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第一百九十七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五百大阿罗汉等 造时间:2019-06-04 17:41:32
第一百九十七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见蕴第八中智纳息第四之二若法与彼法作所缘或时此法与彼法非所缘耶。答无时非所缘。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愚于所缘缘法执所缘缘法无实体性。显所缘缘是实有法故作斯论。此中无时非所缘者以心心所法于所缘定故。问云何心心所法于所缘定。为于处定。为于青等定。为于刹那定耶。此中有说。心

第一百九十七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见蕴第八中智纳息第四之二

若法与彼法作所缘或时此法与彼法非所缘耶。答无时非所缘。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愚于所缘缘法执所缘缘法无实体性。显所缘缘是实有法故作斯论。此中无时非所缘者以心心所法于所缘定故。问云何心心所法于所缘定。为于处定。为于青等定。为于刹那定耶。此中有说。心心所法但于处定非于青等及刹那定。所以者何。若于青等及刹那定者则无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欲令无如是过故唯于处定。问若唯于处定者彼色处中有青黄等多种色性。若于此不定者彼了青觉则了。黄等余亦如是。不可一觉有多了性无二决定故。有说。心心所法于处定。亦于青等定非于刹那定。所以者何。若于刹那定者则无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勿有斯过是故不说于刹那定。问若尔者如青色中有多种青。谓青根青茎青枝青叶青花青果。若当于此不说定者彼了根觉则了。茎等余亦如是。不可一觉有多了性无二决定故。如是说者。心心所法于三事定。问若尔者则应无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答即无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复有何过。未来世宽无容处耶。然彼本来已有住处。问心心所法如于所缘定亦于所依定耶。答于所依亦定。谓眼等五识及相应法。在未来世与所依远。现在则俱过去复远。有说。未来与所依远。现在过去与所依俱。余义广说如杂蕴智纳息。

若法与彼法作增上。或时此法与彼法非增上耶。答无时非增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愚于增上缘性执增上缘非实有者意。显增上缘体性实有故作斯论。问缘和合故诸法生灭。此缘无有不和合时。诸法云何不恒生灭。尊者世友作如是言。诸法生灭和合各异。谓余缘和合故诸法生。余缘和合故诸法灭。是故不恒生灭。复次此法生已余法随生有多刹那次第邻逼。是故无有重生功能如人堕涯隤壤所压欲起复压。彼人尔时尚不能动何况得起。诸法亦然。是故无有恒生灭过。余义广说如杂蕴智纳息。诸意触彼一切三和合触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心所则心。或有说。触则根境识。为止彼意显心所非心别有触体与心相应。又为止他疑故。谓或有疑眼触乃至身触名三和合是义可尔。彼根境识俱时生故意触亦名三和合触云何可尔。所以者何。意根过去意识现在法或三世或离世故。今欲决定显意触亦名三和合。触以互不相违共生一果名为和合非唯俱起名和合故。由此因缘故作斯论。诸意触彼一切三和合触耶。答诸意触彼一切三和合触。无触不因三和合故。有三和合触非意触。谓五识身相应触。故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意界有法界有无明界。无明触所生受。受所触故无闻愚夫便执有执无。或执有无。此中有意界者谓过去意界。有法界者谓三世法界。有无明界者谓现在无明界。无明触等者谓于无我事愚。便执有者。谓起常见。便执无者谓起断见。或执有无者谓起断常见。胁尊者言。此中意说。于自体愚名无明界。彼无间灭六识身名意界。尔时心心所法所于转者名法界。无明触等如前说。问五识相应触由现在根境识。有名三和合触是义可尔。意识相应触根在过去境或未来识在现在云何名三和合触。答和合有二种。一俱起不相离名和合。二不相违同办一事名为和合。五识相应触由二和合故名和合。意识相应触由办一事和合故名和合。所以者何。如五识根境现在所有作用如是。意识根境异世作用亦尔。是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以根境识同办一事故名和合。非以俱起不相离故名为和合。如此三法随在何时皆能展转办一事故尽名和合。有余于此作增益文。诸眼触乃至身触彼一切三和合触耶。答诸眼触乃至身触彼一切三和合触。有三和合触非眼触乃至身触。谓意识身相应触然今不作如是说者有何意耶。欲显此中但成立不极成义。眼触乃至身触名三和合触义自成立故不说之。意触名三和合触义非极成是以故。说由此如前所诵者好。诸慢彼一切自执耶。乃至广说。问此见蕴中但应分别见何故分别慢耶。答彼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有说。以相似故谓一切烦恼中无有烦恼非见自性。而似见转犹如慢者。有说。先已说一一蕴中分别一切法。若此蕴中不分别慢者。云何名一一蕴分别一切法耶。是故此中亦分别慢诸慢彼一切自执耶。答诸慢彼一切自执。以慢是自举自恃执竞法故。有自执非慢。谓诸见趣。故世尊说苾刍当知。自执有我自执有我所。此中自执有我者显示我见。自执有我所者显示我所见。复次自执有我者显示五我见。自执有我所者显示十五我所见。复次自执有我者显示我执行相。自执有我所者显示我所执行相。有作是说。自执有我者显示我爱。自执有我所者显示我所爱。有余师说。自执有我者显示我愚。自执有我所者显示我所愚。

复有说者。自执有我者显示无别异事萨迦耶见。自执有我所者显示有别异事萨迦耶见。一切烦恼中无有烦恼非慢自性而似慢转。犹如见者故说见趣自执非慢。

诸慢彼一切不寂静耶。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唯分别慢与见相似行相。未分别与一切烦恼相似行相。今欲分别故作斯论。诸慢彼一切不寂静耶。答诸慢彼一切不寂静。以慢是自举自恃执竞法故。有不寂静非慢。谓余烦恼现在前。故世尊说苾刍当知。动为魔所缚不动脱恶者。此中余烦恼者。谓见疑无明贪嗔缠垢。现在前者显不寂静相。问何故现在烦恼有不寂静相非过去未来耶。答现在烦恼于自身中障碍圣道及圣道加行。过去未来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于自身中能取果与果。过去未来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于自身中能取等流果异熟果。过未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能令自身成可诃责可厌贱可远离。过未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烧然自身损坏自身逼恼自身。过未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自害害他。或复俱害。过未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是不寂静性。有不寂静用是故说之。过去未来烦恼是不寂静性。无不寂静用是以不说。动为魔所缚等者。此中初句显不寂静者为烦恼魔所缚。后句显寂静者解脱天魔。性弊恶者唯天魔故。有余师说。此中二句皆显示烦恼魔性。以诸烦恼害善法故说名为魔。起恶业故复名恶者。若诸有情不寂静时为烦恼所缚。若能寂静修习对治则于烦恼便得解脱。诸业彼不律仪耶。答应作四句。有业非不律仪。谓身语律仪。有不律仪非业谓根不律仪。有业亦不律仪谓身语不律仪。有非业亦非不律仪谓根律仪。诸业彼律仪耶。答应作四句。有业非律仪谓身语不律仪。有律仪非业谓根律仪。有业亦律仪谓身语律仪。有非业亦非律仪谓根不律仪。问此中根律仪根不律仪以何为自性。有作是说。根律仪以念正知为自性。根不律仪以忘念不正知为自性。云何知然。经为量故。如契经说。时有天神告苾刍曰。苾刍苾刍莫生疮疣。苾刍答曰我当覆之。天复问言疮疣既大以何能覆。苾刍答言我当以念正知覆之。天则赞言善哉善哉。能如是覆是为善覆。由此故知根律仪以念正知为自性。根不律仪以忘念不正知为自性。问若然者经云何通。如契经说念及正知满足故能满足根律仪。岂以自性满足自性耶。答念及正知有因性有果性。因性者以念正知名说。果性者以律仪名说。以因满故令果圆满是故无过。有说。根律仪以不放逸为自性。根不律仪以放逸为自性。有说。根律仪以六恒住法为自性。根不律仪以依六根生诸烦恼为自性。有说。根律仪以根永断遍知诸妙行善根为自性。根不律仪以根不永断不遍知诸烦恼恶行不善根为自性。如是则以妙行恶行为根律仪根不律仪体。有说。根律仪以不成就根不永断不遍知。及成就彼对治道为自性。根不律仪以成就根不永断不遍知。及不成就彼对治道为自性。如是根律仪根不律仪俱以成就不成就为体。有说。根律仪以不染污法为自性。根不律仪以染污法为自性。如是根律仪根不律仪俱以五蕴为其体性。昔迦湿弥罗国招吉祥僧伽蓝中有兄弟二阿罗汉。俱是法师世称为难地迦子。彼说根律仪根不律仪。俱以无覆无记不相应行蕴中根律仪。根不律仪为自性。此自性成立谓体是实有。此则摄在复有所余心不相应行中。问若根律仪根不律仪。俱以无覆无记行蕴为自性者。此有何差别。答此无覆无记行蕴有随顺善品者。有随顺烦恼品者。顺善品者名根律仪。顺烦恼品者名根不律仪。

若事未得彼不成就耶乃至广说。于前所说五种十种事中。此中依自性事而作论。欲止说无成就不成就性者意。显成就不成就性是实有故。若事未得彼不成就耶。答若事未得彼不成就。谓不净观持息念念住三义观七处善。暖顶忍世第一法。见道修道无学道。如是等事若未得彼不成就。有事不成就非未得。谓得已失此谓则前不净观等。非未得而不成就。若事已得彼成就耶。答若事成就彼已得。谓则前不净观等得已不失。有事已得而不成就。谓得已失此谓则前不净观等已得而失。

除苦圣谛及法处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说。诸法摄他性不摄自性。集谛唯爱。道谛唯是八支圣道。或说法处摄一切法。或说法处唯是非色。或复说无去来二世。或说五识唯无记性。为遮此等种种僻执。及显法相相应义故而作斯论。除言有二意趣。一欲安立。二欲遮遣。此中除言为欲遮遣除苦圣谛及法处余法二界一处一蕴摄。此中苦圣谛谓一切有漏法则十五界。三界少分。十处二处少分。五蕴少分。法处谓七种法则想受行蕴无表色三无为。余法谓无漏心。是故此法二界谓意界意识界。一处谓意处。一蕴谓识蕴摄。除集圣谛及法处说亦尔。苦集义异体不异故。除灭圣谛及法处余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此中灭圣谛谓择灭无为。则法界法处少分。法处谓七种法如前说。余法谓有对色及一切心是故此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除道圣谛及法处说亦尔。此中以所摄量同故言亦尔。然道圣谛谓无漏有为法。则三界意界意识界法界。二处则意处法处。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有对色及有漏心。是故此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

除有色法及法处。余法七界一处一蕴摄。此中有色法谓四大种及所造则十界。一界少分十处一处少分一蕴法处如前说。余法谓一切心是故此法七心界一处一蕴摄。除无色法及法处。余法十界十处一蕴摄。此中无色法。谓心心所法不相应行无为则七心界。一界少分一处一处少分。四蕴除色蕴法处如前说。余法谓一切有对色是故此法十界十处一蕴摄。除有见法及法处。余法十六界十处二蕴摄。此中有见法谓眼所行则一界一处及一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无见有对色及一切心。是故此法十六界除色界法界。十处除色处法处。二蕴所摄色识。除无见法及法处。余法一界一处一蕴摄。此中无见法谓除眼所行。余一切法则十七界。十一处四蕴一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眼所行是故此法一界一处一蕴摄。除有对法及法处。余法七界一处一蕴摄。此中有对法谓除无表。余一切色则十界十处及一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一切心是故此法七心界一处一蕴摄。除无对法及法处。余法十界十处一蕴摄。此中无对法谓除有对色。余一切法则八界二处四蕴一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一切有对色是故此法十界十处一蕴摄。除有漏法及法处。余法二界一处一蕴摄。此中有漏法谓苦集谛。则十五界。三界少分十处二处少分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无漏心。是故此法二界一处一蕴摄。除无漏法及法处。余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此中无漏法谓灭道谛及二无为。则三界二处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有对色及有漏心。是故此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除有为法及法处。此除一切法而问余法是无事空论。此中有为法谓苦集道谛则十七界。一界少分十一处一处少分五蕴。法处如前说。除此更无余法可摄。是故此名无事空论。除无为法及法处。余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此中无为法谓虚空择灭非择灭则一界一处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有对色及一切心。是故此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除过去法及法处。余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此中过去法谓已生已灭诸法则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未来现在有对色及心。是故此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除未来法现在法及法处说亦尔。时别类不别故除善法及法处。余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此中善法谓能得爱果自性安隐法。则十界四处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不善无记有对色及心。是故此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除不善法及法处说亦尔。类别摄不别故。除无记法及法处。余法九界三处二蕴摄。此中无记。法谓不得爱不爱果。及非自性安隐法。即八界十界少分八处四处少分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善不善有对色及心。是故此法九界三处二蕴摄。除欲界系法及法处。余法十三界九处一蕴摄。此中欲界系法。谓欲爱所随增即四界十四界少分二处十处少分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色界系有对色及色无色界系不系心。是故此法十三界九处二蕴摄。除色界系法及法处。余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此中色界系法谓色爱所随增。则十四界十处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欲界系有对色及欲无色界系不系心。是故此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无色界系法学法无学法及法处说亦尔。此以所摄数量同故。除非学非无学法及法处。余法二界一处一蕴摄。此中非学非无学法谓一切有漏及无为法。则十五界三界少分十处二处少分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无漏心。是故此法二界一处一蕴摄。除见所断法及法处。余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此中见所断法谓忍所对治。即三界二处四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一切有对色。及修所断不断心。是故此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除修所断法及法处。余法二界一处一蕴摄。此中修所断法谓智所对治。则十五界三界少分十处二处少分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见所断不断心。是故此法二界一处一蕴摄。除不断法及法处。余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此中不断法谓一切无漏法。即三界二处五蕴少分。法处如前说。余法谓一切有对色及有漏心。是故此法十七界十一处二蕴摄。

除已生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此中已生法谓过去现在即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少分。定不生法谓过去现在法。及未来必不生法。并无为已生故得不生故无生故。决定不生此亦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少分。余法谓正生及可生法。是故此法亦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除非已生法及定不生法。此除一切法。问余法是无事空论。此中非已生法谓未来法及无为。即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少分。定不生法如前说。除此更无余法可摄。是故说为无事空论。除有色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八界二处四蕴摄。此中有色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诸心心所心不相应行。是故此法八界二处四蕴摄。除无色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一界十一处一蕴摄。此中无色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诸有色法。是故此法十一界十一处一蕴摄。除有见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七界十一处五蕴摄。此中有见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诸无见法。是故此法十七界十一处五蕴摄。除无见法及定不生法。余法一界一处一蕴摄。此中无见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诸有见色。是故此法一界一处一蕴摄。除有对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八界二处五蕴摄。此中有对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诸无对法。是故此法八界二处五蕴摄。除无对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界十处一蕴摄。此中无对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诸有对色。是故此法十界十处一蕴摄。除有漏法及定不生法。余法三界二处五蕴摄。此中有漏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诸无漏法。是故此法三界二处五蕴摄。除无漏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此中无漏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诸有漏法。是故此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除有为法及定不生法此除一切法。问余法是无事空论。此中有为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除此更无余法可摄。是故说为无事空论。除无为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此中无为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诸有为法。是故此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除过去法现在法及定不生法说亦尔。此中余法俱谓正生可生诸有为法。是故此法。皆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除未来法及定不生法此除一切法问余法是无事空论。此中未来法及定不生法具摄一切有为无为法。除此更无余法可摄是故说为无事空论。除善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此中善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诸不善无记法。是故此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除不善法及定不生法说亦尔。以于余法所摄同故。除无记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界四处五蕴摄。此中无记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善不善法。是故此法十界四处五蕴摄。除欲界系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四界十处五蕴摄。此中欲界系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色无色界系及不系法。是故此法十四界十处五蕴摄。除色界系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此中色界系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欲无色界系不系法。是故此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除无色界系法学法无学法。及定不生法说亦尔。以于余法摄数同故。除非学非无学法及定不生法。余法三界二处五蕴摄。此中非学非无学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学无学法。是故此法三界二处五蕴摄。除见所断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此中见所断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修所断不断法。是故此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除修所断法及定不生法。余法三界二处五蕴摄。此中修所断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见所断不断法。是故此法三界二处五蕴摄。除不断法及定不生法。余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此中不断法及定不生法如前说。余法谓正生可生见修所断法。是故此法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摄。

颇有一界一处一蕴摄一切法耶。答有。一界谓法界。一处谓意处。一蕴谓色蕴。如是则摄一切法尽。所以者何。一切法不出五事。谓色心心所法不相应行无为色蕴摄色。意处摄心。法处摄余。是故摄一切法。复次一切法不出十八界。于中色蕴摄十色界。意处摄七心界。法界摄法界故摄一切法。复次一切法皆入蕴界处中。此三展转相摄。谓色蕴摄十色界十色处法界法处少分。意处摄七心界。识蕴法界摄法处受想行蕴色蕴少分。是故此三摄一切法。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4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30日...

1997年4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9日...

1997年4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3日...

1997年4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5日出...

1997年5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2日...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