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为何佛说法时会放光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20 09:04:16
佛说法时,常常放光。为什么?因为令众生快觉悟。佛在最后说涅槃经时,从面门放光,又由口里收回,这表示去也是如如,来也是如如,去也是到智慧光明藏去,回来也还是回到智慧光明藏里来。可是众生只知道去,不知道回来,所谓‘能放不能收’,这也就是指我们的妄想而言。你放出去,然后要能收拾回来。你如果只能放光,不能收光,不能来去自如,这即所谓没有活学活用。要能放能收,能大能小,能有能无,无所

佛说法时,常常放光。为什么?因为令众生快觉悟。佛在最后说涅槃经时,从面门放光,又由口里收回,这表示去也是如如,来也是如如,去也是到智慧光明藏去,回来也还是回到智慧光明藏里来。可是众生只知道去,不知道回来,所谓‘能放不能收’,这也就是指我们的妄想而言。你放出去,然后要能收拾回来。你如果只能放光,不能收光,不能来去自如,这即所谓没有活学活用。要能放能收,能大能小,能有能无,无所不能,随心如意,自在无碍。

\

  佛放光是不是给人看呢?不是的。给人看见光做什么?像我们凡人要做广告吗?要显一显自己的特长叫人知道吗?不是这么回事的。佛放光是为照破众生的无明,那一位众生在法会上经过佛光一照,所谓‘佛光普照’,‘雨露均沾’,这时一切众生都得到佛光加被,就是把成佛的因种下了,将来一定会成佛。佛放光无非想叫众生成佛,想要众生业尽情空,令众生生觉悟之心,具足大智慧,不要一天到晚那么愚痴,没有智慧,在苦海中转来转去,所以佛最后用光来照参加法会的众生,令他们将来成佛都会有份,然后又把光收回去,收回佛的本体去了。这也就是要人韬光晦迹,光芒不要露得太显著了。人若光芒显露得太显著,是愚痴之行为。那么,故意把光藏起来就是有智慧了吗?这也不是。应该用的时候才用,不应该用的时候不用。比如有钱乱用,钱也会用完,所以你如果穷一点,但只用一点钱,也可用很久。

  为什么人要韬光晦迹,这可用蜡烛做比喻,蜡烛能放光明,但是若常常点,也会油尽烛枯。若等到用时才点,不用时不点,就可用得很久。人的智慧光明也是如此,佛可以天天时时放光,为什么放出去又收回来呢?这教人知进知退,知动知静,知因知止,能知足则常足,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若知道不应该做的就不做,这就是知止,如能这样,就可以说是懂佛光了。如不能这样,则成了蚂蚁吃西瓜,尽在那皮外转,觉得有了甜味,但总是吃不到。这种道理,各位可想而知。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