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与勤学──导师于中台佛教学院结业暨开学典礼开示 (一) 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一家,天涯若比邻,整个世界的空间缩小、时间缩短了,由于空间缩小、时间缩短,人与人之间的互...
助念安心 超脱生死(一)助念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89.12.14(四)刊载 「助念」,助是帮助,念是正念,助念就是帮助临终的人提起正念。一个人临终时,地、水、火、风四大开始分散,犹如乌龟活生...
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佛法当中的四众弟子,是指出家男众的比丘、沙弥,出家女众的比丘尼、沙弥尼,以及在家居士的优婆塞、优婆夷。在佛法来讲,佛性是平等的,所以,四众弟子都可以修行,乃至...
六祖坛经般若品(一)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
六祖坛经疑问品(一)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六祖坛经定慧品(一)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
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一) 八关斋戒,「八」是数目;「关」者,禁也;「斋」者,斋法也。八关斋戒,以八支戒法关闭八种恶业,通达解脱成佛之道,又称八关戒斋、八支斋戒、八分斋戒、八关斋...
光明人生的灯塔─正知正见(一)「正知正见」也可以说是正确的人生观, 佛法告诉我们, 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才不会迷失。 一般对佛法认知不清楚的人,总认为佛法是浩瀚、艰深、玄...
自在步红尘 第十八集[ 88.09.03华视播出 ] 人其实是卑微渺小的, 不论这一生的名利权势有多高,最后还是黄土一坏。 如果一个人能心无所求,他的心就能安定下来, 身心也能得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