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七种违犯诤事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7-16 09:06:27
哪七种呢,一 开悟现前犯诤事,二 开悟过去失念犯诤事,三 开悟不自在犯诤事,四 寻思犯诤事,五 决择犯诤事,六 自悔犯诤事,七 忍愧建立二众。

  哪七种呢,一 开悟现前犯诤事,二 开悟过去失念犯诤事,三 开悟不自在犯诤事,四 寻思犯诤事,五 决择犯诤事,六 自悔犯诤事,七 忍愧建立二众。

\

    一 、开悟现前犯诤事,所谓开悟开就是开示,你不知道我告诉你叫做开,告诉你之后 你了解了叫做悟,这个叫开悟,开悟是当这个人的面告诉他,清清楚楚跟他讲明白,所以是现前,因为他本身有所犯,违犯会在僧团当中,出家团体当中,引发大家的诤执诤论,这个叫违犯诤事。某一个修行人有违犯,违犯会引起团体当中诤事,叫做违犯诤事,针对这一点我当你的面,当这个人的面告诉他,让他明白,告诉他,他也知道不对,他可能当下我要忏悔,这件事就平息了,你这样告诉我是对的,那时候这样做,我自己没注意,我违犯了我要很诚恳忏悔,将来要注意不会再犯,这件事当下就平息了就没有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有诸比丘-见余比丘犯戒时节,第二个是什么,犯戒这件事可能是昨天,可能是前天,可能是上个月的事情,犯戒者自己忘记了,旁边看到的人没有忘,便举是事,提出来把这件事,没有忘记某某人犯戒的事,提出来令其忆念,跟他讲因为他已经忘记,让他回想回忆出来,我在上个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这件事是违犯的事,做的不对,提醒他,现前是指可能他在违犯当下,就跟他讲让他能够忏悔。    第三 开悟不自在犯诤事,跟戒律跟一个修道的人,应当有的行为完全都脱节了,这种脱节这种现行很多的非沙门法不随顺法,跟一个修行者跟沙门要相符合,应有的行为完全不一样,当中也有属于违犯戒律的行为,犯戒的行为,彼由此事应不成犯,因为他本身颠狂的原故,佛法当中也有同样的概念,因为他精神失常,所以这个行为的出现,非源自于他的本心,不是他的本心要做这件事,假设如此就不成犯,包含菩萨戒也是一样,后面菩萨地讲的菩萨戒,里面有提到一点,心狂乱不算犯戒,彼由此事,因为他颠狂的缘故,很多非沙门法不随顺法,即使现行也不成立违犯戒。复有一类无知比丘谓彼成犯,某一类无知比丘,就说这个人犯戒未必成犯,他把精神失常,有脱序行为的人,告诉大家他是犯戒非处举发,他本身没有犯,精神失常的人,他的脱序行为不算犯戒,别人看在眼里,本身他无知到处举过失。复有比丘于众僧中举比丘过失,能举过失的人他的认知是你有犯起有犯想,他内心当中的判定,他为什么会举过失,他看见这个人某一个行为,做某件事,这件事出现之后,在举发者心里,他的认知是错的起有犯想,所举的人被举过失的人,被举发过失的人,他内心的认知是什么,我这个行为没有错,我这样做也没有违犯,二者之间的看法不一致,这个叫寻思犯诤事。    这是第四种状况,有异住处众多比丘,于所犯戒互生疑诤,或言有犯或言无犯,或言是重或言是轻,是名决择犯诤事。第四个举过失的人认为有犯,被举过失者认为无犯,这时候他们的想法立场不一致,不一致怎么办,要请大众裁决,或请专精戒律的善知识裁定,这样到底是怎么样,就是这个意思。    第五种情况就是,某一个人有违犯,这边的人有这样的看法,那边的人又有不同看法,就是这个意思,什么样的看法呢,有的认为这样有犯过失,有的认为这样没有犯,有的认为他所犯的是严重的,是重过失,有的认为所犯的是轻戒,同一件事大家意见不一致,不是举戒,被举戒,二者而已,包含很多不同住处,很多修行人能够一同对于这件事,提出各自的看法,变成互相猜忌,互相有争执争论,这个叫决择犯诤事。    第六种 复有比丘既犯过失已,自恶作缠之所激发,遂成忧悴是名自悔犯诤事,有修行者当他犯戒,之后,他了解自己犯戒,也后悔,他的后悔超过了,后悔过头变成恶作缠扰他的心,恶作缠什么是恶作,恶作就是后悔,厌恶自己所作,对自己所作有厌恶感,本身就是后悔的意思,后悔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违犯应当要忏悔,以佛法来讲这样也不对,这样是错的,我们有犯戒要寻求正当途径,合法的方式忏悔清净,假设忏悔了,忏悔之后就恢复清净,这样就好了,他不这么做,自己内心不断后悔,导致内心忧愁,这样就过头了变成是损害自己,原本应当好好修道,比如修止观,他的内心都处在恶作状态,忧愁的状态,这样不能修道这是第六种。    第七 有多比丘互相举戒,各为骄慢之所执持,不欲展转相对发露,有修行人互相举戒,我举发你的过失,你举发我的过失,彼此之间受到骄慢的执持,跟每个人姿态都很高骄慢,不肯低下头展转互相发露忏悔,意气用事,我举发你的过失,你因为这样我也知道你做什么事,我也举你的过失,大家互相举过失,有理性应当要自己反省,我这样不对 我跟你忏悔,你因为我的举过失向我忏悔,大家彼此应当这样,因为骄慢的关系,姿态高 脸拉不下,心的骄傲也拉不下,不愿意向对方退让忏悔,专事离散二部别居,这时候就演变为离散,原本大家能够和乐共住,因为不愿意互相发露忏悔,导致最后这件事演变的方向就离散,二派人马,不管是二个人或二派人马,二部别居,原本是共住,现在变成分离,我住一个地方你住一个地方,这个叫二部别居,各作是言,他们各自都有这样的想法。大家彼此没事,又能和乐共住好好修行,因为不肯退让,大家用情绪做事不退让,事情演变越来越糟,原本是共住最后是离散,整个团体分裂,对我众,我为什么要对彼众忏悔,就形成二派,是名忍愧建立二众,展转举戒,诤事,弥勒菩萨建立一个名称,在戒律当中也是这样建立,要透过忍愧彼此要忍耐。这是第一个,彼此要有惭愧心,彼此要忍耐,遇见事情无法忍耐,有可能演变为这样,二个人可能因为小事情,或某个人可能伤害对方,对方反击就回报他,变成互相诋毁互相伤害,本来不应该这样,假设这件事发生要忍耐要惭愧,彼此要有这样的心量,能够忍耐我就先退让跟你道歉,跟你道歉忏悔,他可能因为我的忍让道歉忏悔,心也会降伏,因为不能够忍让,就会越演变越糟,其次要有惭愧心,忍愧建立二众,二派人马展转举过失,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互相举过失之后,互相发露忏悔,不行就变成二部别居,就离散了,这样也不能够修行。文/李东明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成语名称以汤沃雪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xuě成...

以法为教 以法为教

以法为教成语名称以法为教成语拼音yǐ fǎ wéi jiào成...

1997年4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18日...

1997年4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14日...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