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什么是十二因缘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8-11 09:04:46
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  十二因缘是对缘起论的最好解释,关于世界的由来佛陀提出了缘起论,而在人生过程的形成和变化的具体问题上,佛陀在缘起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  一、无明,指心的无知,包括不明善恶、不明佛法教义,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二、行,因为无明而做出善或恶的行为。  三、识,因为过
什么是十二因缘

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

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

  十二因缘是对缘起论的最好解释,关于世界的由来佛陀提出了缘起论,而在人生过程的形成和变化的具体问题上,佛陀在缘起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

  一、无明,指心的无知,包括不明善恶、不明佛法教义,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二、行,因为无明而做出善或恶的行为。

  三、识,因为过去的行为累积了一定的因果,从而投生于今世,成为新的生命。

  四、名色,指由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和合而形成的身心。

  五、六入,人在胚胎发育时,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能力。

  六、触,人在出生后,对外界事物有所接触。

  七、受,由于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而产生苦、乐、忧、喜的感觉。

  八、爱,对苦有强烈的憎恨,对乐有热烈的渴望,强烈的欲求或渴望,就是爱。

\

  九、取,为爱努力地追求。

  十、有,今生为爱产生诸多行为,成为下一世的果报。

  十一、生,有了今生的业因,而受来生的生命。

\

  十二、老死,有生必有死。

  十二因缘与三世因果

  十二因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就是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其中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属于现在世,生和老死是属于未来世。

  十二因缘的三个阶段中有两重的因果: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

  过去因是无明和行,无明是过去世的迷惑,行是过去世的造业。现在果是识、名色、六处、触、受,正是由于过去因才有了现在的果,这就是第一重因果,过去因被称为能引,现在果被称为所引。

  现在因是爱、取、有,爱和取是现在世的迷惑,有是现在世的造业。未来果是生和老死,正是由于现在因才能了未来的果,这就是第二重因果,现在因被称为能成,未来果被称为所成。

  逆观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生命现象的总结,也是生命痛苦的原因。在《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中,佛祖说此法时,采用了逆观十二因缘。

  逆观十二因缘,就是把十二因缘从后往前推,从老死逐渐逆观到无明。

  老死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之所以会忧悲苦恼,是由于有生,因为没有生就没有死。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重要的条件是有,有就是身、口、意所造的善业和恶业对后果潜伏的一种力量,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和死。

  有又缘于取,正是对色、声、香、味、触五欲的执著追求。才造成了善业和恶业。

  取又缘于爱,爱就是生命欲,正是有了生命欲才有执著的追求,产生了业力。

  爱又缘于受,受是对客观之事物产生的苦乐,正是这种苦乐的感觉,激发着生命的欲求。

  受又缘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和合而有心理活动的开始,才有了受。

  触又缘于六处,六处是六根对六境的认识,由此产生了触。触又缘于名色,名色是身心合成的组织,六根依存于身心组织。

  名色又缘于识,识是名色的中心,它们之间互相依存。

  识又缘于行,识和名色都是由过去所造的业,也就是行而来的。

  行又缘于无明,无明就是对无常、无我的真实不认识,是人们生死痛苦的根本。

  十二因缘的意义

  因为十二因缘的每个要素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导致轮回流传不止,所以只要我们暂断轮回链上的任何一个接点,尤其是破除无明,就可以不再被十二因缘所束缚,跳出六道轮回,摆脱无休止的生死循环,这也是我们参悟十二因缘的目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古诗原文...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古诗原文[挑错/...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古诗原文[挑错/...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成语名称以火止沸成语拼音yǐ huǒ zhǐ fèi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