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不喜又不忧若了知无我,有如是人者,闻有法不喜,无法亦不忧。 ——《大智度论卷二十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个人如果彻底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听到说&ldquo...
-
皈依三宝之意义一、何谓三宝 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稀有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非常稀有难得,所以称之为宝...
-
第四篇 止观双修壹 止观的定义 定慧二学在佛法上往往相应不离,《北本大般涅槃经》说:惟有定慧等持,才能得无相涅槃。在修习的方便上,佛教常以“止观”来代替“定慧&r...
-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荒莽而博大,辽阔而粗犷。九曲黄河灯会就是诞生在高原厚土上的富有特色的民俗之花。...
-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3 令生勤(修断)(三)名修断,谓于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广说乃至策心、持心。 由于善法数修数习,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能有所断,故名修断。 (...
-
步步成功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
奉行学处奉行学处,是敬佛、敬法、敬僧。 首先是敬佛,包括一切泥塑木雕的佛像,皆应视为佛宝一般恭敬,切勿妄加评论。凡夫往往看到什么都想发表高见,甚至对佛像也不例外。这个...
-
第一篇 五欲六尘壹 五欲六尘的定义 一般将夺取生命的恶鬼神称为“魔”,佛教将“魔”的意义延伸,凡是一切能杀害我们的慧命,不论是来自外界的障碍,或是由自己身心所...
-
同性恋在当今社会被媒体炒作得愈来愈厉害,成为一大流行话题。佛教界对这个问题也产生了争论,甚至很多佛教徒也赞成同性恋正当化,最为奇特的是我看到一篇学术论文,洋洋大论,要求...
-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2 正思惟...
-
转苦为乐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这是说,薄德少福的人有很多苦恼,他们所持的邪见,多得像是密林,有的执“有...
-
诸戒之本戒为正顺解脱之本,亦为无上菩提之本。但所有戒律的受持奉行,都是建立于对三宝的信心之上。无论是受持五戒、八戒,还是沙弥戒,都是通过皈依,通过对三宝的宣誓来纳受戒体...
-
第一篇 十二因缘...
-
黄炎培的佛缘人生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又作韧之),号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社会活动家、职业教育家。他一生好佛,提倡素食,自己坚持素食...
-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5 正命诸比丘!云何为正命耶?诸比丘!于此圣弟子,断邪命,于正命为活命。诸比丘!此名之为正命。 (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26-127) 何等为正命?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