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人间佛教的经证 救护众生之道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8-08 09:05:33
救护众生之道

  救护众生之道

\

  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
  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
  ——《大集会正法经》  一、大悲心为父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经云:“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慈悲是诸善生起的根本,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究其功用而言,拔苦而后予乐,方能究竟,犹如开垦荒地,必先耘除草秽,再广植嘉苗,才能开花结果。所以经云“大悲为上首”、“大悲为根本”、“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在世间上,父为资形之始,有教诫养育之功,大悲心能滋养善德,所以说“大悲心为父”。《华严经》中举出菩萨生起大悲的十种缘由,分别为:观众生之所依怙、观众生根性不调顺、观众生缺乏善根、观众生长夜惛眠、观众生行诸不善法、观众生为欲所缚、观众生沈没于生死海中、观众生长婴疾苦、观众生不欲行善法、观众生失诸佛法,值得我们深思效法。  二、菩提心为母  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念。发心行善,若为求人天福报,福尽仍会堕落,即使一时受胜妙乐,总在轮回之中;若为求自了生死,一旦结断根败,永不复利,即使听闻佛法,也无法兴发无上道意,所以,《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什么是菩提心呢?简而言之,菩提心以中道实相为体,以四弘誓愿为相,以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用。菩提心有如母亲一般,孕育我们的慧命,所以说“菩提心为母”。  三、善法为知识  知识是朋友的异称。善法指顺理益世之法,佛法能使众生离苦得乐,乃世间至善之法,例如:了解四圣谛、三法印能洞彻世间实相,奉行四摄、六度能广结善缘,遵守五戒、十善能远离罪垢,勤行三十七道品能深入佛慧,凡此像善友一样,指引我们如法修持,圆满我们的菩提道业,所以说:“善法为知识。”  四、能救护众生  从缘起性而言,无始劫来,众生共生于世,彼此之间息息相关,所以利他等同自利;从平等性来说,一切众生法性一如,都能成佛,因此,大乘菩萨道最终的目的在“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经云:“佛法在众生中求。”我们惟有抱持无量的大悲心,发起崇高的菩提心,广行善法,才能救护众生,成就无上佛道。在世俗上,父母养育我们的色身,善友助成我们的事业,是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样地,在佛道上,我们以大悲心和菩提心长养慧命,大悲心和菩提心就如同我们的法身父母;我们以善法来增上我们的道业,善法就好比我们的菩提法侣;我们以弘法为己任,弘法是我们的家务;我们以利生为抱负,利生是我们的事业。所以,学佛不须离世避俗,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佛法,世间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