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红楼梦,一个权贵家族的覆灭样本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22-11-21 09:12:47
红楼梦,一个权贵家族的覆灭样本《红楼梦》里,荣国府落魄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不懂“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之真意。曹公是敢于冒险的作家,一开始就向读者交
红楼梦,一个权贵家族的覆灭样本 《红楼梦》里,荣国府落魄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不懂“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之真意。

曹公是敢于冒险的作家,一开始就向读者交了底,让你知道最后的结局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是“好一似百鸟各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在此前提下,他所有的叙说,都是回望,即便是看似不带感情色彩的,对于衣食住行的叙述,都已然浸透着某种悔意。

他们家原本可以不落到那步田地的。虽然抄家是迟早落下来的一场雪,但如探春所言“这样大户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话,前半部分是对的,后半部分又对又不对。荣国府里有内斗,但并不十分严重,也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秦可卿在第十三回里就有提示,是气数已尽:“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图注:红楼电视剧情节——秦可卿托梦凤姐,讲贾府气数已尽之理。)
似乎很唯心也很悲观,提示着历史潮流的不可逆,个人的无所作为,像在为贾政贾珍们开脱。却也是真相。和平年代,贾府完全靠皇帝的欣赏抬举撑着,本就难长久;族中子弟的上进心,固然是个人素质,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家庭经济等各方面影响。生在贾府这种安乐窝,只有像贾兰这种寡母带大的孩子,还保持着悬梁刺股的意志力,这也是官N代富N代的宿命。

秦氏这话,是说给凤姐听的,用秦可卿的话说,凤姐是“脂粉队里的英雄”,但此时,她居然还在问“有何法可以永葆无虞”,难怪秦可卿要冷笑一声,说“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

天命如此,折腾无益,相对于一心只想往前冲的凤姐,秦氏更有大智慧。她在可以前进时,看到后退之路,她给凤姐提出的两条建议,都是筹划将贾府从豪奢的大户人家,朝审慎的中小型人家转型。

一是在祖茔附近多置产业,“便是有了罪,凡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二是将私塾供给制度化,“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

借秦氏之口说出的这两条对策,当是曹公饱经困窘忧患才得出的,许多年之后,他是否想重回当初的时刻,促使凤姐去执行?但在贾府里,唯一一个能挑大梁的凤姐,对这真知灼见充耳不闻,着急打听秦氏口中那“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喜事,讽刺的是,正是这“喜事”,元春省亲,让荣国府大兴土木,拖垮了贾家的经济。


(图注:元春省亲——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这是命运对贾家的第一次提示,被凤姐轻易放过。第二次提示,出现在探春理家时候。探春去贾母的陪房赖嬷嬷家吃饭,和赖家女儿聊起了持家之道,发现“包产到户”这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回去就把大观园承包给了老婆子们。

这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尝试,更了不起的是,探春懂得从赖家这种中小户人家引进先进经验,她看出了他们家的生机所在。


(图注:探春的改革,也挽救不了贾府的衰落)
凤姐做不到,平儿替她解释:“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此刻姑娘们在园里住着,不能多弄些玩意儿去陪衬,反叫人去监管修理,图省钱,这话断断不好出口。”

凤姐的顾虑不是没道理,媳妇难当,何况她原本是老大家的儿媳妇,跑到老二家来当家,更不能让别人捏到把柄。若是她提出转型,一定会引起众议哗然,这一方面是探春说的“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自杀自灭”所引发的掣肘所致,另一方面,亦因凤姐没有改天换地的魄力。

更有实权的王夫人,则是无法接受转型。她不是不知道贾家已经入不敷出,她的对策居然是:“凡百的事情,我都省了”。袭人那每月二两银子,就没有动用公家的钱,从她的账目上出的。但这有限的节约,怎能改变贾府江河日下的局势?王夫人喜欢“笨笨的”下人,一个反智主义者适合过田园慢生活,不适合当家。

贾府里,有眼光、有魄力、有实权、有威望的,还数贾母,如果她来推动荣国府转型,任何人都无话可说。虽然此时她年事已高,但她出手整顿大观园风纪,便雷厉风行,转型不是体力活,细节可以交给像凤姐探春她们去处理,贾母需要动用的,只是自己的声威。

但贾母显然无意于此,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贾母那儿吃饭,主子吃的饭不够了,丫鬟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鸳鸯说:“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说:“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荣国府的窘态已经露出来,贾母也只是开了个玩笑:“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的反应呢,是“都笑起来”。


(图注:大观园的决策层,对转型毫无兴趣)
贾母不是不清楚,“如今不比在先辐辏的时光了”,要把有些旧规矩都“蠲”了;她也肯让凤姐拿了自己的东西去当,但这些小打小敲,对于一个当家人算不得美德。

一个当家人,要做的是掌控全局,改变走向,贾母却在听到甄家被查抄之后都无警醒,只是“心里不受用”而已,她的聪明才智,就像她屋里那些古董,做摆设绰绰有余,不算有用之才。

还要注意的是,贾琏凤姐后来那样窘迫,正因贾母被大操大办的那个八旬生日,“把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花完了”。你说她大办生日也是不得已?唔,当年慈禧大办生日时,也觉得办得好不好,关系到帝国的荣光。

总之,我们对大人物常常很宽容,他们有点幽默感,有点小慈悲,有点气质有点审美,就能被夸到天上去,写官场小说的王跃文曾说,人们看领导,就像看孩子,他们随便说个什么,大家都觉得有趣。到了某个位子上,才干倒是不重要的事了。

八十回红楼的后几回,破败之气随处可见。当年秦可卿生病,每天吃二钱人参,完全不在话下,到了七十七回,凤姐生病需要二两人参配药,荣国府已经找不到像样的,王夫人想到要拿钱去买,已经焦躁起来。好容易从贾母那里找了点人参,“固然是上好的……但年代太陈了。这东西比别的不同,凭是怎样好的,只过了一百年后,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性力了。”

这说的是人参,也是贾家,还是贾家的灵魂人物贾母。百年之后,大厦将倾,那个就在不久前还口口声声“我们这样的人家”的贾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倒下来。不能说这就是悲剧,“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没有凋落,就没有生长,得失都是常态,不用过于纠结。若有什么好总结的,只是,在大厦倾倒之前,贾家上下几百口,都在以各种方式等死,聪明的,糊涂的,看得清的,看不清的,就像等一场命定的火灾,竟没人想到,在火灾来临之前,正视这命运,带上全家人,走出去。

抄家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贾府的“内囊”已经上来了,但人们已经在繁华梦魇里醉生梦死,他们死于不敢面对导致的无所作为。这也是一部《红楼梦》,对于现代人,最为实用的一点警示。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成语名称以水济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ǐ shuǐ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成语名称以火去蛾成语拼音yǐ huǒ qù é成语...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