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社会化还是世俗化 是谁捆绑了寺庙李向平 编者按: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宗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国佛教当代发展的研究,对中国佛教的未来...
信仰如无法律 精神必定走私李向平 无论正当性信仰,抑或是补偿性信仰,它们之间在很大的程度上无法直接构成供需关系。惟有当这些供需关系被纳入法律关系之后,中国信仰才会成为法律...
信仰转形:从大师型到仪式化——永明延寿的禅净合一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上海大学 宗教与和平研究中心李 向 平 永明延寿禅教融通、禅净一致的思想及其主持编撰的《宗镜录》,对于禅...
摘要:继2007年四川新都宝光寺以99万元拍卖烧头炷香,把拍卖所得款捐给了贫困生之后,如今各大寺院纷纷效仿。即以佛教慈善拍卖的方法,服务于社会慈善事业。其中,除了烧头香外,...
功德与慈善之辩——关于佛教慈善义卖现象的讨论李向平 继2007年四川新都宝光寺以99万元拍卖头炷香,把拍卖所得款捐给了贫困学生之后,如今各大寺院纷纷效仿。他们以佛教慈善拍卖的方...
宗教信仰不等于科学——从佛法与科学的关系谈起李向平 上世纪初,有科学家如王小徐等特别关注佛法与科学的关系。与科学结合,成为当时佛教复兴思潮中的一大波澜。近年来,又有科学家...
如何构建“佛教社会”?庙要像庙 僧要像僧李向平 编者按: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宗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国佛教当代发展的研究,对中国佛教的未...
某此宗教研讨会上,一位教授曾经认为,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吕后、武则天等伟大的女性,可谓中国传统非常尊重女性,中国社会历来就很尊重女性。此言一出,语惊四座,但令人失语。 ...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佛教和其他社会阶层一样,大受其益。中国当代的寺院经济,就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得以逐步发展起来,已经逐步建构为一种具有合法性的宗教经济形...
当代中国宗教格局的关系建构——以佛教基督教的交往关系为例李向平 在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华北、华南、华东几个主要区域,就宗教影响而言,在五大宗教里面,要数佛教和基督教最大,而...
法脉——教派:法相唯识宗之中国命运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 内容提要:法相唯识宗作为中国佛教哲学的一大宗派,曾在南北朝时期初传入华,接着由唐玄奘自印度再次传入...
现代中日佛教文化关系略述李向平 公元六世纪初,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佛教遂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之一。从此,佛教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明清时期,中国佛教呈现衰...
生态佛学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李向平 一.被问题激活的佛教生态伦理 当今的社会,资源与环境问题,恐怕是最致命的问题了。 迄今为止,相关的论着和文字,已可用汗牛充栋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