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三十三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一如时间:2019-06-04 16:51:14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三十三    石五  上天竺前住持沙门一如等奉 来集注  念佛十种心(出大宝积经)  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彼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也(梵语弥勒华言慈氏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一无损害心】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三十三    石五

上天竺前住持沙门一如等奉 来集注

念佛十种心(出大宝积经)

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彼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也(梵语弥勒华言慈氏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一无损害心】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是名无损害心。

【二无逼恼心】念佛之人身心安静于诸众生常起大悲之心深加愍伤令得脱苦是名无逼恼心。

【三乐守护心】念佛之人于佛所说正法当须不惜身命守护爱惜是名乐守护心。

【四无执着心】念佛之人常以智慧观察于一切法不生执着是名无执着心。

【五起净意心】念佛之人能离世间杂染之法复于利养等事常生知足之心是名起净意心。

【六无忘失心】念佛之人求生净土成佛种智于一切时念念不舍是名无忘失心。

【七无下劣心】念佛之人常行平等之心于诸众生尊重恭敬不生轻慢是名无下劣心。

【八生决定心】念佛之人不着世间言论于无上菩提之道深生正信毕竟不惑是名生决定心(梵语菩提华言道)。

【九无杂染心】念佛之人修习功行种诸善根心常远离一切烦恼杂染是名无杂染心。

【十起随念心】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中常念彼佛是名起随念心。

十种方便(出晋译华严经)

【一布施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心无悭吝于身命财悉皆喜舍但欲利益众生不求人之恩报是为布施方便也。

【二持戒方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禁戒行头陀行威仪具足不轻他人于诸尘境心无染着是为持戒方便也(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三忍辱方便】谓修菩萨行者远离颠倒瞋恚而无彼我之想于诸众生设有横逆侵加于己悉能忍受心无所动是为忍辱方便也。

【四精进方便】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即当扞劳忍苦勇猛无怠其所得法念念思惟不令忘失是为精进方便也(梵行即净行也)。

【五禅定方便】谓修菩萨行者远离一切五欲及诸烦恼而于禅定解脱等法??意修习求证佛果是为禅定方便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六智慧方便】谓修菩萨行者远离愚痴烦恼长养一切功德欢喜爱乐心无厌足开发慧解成就菩提是为智慧方便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七大慈方便】谓修菩萨行者运平等大慈之心利乐一切众生虽历尘劫而不疲厌是为大慈方便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八大悲方便】谓修菩萨行者虽了知诸法元无自性而能以平等大悲之心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虽历尘劫而不疲厌是为大悲方便也。

【九觉悟方便】谓修菩萨行者以无碍智慧开示一切众生令其了悟本有觉性无所疑惑是为觉悟方便也。

【十转不退法轮方便】谓修菩萨行者转无上法轮化导一切众生令其依教修学增长菩提行位不退是为转不退法轮方便也。

十行仙(出楞严经)

【一地行仙】谓其服食药饵能驻一期之寿而不能轻举故名地行仙(一期者从生至死也)。

【二飞行仙】谓其餐食黄精松柏之类久而身轻故名飞行仙(黄精药名松柏者谓松柏之叶也)。

【三游行仙】谓其久服还[舟-(白-日)]化形易骨游戏人间故名游行仙(还[舟-(白-日)]者谓神仙九还之[舟-(白-日)]也)。

【四空行仙】谓其乘阴阳动静调气固精腾身履空故名空行仙。

【五天行仙】谓其能鼓天池咽津液不交世欲故名天行仙(天池即口也)。

【六通行仙】谓其吞吸日月精华作意存变以延身命岁久功成遂有异见通世物情故名通行仙。

【七道行仙】谓其能以咒术持身术力成就故名道行仙。

【八照行仙】谓其能系念一境澄凝精思积久功成照用显发故名照行仙。

【九精行仙】谓其内以坎男离女为四配外即扶阴助阳摄卫精气故名精行仙。

【十绝行仙】谓其存想世间有为功用运想化理超绝世间故名绝行仙。

十魔(出华严经随?演义钞)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谓能夺众生智慧之命又翻作障能于修道之人而作障难故也。

【一蕴魔】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为魔也盖贪着五蕴之法起惑造业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蕴魔。

【二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烦恼魔(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业魔】谓一切恶业为魔也盖杀盗淫妄诸罪??业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业魔。

【四心魔】谓一切我慢之心为魔也盖心怀贡高常生憍慢障蔽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心魔。

【五死魔】谓人寿??命终为魔也盖业报已毕舍离现生之处障蔽修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死魔。

【六天魔】谓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为魔也盖此天为欲界之主见人修道以为失我眷属空我宫殿即兴魔事恼乱行者令人障蔽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天魔。

【七善根魔】谓着所修一切善法为魔也盖修行之人或得一善即生取着之心更不加修由是障蔽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善根磨。

【八三昧魔】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着于所得禅定为魔也盖修禅之人得一三昧久味耽着不求升进障蔽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三昧魔。

【九善知识魔】谓悭吝于法而为魔也盖于一切诸法起执着心不能开导于他障蔽正道令人遂失智慧之命是名善知识魔。

【十菩提法智魔】梵语菩提华言道谓着一切法而为魔也盖修行之人于菩提之法起智执着坚守不舍障蔽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菩提法智魔。

十种鬼(出楞严经)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二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壬+(工/山)]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三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许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人者也。

【四蛊毒鬼】谓此鬼宿因多怨结怨在心怀恶不舍故受此报假托毒类以成其质即蛇虺等毒虫能蛊于人者也。

【五疠鬼】谓此鬼宿因多瞋心常忿恚故受此报遇人年灾命衰者便入其身兴诸苦恼如疠疫传尸骨蒸之类也。

【六饿鬼】谓此鬼宿因多慢内无实德空腹高心陵人傲物故受此报寓气为质不逢饮食常困饥虚是名饿鬼。

【七魇鬼】谓此鬼宿因多诳常怀异谋诈现有德欺罔于人故受此报凭虚托暗迷惑昏睡之人是名魇鬼。

【八魍魉鬼】谓此鬼宿因邪见妄生执着自谓明悟故受此报寓山川以托其形为木石之怪是名魍魉鬼。

【九役使鬼】谓此鬼宿因多枉劳心役思常行不正挠害无辜故受此报寓明显境托以成形而为担沙负石走使之类是名役使鬼。

【十传送鬼】谓此鬼宿因争讼藏覆己罪为人所讼故受此报托附于人传送吉凶福祸之言是名传送鬼。

十缠(出翻译名义)

缠者缚也谓一切众生被此十法缠缚不能出离生死之苦证得涅盘之乐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一无惭】惭即惭天谓人于屏处作诸过恶不自惭耻也。

【二无愧】愧即愧人谓于人所见处为诸过非不知羞愧也。

【三嫉】嫉者妒也谓见他人荣富心生妒忌也。

【四悭】悭者吝也谓人于世间赀财及出世间法财不肯惠施也。

【五悔】悔者恨也谓所作之过蒂(音蔡)芥胸臆不能自安也(蒂芥者谓刺粳也)。

【六睡眠】睡眠者谓人昏懵不惺常乐睡眠无所省察也。

【七掉举】掉举者摇动也谓心念动摇不能摄伏于诸禅观无由成就也。

【八昏沉】昏沉者昏钝沉坠也谓神识昏钝懵然无知不加精进之功遂致沉坠苦海也。

【九嗔忿】嗔忿者恚怒也谓人于违情之境不顺己意便发恚怒而忘失正念也。

【十覆】覆者藏也谓隐藏所作过恶惟恐人知不能悔过而迁善也。

十使(出法界次第)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贪等十使皆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使】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于一切物及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为贪使。

【二嗔使】忿怒之心名为嗔谓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是为嗔使。

【三痴使】迷惑之心名为痴谓于一切事理无所明了妄生邪见起诸邪行是为痴使。

【四慢使】自恃轻他之心名为慢谓由恃己种姓富贵才能轻蔑于他是为慢使。

【五疑使】迷心乖理名为疑谓若修戒定等法不别真伪暗钝无明犹豫无决是为疑使。

【六身见使】谓于名色阴入界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是为身见使(阴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入故名十二入也界即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也)。

【七边见使】谓于断常中执断非常执常非断但执一边是为边见使(断常者谓外道妄计此身死已不生故名断见复计此身死已后当再生故名常见)。

【八邪见使】谓邪心取理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一阐提行是为邪见使(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九见取使】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计涅盘心生取着及行道之时虽入种种观门而真明米发谬计所得为真为胜心生取着是为见取使(真胜法者谓佛之正法为真为胜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真明未发者谓本性之明未显发也)。

【十戒取使】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如外道妄持鸡狗等邪戒执为正戒是为戒取使(鸡狗戒者谓外道妄计前世从鸡狗中来即独立啖秽而行苦行也)。

十恶(出法界次第)

恶即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惑情于身口意动与理垂成此十恶也。

【一杀生】杀生者谓自杀亦教人杀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也。

【二偷盗】偷盗者谓窃取他人一切财物也。

【三邪[淫-壬+(工/山)]】邪[淫-壬+(工/山)]者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也。

【四妄语】妄语者谓好造虚言诳惑他人也。

【五两舌】两舌者谓向此说是向彼说非或向彼说此向此说彼而使彼此乖诤也。

【六恶口】恶口者谓言语粗犷毁辱他人令其受恼也。

【七绮语】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

【八贪欲】贪欲者谓于顺情之境贪着乐欲心无厌足也。

【九瞋恚】瞋恚者谓于违情之境不顺己意心生忿怒也。

【十邪见】邪见者谓拨无因果行邪见道心无正信也(拨者绝也)。

十习因(出楞严经)

【一[淫-壬+(工/山)]习因】习即数习之义[淫-壬+(工/山)]习因者谓[淫-壬+(工/山)]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于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也(八热者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也)。

【二贪习因】贪习因者谓贪习之心往来计算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则感于水积风为寒结水为冰故有寒冰地狱之报也(吸入息也)。

【三慢习因】慢习因者谓慢习交陵发于相恃憍纵驰骋流逸不止积致恶毒故有血河毒海灌吞之报也。

【四嗔习因】嗔习因者谓嗔习交冲发于相忤故心热发火铸气为金此业所感故有宫割斩斫等报也(铸气为金者谓热恼不息气忿成坚也宫即五刑中之宫刑也)。

【五诈习因】诈习因者谓诈习交诱发于相调诈伪之心引起不住此业所感故有杻械鞭杖等报也(调者戏也弄也)。

【六诳习因】诳习因者谓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其心飞扬如风鼓尘使人无见故有腾掷飞坠漂沦等报也。

【七冤习因】冤习因者谓冤习交嫌发于衘恨如阴毒人心怀毒恶此业所感故有投掷击射等报也。

【八见习因】见习因者谓见习交明邪悟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其事发于违拒故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音菊)等报也。

【九枉习因】枉习因者谓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谗贼人逼枉良善此业发现故感拘押按??迫蹙其体沥漉其血等报也。

【十讼习因】讼习因者谓诤讼交喧其事发于隐覆如鉴照烛不能隐藏故有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等报也。

十种见(出瑜伽师地论)

【一萨迦耶见】梵语萨迦耶华言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是名萨迦耶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我者谓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也我所者即五蕴色身等也)。

【二边执见】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增长是名边执见(执断执常者谓外道自计我身死已不生名为断见又计我身死已再生名常见也)。

【三邪见】谓外道之人不了四谛因果之法邪心推度谓无此理因断灭出世善根是名邪见(四谛因果者苦谛集谛世间因果也灭谛道谛出世间因果也)。

【四见取】谓外道之人于六十二见一一别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坚固取执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虚妄自谓由此见故能得清净解脱而得出离是名见取(六十二见谓外道人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中每一阴各起四种见则成二十见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通而论之则成六十见以断常也见而为根本总成六十二见也)。

【五戒禁取】谓外道之人于所受持若戒若禁妄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虚妄自谓由此戒禁能得出离是名戒禁取。

【六贪见】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顺情之境耽染取着而起诸见是名贪见。

【七恚见】谓于一切违情之境以忿怒心损他有情及于他所爱起不饶益于他所不爱而作饶益是名恚见。

【八慢见】谓心生憍慢计己为胜视他为劣是名慢见。

【九无明见】谓于真实理地无所明了执着邪见是名无明见。

【十疑见】谓于诸谛之理心怀犹豫无决定见是名疑见(诸谛理者谓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也)。

十恶果报(出华严经)

谓众生前世造十恶业感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报受是苦尽若生人中余业未尽每一恶中复受二种果报故名十恶果报也。

【一杀生果报】谓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是名杀生果报。

【二偷盗果报】谓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是名偷盗果报。

【三邪[淫-壬+(工/山)]果报】谓邪[淫-壬+(工/山)]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是名邪[淫-壬+(工/山)]果报。

【四妄语果报】谓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是名妄语果报。

【五两舌果报】谓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是名两舌果报。

【六恶口果报】谓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是名恶口果报。

【七绮语果报】谓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信二者语不明了是名绮语果报。

【八贪欲果报】谓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是名贪欲果报。

【九嗔恚果报】谓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常被于他之所恼害是名嗔恚果报。

【十邪见果报】谓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謟曲是名邪见果报。

十不增长业(出瑜伽师地论)

【一梦所作业】梦所作者谓梦中所为非意思所起亦非身口所作是为不增长业也。

【二无知所作业】无知所作者谓无所知觉之人所作之业皆非意思所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三无故思所作业】无故思所作者谓身口所作之业非故意所思而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四不利不数所作业】不利不数所作者谓不以利养而作亦不数数而作是为不增长业也。

【五狂乱所作业】狂乱所作者谓痴狂昏乱之人于身口所作本非故意亦非知觉是为不增长业也。

【六失念所作业】失念所作者谓人既失正念即同迷痴凡所作业不由意地而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七非乐欲所作业】非乐欲所作者谓凡所作业必从乐欲心起若其所作既非乐欲是为不增长业也。

【八自性无记业】自性无记者谓无记性所作非善因缘亦非不善因缘是为不增长业也(无记性者谓不善不恶之性也)。

【九悔所损业】悔所损者谓先所作业既生惭愧悔过迁善其业即损是为不增长业也。

【十对治所损业】对治所损者谓所作业方便对治如嗔心起时即以慈悲治之其业损减是为不增长业也。

十种说三世(出华严经)

十种说三世者谓三世各三乃分九别会别归总摄在一念故以一融九虽九而常一虽一而常九一九无碍十世圆融经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是名十种说三世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过去世说过去世】谓过去世中说过去世之事也。

【二过去世说未来世】谓过去世中说未来世之事也。

【三过去世说现在世】谓过去世中说现在世之事也。

【四未来世说过去世】谓未来世中说过去世之事也。

【五未来世说现在世】谓未来世中说现在世之事也。

【六未来世说无尽】谓未来世中说未来世未来之后复有未来无穷??之事也。

【七现在世说过去世】谓现在世中说过去世之事也。

【八现在世说未来世】谓现在世中说未来世之事也。

【九现在世说平等】谓现在世中说现在世之事也以现在为平等者例过去未来之现在前后均齐也。

【十现在世说三世即一念】谓世由积念而成故三世各三而成九世摄九世归三世摄三世即一念故合论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也。

粥有十利(出摩诃僧只律)

律云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毋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调和以奉世尊由是佛听比丘从今日后许食粥有十种利时世尊即说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欲生人天常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梵语难陀华言善欢喜)。

【一资色】谓资益身躯颜容丰盛故云资色。

【二增力】谓补益尪羸增长气力故云增力。

【三益寿】谓补养元气寿算增益故云益寿。

【四安乐】谓清净柔软食则安乐故云安乐。

【五辩说】谓滋润喉吻论议无碍故云辩说。

【六除风】谓调和通利风气消除故云风除。

【七消宿食】谓温暖脾胃宿食消化故云消宿食。

【八辞清】谓气无凝滞辞辩清扬故云辞清。

【九除饥】谓适充口腹饥馁顿除故云除饥。

【十消渴】谓喉吻沾润渴想随消故云消渴。

饮酒十过(出四分律藏)

【一颜色恶】谓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此变常无有善相也。

【二下劣】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

【三眼视不明】谓恣饮狂痴瞻视昏瞀而色境莫辨也(瞀音务目不明也)。

【四现嗔恚相】谓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肆忿怒也。

【五坏田业资生】谓恣饮放逸破费产业资财散失也。

【六致疾病】谓饮酒过度身体失调以致疾病也。

【七益斗讼】谓醉酒发狠与人争竞不惜身命而斗讼益增也。

【八恶名流布】谓耽饮纵恣弃舍善法而丑名恶声远近流布也。

【九智慧减少】谓饮酒昏迷狂騃(语骇切)愚痴而智慧减少也。

【十命终堕恶道】谓朋狎饮酒善行不修恶业日增命终之后而堕恶道也。

食肉十过(出法苑珠林)

【一众生是己亲】谓一切众生轮回五道互相生育递为眷属以是因缘今所食肉无非亲者故云众生是己亲(五道者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见生惊怖】谓一切众生护身惜命与人无别若见食肉之人惊怖远离故云见生惊怖。

【三坏他信心】谓世间行善之人见沙门食肉者即生毁谤而言佛法中无有真实沙门修梵行者故云坏他信心(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行即净行也)。

【四行人不应食】谓菩萨为求出离生死当修慈悲之行少欲知足若其食肉则不能出离故云行人不应食。

【五罗刹习气】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习气者先世余习气分也谓沙门宿世曾作罗刹眷属今虽出家在佛法中由昔余习见食肉者欢喜亲近故云罗刹习气。

【六学术不成】谓学道之人若好食肉则污染梵行于如来无上圣道出世解脱不得成就故云学术不成。

【七生命同己】谓学道之人应起慈心谛观一切众生惜命畏死与己无别须当护惜故云生命同己。

【八天圣远离】谓食肉之人诸天圣人悉皆厌恶远离而不亲近故云天圣远离。

【九不净所出】谓一切畜生宿因不净之业以成不净之身其所食啖又多不净学道之人欲修梵行而食彼肉则亦不净故云不净所出。

【十死堕恶道】谓食肉之人必多害物命恶业日积是以命终之后应生恶道故云死堕恶道(恶道即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也)。

十大数(出华严经)

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只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只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三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义为一俱胝等也三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俱胝俱胝为一阿??多等也此之数法唯佛能了故佛自说算数之法无穷无尽以算诸佛清净功德及菩萨所入诸行愿海乃至世间一切无尽法也(梵语洛叉华言十万梵语俱胝华言百亿梵语阿??多亦云那由他华言万亿)。

【一阿僧只】梵语阿僧只华言无数谓从一百洛义为一俱胝乃至至至为一阿僧只也(至至者数也)。

【二无量】谓从阿僧只阿僧只为一阿僧只转阿僧只转阿僧只转为一无量也。

【三无边】谓从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也。

【四无等】谓从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也。

【五不可数】谓从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也。

【六不可称】谓从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也。

【七不可思】谓从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也。

【八不可量】谓从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也。

【九不可说】谓从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也。

【十不可说不可说】谓从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也。

佛十一持(出华严经并华严经?)

【一佛持】谓如来色相之身住持世间能令众生佛种不断是名佛持。

【二法持】谓如来法性之法住持世间能令众生法种不断是名法持。

【三僧持】谓如来应化菩萨圣僧住持世间能令众生僧种不断是名僧持(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四业持】谓如来见诸众生造作恶业故现威猛势力逼今修善如无厌足王假现恶业之行化诸众生是名业持(无厌足王者即华严经五十三参中第十七善知识也善财见王现威猛势将诸罪人或断手足或以汤煮火焚作诸恶业调伏众生是也)。

【五烦恼持】谓如来见诸众生行于邪行贪着烦恼故随彼类示行贪欲如婆须蜜多女假行欲事令他入于三昧而断烦恼是名烦恼持(婆须蜜多女即华严经五十三参中第二十五善知识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六时持】谓如来最初发心之时菩提大愿而为其体时时润泽无有间断是名时持(梵语菩提华言道)。

【七愿持】谓如来往昔因中发大誓愿修诸功德持令不失是名愿持。

【八供养持】谓如来往昔修行之时以诸供具持奉十方如来而为供养是名供养持。

【九行持】谓如来往昔勤修一切殊胜妙行无量无边恒不厌足是名行持。

【十劫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如来于无量劫中具修梵行功德而证道果住持经劫化诸众生是名劫持。

【十一智持】谓如来行满功圆证得一切种智复以智慧辩才说种种法调伏众生不令退失是名智持(一切种智者谓知一切道知一切种即佛智也)。

月有十一事喻如来(出大涅盘经)

【一能破暗】谓月盛满之时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明朗犹如来种种说法能破一切众生无明大闇也。

【二令见道非道】谓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是路非路令诸众生悉皆明见犹如来说法开示正道邪道人悉分别而知其可行不可行也。

【三令见道邪正】谓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路之邪正险夷令诸众生皆悉明见犹如来开示生死邪险之途令趋涅盘平正之道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四除郁蒸得清凉】谓月盛满之时虽遇炎暑郁结蒸热其或对之自觉清凉之气袭人犹如来说法令人悉能远离贪欲瞋恚愚痴生死之苦而获涅盘清凉之乐也。

【五破坏萤火高心】谓月盛满之时一切山河大地无不普照而萤火之光悉皆不现犹如来出世正法昭着一切外道邪见光明悉皆破坏也。

【六息盗贼想】谓月盛满之时一切幽暗无不朗耀盗贼窃取之想自然屏息犹如来说法令诸众生破无明暗一切烦恼皆不复生也。

【七除畏恶兽心】谓月盛满之时一切幽暗无不照烛令诸旷野夜行之人恶兽出没悉能明见而无怖畏之心犹如来说法开示众生正见烦恼盖障悉皆除灭也。

【八开敷优钵罗华】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谓月盛满之时其光照故华乃开敷犹如来说法开示明了一切众生所有心花悉皆敷荣也。

【九合莲华】谓月盛满之时其光照故莲华开而复合犹如来说法开示明了众生五欲覆盖之心不令发起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十发行人进路心】谓月盛满之时一切道路邪正夷险悉皆明白行者之心欢喜前进犹如来说法开示明了令诸众生勇猛进修趣向大涅盘之道也。

【十一令众生受乐】谓月盛满之时令人赏玩生娱乐心犹如来说法开示明了令诸众生修习禅定破诸烦恼而得解脱之乐也。

师子吼喻十一事(出涅盘经)

如来说法每以师子吼为喻者盖表如来于大众中无畏而说有此十一事也。

【一破坏诈师子】谓如来无畏宣说正法则彼邪魔外道之说自然摧破犹真师子王震吼则彼诈作师子者自失声矣。

【二试自身力】谓如来无畏说法以示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有能坏亦无能胜犹师子震吼亦欲试其自身之力也。

【三令住净处】谓如来无畏说法专为开示一切众生令知诸佛所行清净境界犹师子震吼而自振其尾令所住之处除去尘垢而得清净也。

【四令诸子知处所】谓如来无畏说法专为开示一切邪见众生反邪向正有所归依犹师子震吼亦令诸子知其所住之处也。

【五令群辈无怖】谓如来无畏说法为令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而无怖畏犹师子震吼亦令群辈无怖心也。

【六眠者得觉悟】谓如来无畏说法为令一切众生为无明迷惑之所覆障者悉皆开晓犹师子震吼令群辈睡眠皆得觉悟也。

【七令诸兽不放逸】谓如来无畏说法为令一切众生守护身语心不放逸若有行恶法者悉知惭愧而生悔心犹师子震吼令一切诸兽皆不放逸也。

【八令诸兽依附】谓如来以无畏力宣说正法为欲开示一切邪见众生悉令正信不为外道所惑犹师子震吼能令诸兽离彼窟穴悉来依附也。

【九调大香象】谓如来无畏说法亦为破坏富兰那等憍慢之心令其调伏而生正信犹师子震吼调伏大香象也(梵语富兰那无翻外道名)。

【十教告子息】谓如来无畏说法为令声闻缘觉自耻小乘之证而向墓大乘之道犹师子震吼教告子息令其跳跃增进勇猛也。

【十一庄严眷属】谓如来无畏说法教诸菩萨发广大心圆满十力亦令四部离诸邪见不生怖畏犹师子震吼而自庄严其眷属也(十力者一是处非处智力二过现未来业报智力三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诸根胜劣智力五种种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七一切至处道智力八天眼无碍智力九宿命无碍智力十永断习气智力也四部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十一智(出大般若经)

【一世俗智】谓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谓但有其名而无其理也(有漏者谓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法智】谓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下苦法等无漏之智能断欲界见惑烦恼故名法智(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

【三类智】谓色界无色界四谛以欲界四谛比类而观从是断上二界见惑发苦类等无漏之智故名类智。

【四苦智】苦即逼迫之义谓观五阴等法以无常苦空无我得无漏智故名苦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无常者谓五阴之身终归坏灭也苦谓此身受生死逼迫等苦也空者谓此身由四大假合而成毕竟不有也无我者谓四大分离何者是我也)。

【五集智】集招集之义谓观见思烦恼之因而能招集生死之果得无漏智故名集智(见思者见即见惑也思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也)。

【六灭智】灭即断灭之义谓断灭见思烦恼得无漏智故名灭智。

【七道智】道即能通之义谓戒定慧之道能通至涅盘依此而修得无漏智故名道智(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八他心智】谓知欲界色界现在心心所法及知无漏心心所法故名他心智(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等也)。

【九尽智】谓我见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已如是念时得无漏智故名尽智。

【十无生智】谓我见苦已不复更见我断集已不复更断我证灭已不复更证我修道已不复更修如是念时得无漏智故名无生智。

【十一如实智】谓于一切法如实正知无有挂碍是佛之智故名如实智。

十一善(出成唯识论)

【一信】信者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也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深信力故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是名为信(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二惭】惭即惭天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昔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也。

【三愧】愧即愧人谓心常知愧不为暴恶悔昔过非则能对治无愧息诸恶业也。

【四无贪】谓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厌离无所染着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五无瞋】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心常忍辱不起忿怒也。

【六无痴】谓于一切理事等法明解决了无所迷惑也。

【七勤】谓于一切善法精进修习不生懈怠圆满善业也。

【八安】安即轻安谓远离粗重恼乱及除障定之法调畅身心转安适也(粗重恼乱即贪瞋痴等是也障定法即散乱是也)。

【九不放逸】谓精进三业于所断之惑所修之善加功勇猛速令成满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而无放逸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世间出世间善法者天人所修五戒十善名为世间声闻等所修戒定慧之法名出世间也)。

【十行舍】谓精进三业令心平等寂静而住一切掉举昏沉等障悉皆舍离也(掉者动也)。

【十一不害】谓于一切有情众生无所损恼不加瞋恚常运慈悲之心?其危苦与其安乐也。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出华严经随?演义钞)

宗即??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摄也。

【一数论师计??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谛生者百论云从??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谓神我常觉明了常住不坏摄受诸法是故执神我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也(二十五谛者??初自性谛即??谛也智大谛即觉也我心谛五唯谛即色声香味触也五大谛即地水火风空也五知根谛即眼耳鼻舌身也五作业根谛即口手足大便小便也心平等根谛神我谛神我即识神也)。

【二卫世师计六句生】梵语卫世华言无胜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时人以其昼避声色匿迹山薮夜绝视听方行乞食有似鸺鹠鸟故名鸺鹠仙人及获五通遂说论十万偈谓证菩提便欣入灭六句生者一者实谓诸法体实为德业所依二者德即道德也三者业即作用也四者大有谓实德业同一有也五者同异谓如地望地是同望水即异水火风等亦然六者和合谓诸法和合如鸟飞空匆至树枝住而不去法亦如是由和合故令有住也(五通者足不履地知人心命回眼千里呼名即至石壁无碍也)。

【三涂灰计自在天生万物】涂灰即外道名谓此外道计欲界第六自在天能生万物。

【四围陀论师计那罗延天生四姓】梵语围陀华言智论梵语那罗延华言勾锁力士谓其骨节钩锁而有力也那罗延天能生四姓谓口生婆罗门两臂生刹利两?生毗舍两脚生首陀(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刹利梵语具云刹帝利华言曰主即王种也梵语毗舍华言啇贾梵语首陀华言农人)。

【五安茶论师计本际生】梵语安茶(无翻)本际者即过去世之初际也谓此外道计世间最初有大水时有大安茶出生形如鸡卵后为两假上为天下为地中生一梵天复能出生一切有命无命之物故计梵天是生万物之主也。

【六时散外道计物从时生】谓此外道自见草木等物有时生花有时生果时有作用或舒或卷令彼枝条随时荣枯时虽微细不可见以此花实等则知有时也。

【七方论师计方生人人生天地】方即四方谓此外道计四方能生人人能生天地灭后还入于方也。

【八路伽耶计色心法皆极微作】梵语路伽耶华言顺世谓此外道计色心等法皆从四大极微能生粗色虽是极微其体实有以世间粗物无常极微之因不坏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九口力论师计虚空为万物因】谓此外道计从空生风从风生火从火生暖暖生水水生冻坚作地地生五谷五谷生命命没还归虚空也(五谷者禾麻黍菽麦也)。

【十宿作论师计苦乐随业】谓此外道计一切众生受苦乐报皆随宿世本业所作若有持戒精进受身心苦能坏本业本业既尽众苦亦灭众苦灭故即得涅盘是故计宿世所作为一切因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十一无因论师计自然生】谓此外道计一切万物无因无缘皆自然生皆自然灭也。

十一色(出大乘广五蕴论)

色以质碍为义谓眼耳鼻舌身无表六种即内色也色声香味触五种即外色也凡有十一种之别焉。

【一眼】谓眼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二耳】谓耳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三鼻】谓鼻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四舌】谓舌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五身】谓身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六色】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

【七声】谓丝竹环佩等声以其实可听闻故名色也。

【八香】谓栴檀沉水及饮食等香以其实可嗅闻故名色也。

【九味】谓甘淡咸苦等味以其实可尝知故名色也。

【十触】谓妙衣上服柔软细滑等触以其实有触对故名色也。

【十一无表】无表者谓不可显示之色也如四禅天定中色眼中一分净色皆不可见不可显示又如意识缘想过去种种境界虽无表对想境实见故名无表色也(四禅天者即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一分净色即眼识也)。

十一声(出华严经随?演义钞)

【一执受大种声】执即执持受即领受谓人于内四大种而有所执受也而言声者如手相击及语言等声皆由内四大种而出故名执受大种声(四大种者谓人身中地水火风也)。

【二不执受大种声】谓人于外四大种无所执受而言声者如风林驶水等声皆由外四大而出故名不执受大种声(外四大种者谓世间地水火风也)。

【三执受不执受大种声】谓如以手击鼓等声手属执受大种鼓属不执受大种故名执受不执受大种声。

【四世所共成声】谓世俗之人或因谈说或因问答而成于声故名世所共成声。

【五成所引声】谓诸圣人所说法音皆为引导众生出离生死而成于声故名成所引声。

【六可意声】谓欢乐之声可适其意故名可意声。

【七不可意声】谓愁苦之声违逆情意故名不可意声。

【八俱相违声】谓不苦不乐之声亦不适意亦不违情与前可意不可意声相反故名俱相违声。

【九遍计所执声】谓外道于一切法遍计有无及常无常等执着所说而成于声故名遍计所执声。

【十圣言声】圣即正也谓见即言见不见言不见闻即言闻不闻言不闻等此因正直而成于声故言圣言声。

【十一非圣言声】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等此因非正直而成于声故名非圣言声。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出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来世于佛菩提得正觉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为庄严我身既尔令一切众生如我无异(梵语菩提华言道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八十种好者一指爪狭长二手足指圆三手足各等无差四手足圆满五筋脉盘结六两踝深隐七行步正直八行步威容齐整九行步安平十行步有仪十一回身顾视十二支节殊胜十三骨节交结十四膝轮圆满十五隐处妙好十六身支润滑十七身吞敦肃十八身支坚固十九身支安定二十身相端严二十一身有圆光二十二腹形方正二十三脐深右旋二十四脐厚妙相二十五肌肤丐净二十六手掌充满二十七手文深长二十八唇色红润二十九面门圆满三十舌相长广三十一发声威震三十二音韵羙妙三十三鼻高修直三十四诸齿方整三十五诸牙明洁三十六目广清净三十七眼相修广三十八眼睫齐整三十九双眉修长四十双眉绮廉四十一双眉高朗四十二耳厚修长四十三两耳相好四十四容仪端丽四十五额广圆满四十六身分殊胜四十七首发修长四十八背发香洁四十九首发齐整五十首发坚固五十一首发光滑五十二身分坚实五十三身体庄严五十四诸窍清净五十五身力充美五十六身相严好五十七面轮修广五十八颜貌舒泰五十九面颜光泽六十身支严净六十一毛孔出香六十二面门出香六十三首相妙好六十四身毛纤柔六十五法音圆辩六十六顶相高妙六十七指网分明六十八行不履地六十九神力自持七十威德远震七十一音声和雅七十二观机说法七十三一音演说七十四次第说法七十五等观有情七十六先观后作七十七相好具足七十八顶骨坚实七十九颜容奇妙八十胸臆妙好)。

【二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清净无复瑕垢光明广大威德炽然身善安住??网庄严过于日月若有众生昏闇及夜莫知方所以我光故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三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边无限智慧方便令无量众生受用无尽莫令一人有所乏少。

【四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诸有众生行异道者一切安立菩提道中行声闻辟支佛道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五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我法中修行梵行此诸众生无量无边一切皆得不缺减戒具三聚戒无有破戒起恶道者(三聚戒者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

【六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聋盲跛躄身挛背伛白癞癫狂若复有余种种身病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诸根具足身分成满。

【七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诸患逼切无护无依无有住处远离一切资生医药又无亲属贫穷可愍此人若得闻我名号众患悉除无诸痛恼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八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诸恶之所逼恼猒离女身愿舍女形闻我名已转女人身成丈夫相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九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一切众生解脱魔网若堕种种异见稠林悉当安立置于正见次第示以菩萨行门。

【十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种种王法系缚鞭挞牢狱应死无量灾难悲忧煎迫身心受苦此等众生以我福力皆得解脱一切苦恼。

【十一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饥火烧身为求食故作诸恶业我于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

【十二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贫无衣服寒热蚊?日夜逼恼我当施彼随用衣服种种杂色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妓随诸众生所须之具皆令满足。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水投石 以水投石

以水投石成语名称以水投石成语拼音yǐ shuǐ tóu shí成...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成语名称以水济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ǐ shuǐ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