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人唯知道有来春 所以留着来春谷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31 09:05:41
人唯知道有来春 所以留着来春谷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这个前生后世生命的轮转过程,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这个——周易也讲轮回问题就体现在这,对这个一般我们是不了解的,因为心不见心,眼睛不能看到眼睛,由于不了解,也不去听圣贤的教化,所以他就会产生一个凡夫的知见,认为人死了身体没有了,神识也就没有了,叫做“人死灯灭”——什么都没有了。既然没有了,也就没有来生;既然没有来

人唯知道有来春 所以留着来春谷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这个前生后世生命的轮转过程,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这个——周易也讲轮回问题就体现在这,对这个一般我们是不了解的,因为心不见心,眼睛不能看到眼睛,由于不了解,也不去听圣贤的教化,所以他就会产生一个凡夫的知见,认为人死了身体没有了,神识也就没有了,叫做“人死灯灭”——什么都没有了。既然没有了,也就没有来生;既然没有来生,也就没有什么果报;没有果报,我为什么今生不卯足劲,来贪求我要得到的财、色、名、食、睡呀?

只要他没有来生的观念,他一定在行为上会放肆的,会不怕的——无所畏惧,因为他没有轮回观,他没有害怕感;如果有轮回观念,你做这个坏事,就会下地狱多少多少劫什么的,每一个行为你都有不可推卸的行为责任,他就不敢去做,就是他有畏惧感。对一般的人来说一定要有畏惧感,他才把那种邪恶的行为给它挡住;如果没有畏惧感,他就什么都敢干。所以文昌帝君哪,就是深刻地惧怕这种断灭见,就是“人死灯灭,死了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一个邪知邪见,能够自误哇。就是他自己受这种知见的毒害,他一定是没有道德感的,他一定什么都敢做的,然后把这种观点又推广给他人,就是误人——耽误了别人。所以这个流毒是非常深大、巨大——流毒不浅哪!所以在这里面就直接告诉大家,自己有一十七世的这样的一个转生,就非常开门见山地正告给天下的民众。

那么我们读书一定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哦。文昌帝君既然有十七世的身——转世,那么我们也应该有十七世的转世啊——都是人了。那么如果有转世的观念,有前生后世的观念,我们就得想一想:我得要行善啦!因为你来生靠什么来转生,你能不能保持人身,这完全是看我们行为业力的:我们能够持五戒,能够奉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下一辈子就能保持人身。你在做五常、行五戒的这过程当中持得很清净,你就能够福报大,就能做官;如果你五戒持得不是太清净,持的只是四戒、三戒,你就是比较贫寒一点。所以我们世间的福德的大小——长相的美丑、地位的贵贱、智慧的浅深,都跟我们的善业行为直接相关的。如果五戒、十善都不修,他一定要下三恶道——一定要变成畜生、地狱、饿鬼的;他有时候是现世都会变化自己身体的,这里面是千真万确的。想到我们生后,我们每个人都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都想追求幸福,但是追求幸福的你这个“果”,是需要你的“因”来决定的,不是什么神仙、上帝和佛来决定的。所以这个佛教为什么在本质意义上来说讲无神论,它无神论就是说:你的命运不是由神来决定的,不是由外面东西决定的,是完全由你自身的业力决定的。这样就把一种人的主体性把它建立起来,这就不是迷信,它就是智慧。如果说我们的一生、我们的福报的大小,都由外面的力量来主宰的,那就麻烦了,那我们只有去盲目地崇拜了,只有去祈求了;唯有这种行为是由自己的业力决定的,我们马上要回光返照,我怎么样端正自己的心,端正自己的行为,想到我下一辈子福报:我只要行了善因,下辈子一定会有果报的——是有福报的。如果我们造作五逆十恶的这种不善的行为,你用不善的行为想得后世福,绝对是不可能的!煮沙是不能成饭的,煮米才能成饭的,这种因果是丝毫不爽的。

\

所以知道有来世,知道有轮回,这里面他在心理上就有什么样的一种启示呢?就好像我们世间农民,他知道今年春天过完了还有明年春天,还有后年的春天;还有春天,我就得留下谷种啊。如果人知道有来世,他就自然修取来生福,这就有一个偈子: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就为来生作准备,作准备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有冬天就得为冬天作准备,什么叫冬天作准备?棉衣呀,炉碳啦。知道有夏天就得为夏天作准备,准备那些薄衣服啊,扇子呀,竹席呀。知道有来生就得为来生作准备,怎么作准备呢?就得要五戒啊,十善啦,念佛呀,这就为来生作准备。如果他没有来生的观念,就好像一个农民,就只能过完一年,明年没有春天没有秋天了,他就把所有的种子全都吃掉了:他就不种因了,反正没有来生嘛!就好像我们现在,马上有一个巨大的自然灾害怎么怎么……他就想到:“我赶紧海吃海喝,吃空算了。”这种心理它就对个人对社会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认知到这句话的这种意思,我们对这个儒、道、释三家的这种圣贤的心法的理解就“思过半矣”——就能够掌握一大半了。

-----2008年11月18日大安法师讲于秦皇岛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成语名称以狸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