且还是一位佛教信徒。其六如居士之名即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之语。唐寅一生蔑视权贵,不拘小节。他常常与高僧往来,而且还经常借诗文来弘扬佛法,教化大
唐寅《警世诗》的人生哲理

  唐寅(1470一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擅长画山水,并人物花鸟。兼善书法,能诗文。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唐寅不仅是一位诗画兼长的才子,而且还是一位佛教信徒。其六如居士之名即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之语。唐寅一生蔑视权贵,不拘小节。他常常与高僧往来,而且还经常借诗文来弘扬佛法,教化大众。他的《警世诗》便是一篇阐释佛理、化世导俗的佳作。

《警世诗》全诗如下:

  措身物外谢时名,着眼闲中看世情。

  人算不如天算巧,机心争似道心平。

  过来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觉再生。

  说与明人应晓得,与愚人说也分明。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缺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

  但凡行事要知机,斟酌高低莫乱为!

  乌江项羽今何在?赤壁周瑜业更谁?

  赢得我时何足幸,且饶他去不为亏。

  世事与人争不尽,还他一忍是便宜。

  举世不忘浑不了,寄身谁识等浮沤。

  谋生尽作千年计,公道还当一死休。

  西下夕阳难把手,东流逝水绝回头。

  世人不解苍天意,空使身心夜半愁。

  唐寅的这首《警世诗》是一首长篇七言古诗,共十六句。诗歌的思想涵盖了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

现分别对这首诗歌的思想评述如下:

  第一,世事无常,顺其自然。

  时序流转,世事变迁,是大自然不可逆转的规律。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世事的变化是永无止息的。古往今来有许多的文人骚客对世事的无常发出了无奈的感叹。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曾面对着奔流不止的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世事的变迁就像昼夜流淌不止的河水一样永不停息。

  对于世事的无常,诗人感受很深。他认为,面对无常的世事,不应该多动心机,过分谋划不切实际的未来,而应当常怀平常之心,顺其自然。只有这样才会过得安然自得。诗人在诗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措身物外谢时名,着眼闲中看世情,人算不如天算巧,机心争似道心平。过来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觉再生,说与明人应晓得,与愚人说也分明。诗人认为,世事自有公论,用不着费尽心机,投机钻营。很多时候,世事并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如意,与其过来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觉再生,倒不如顺其自然来得好。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人是无法改变无常变化的。

  为了说明世事无常的道理,唐寅在诗中以各种比喻来说明无常之理: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缺月,数阵南风又北风。岁久人无干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世事的变迁,的确如短蓬飘移、残月春花一样变化难测。青春、名位、财富等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一个高官厚禄之人,很可能因各种原因丢失官位;一个亿万富翁也有可能会变得一无所有。尘世上没有什么事是永恒不变的。一个人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

  第二,不辨是非,能忍自安。

  唐代百丈禅师曾说:是非以不辨为解脱。这句话指出了对治人我是非的最佳方法。唐寅对待人我是非的态度与百丈禅师一样,并且还进一步主张将是非当成耳边风,既不听是非之言,亦不传是非之语。正如其《警世诗》中说: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赢得我时何足幸,且饶他去不为亏。世事与人争不尽,还他一忍是便宜。人若能够以装聋作哑的态度来对待人我是非,这些是非就会销声匿迹了,自己也能因此避免了许多祸患。人世间有很多不平之事,大多数人都能够忍耐。唯一使人不堪忍受的是人我是非。在我们周围常有一些好事之人,他们整天喜欢到处打听人我是非,然后添油加醋地到处传扬,有时甚至把一些本来不存在的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还有一些人,天生喜欢挑拨是非。他们唯恐天下不乱,在张的面前说李的不是,在李的面前说张的是非,他自己却在中间当好人。本来关系很好的朋友经过他们这么一挑拨,顷刻间便反目成仇。

  俗话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诗人劝告世人,对于来说是非的人,我们应对其存有清醒的认识。在这样的人面前,我们首先自己不说是非之言,同时也不听别人的是非之语,更不要去分辨是非的真伪,而是对是非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一旦你对人我是非不放在心上,这些是非便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慢慢地便会自然消失了。

  诗人在这句诗中还讲到我们对待是非要学会忍辱的精神。佛教讲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民间俗语也说能忍自安。很多时候,具有忍辱精神也是人生的一大修养。当我们遭受到别人无故中伤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以牙还牙的方式作为回报。其结果是两败俱伤,而问题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反之,如果能够忍得一时之辱,不仅可以平安无事,而且还可以使受辱者以此作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日后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受过屈辱之后才奋发有为的,如韩信甘受胯下之辱,青年时成为护持刘邦的一员大将:春秋时吴越之争,越王勾践战败,忍受甘为吴王夫差奴仆的奇耻大辱,为了不忘国耻,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灭掉吴国,成为名扬一时的霸主。

\

  第三,行事谨慎,宽容待人。

  诗人在《警世诗》中以项羽独断专行,以致乌江自刎和周瑜年少气盛,而致短命的历史教训,来告诫世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小心谨慎,凡事要细加斟酌,三思而行,且不可意气用事,为所欲为。否则,不仅事业难成,而且还会遭致杀生之祸。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对事情的成败得失深思熟虑,不仅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能使事业进展顺利,最终取得成功。

  诗人在诗中还告诫世人要以宽容之心待人。其诗说:但凡行事要知机,斟酌高低莫乱为!乌江项羽今何在?赤壁周瑜业更谁?赢得我时何足幸,且饶他去不为亏,世事与人争不尽,还他一忍是便宜。世事本是如此,该属于你的东西,你赶也赶不走,不该属于你的东西,你求也求不来。人生世上,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不必处处争强好胜,惟我独尊。在我们周围总会有一些人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更优秀,对此,我们不应怀有妒忌之心,而且应该以宽容之心待人。并尽可能向别人请教,这样既包容了别人,也使自己能不断得到进步。若是时时处处都与别人互争短长,往往会害人不成反害己,落得个追悔莫及的下场。

  其实,人活在世上,如果处处都与人相比,你就会永远生活于痛苦之中。因为,在我们周围,比我们更有能力的人多如牛毛,一旦你有了争强好胜之心,你便会想尽一切办法超越别人。而实际上你的能力又很有限,虽经努力你仍居人后,这时你会感觉到过得很痛苦。与其这样倒不如放人一马过得自在。一旦你没有了争强好胜之心,你会发现,其实你过得很轻松。

  第四,看破世事,随缘度日。

  唐寅在《警世诗》结尾几句以十分中肯的语句来劝诫世人应当看破世事,随缘度日。诗云:举世不忘浑不了,寄身谁识等浮沤,谋生尽作千年计,公道还当一死休;西下夕阳难把手,东流逝水绝回头,世人不解苍天意,空使身心夜半愁。

  诗人认为尘世上许多事情都是不了了之,人生纵使百年,也终将在人世消失。纵然你千般算计,万般谋划,无论你的算计成功与否,待到身死命终,你一生为之苦心经营的事业也就此罢休。

  光阴就像无限美好的夕阳一样,只是己近黄昏,使人无从把握;时光又像东流的江水一样,从来不会倒流。尘世上的痴迷之人却从没有看破人世往来代谢的规律。往往作茧自缚,自寻烦恼。假使人人都能看破尘世中的人我是非,成败兴衰之事,则会过得逍遥自得,心无挂碍。

  唐寅的这首《警世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诗中言教来为人处世,则不仅可以远离祸患,而且还能够使人看破世事,从而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的得失。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

以汤沃沸成语名称以汤沃沸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fèi成...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水救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成语名称以汤沃雪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xuě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