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10-02 09:04:32
所以在净土宗的弘扬大德中,有一位祖师批判这个思想是最为到位的,就是慈愍三藏法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慧日大德。他当时就批破这种思想,认为说;虽然万法皆空,但是还是要依事上老实笃行。他认为,所谓的说没有净土,不要着相修行,都是一种外道知见,并不是真正的禅。真正的禅也不离修善法,也不离念佛求生西方。所以慈愍三藏被后来称之为禅净双修的代表人,是格外一位从印度那边取过来法的祖师爷。其他的我们祖师都是东土接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净土。但是禅宗和净土的误会也是非常之多,特别是在佛教史上修禅的行者,你比如说,从《坛经》这样的一种;万法皆空的角度,说执着一个净土是着相修行,天天念佛还是争的生死轮回,什么;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啊,都如同龟毛兔角一样了不可得。貌似好像是非常的痛快,非常的潇洒,实际上是一种断灭之见。

\

所以在净土宗的弘扬大德中,有一位祖师批判这个思想是最为到位的,就是慈愍三藏法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慧日大德。他当时就批破这种思想,认为说;虽然万法皆空,但是还是要依事上老实笃行。他认为,所谓的说没有净土,不要着相修行,都是一种外道知见,并不是真正的禅。真正的禅也不离修善法,也不离念佛求生西方。

所以慈愍三藏被后来称之为禅净双修的代表人,是格外一位从印度那边取过来法的祖师爷。其他的我们祖师都是东土接的法,他是去印度取得的。因为他从小,听到有义净法师去印度求学求法,他非常的羡慕。也发了这么一个志向,要去印度西行求法。

后来果不其然,通过三年的艰辛跋涉到达了印度。他求法的过程中是非常的艰辛,既受皮肉之苦,又生四大不调之病,饱尝辛酸以后,他都对阎浮提,我们说的娑婆世界的苦受不了了,受不了以后,在印度待了差不多有十三年,回国途中就想舍报了。

到了一个途中,西域的一个国里边,不想活了,就到城东的一个山上面,祈请观音菩萨说,他要不想吃饭了,绝食求死,结果观音菩萨就给他示现了,指点他说,你不必这样,最好修什么呢?净土法门。

所以慈愍三藏的净土法,是从印度取回来,观音菩萨亲授的。后来观音菩萨一加持他以后,又觉得身体强壮起来了,就沿着沿途回到了长安。

当时的皇帝赐给他叫慈愍三藏,所以这个也是净土史上,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为什么?因为他和当时的慧远大师一系,善导大师一系,并称作净土宗三系。以至于我们此前讲到的永明延寿禅师,也是以禅净双修为代表的弘法面貌。是从慧日三藏这里继承过来的。如果有兴趣的话,要去看一下他所著的一部论典叫《往生集》。里面对于禅净的是非,点评得非常到位。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成语名称以火止沸成语拼音yǐ huǒ zhǐ fèi成...

以水投石 以水投石

以水投石成语名称以水投石成语拼音yǐ shuǐ tóu shí成...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成语名称以水济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ǐ shuǐ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