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王阳明心学精髓:一篇短文说透良知、本性、心、无意识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22-11-18 09:14:34
王阳明心学精髓:一篇短文说透良知、本性、心、无意识  王阳明的心学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但因为一些概念与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脱节,不好理解。本文就把王学中的招牌概念--良知、本性、心与现代人熟悉的知识做
王阳明心学精髓:一篇短文说透良知、本性、心、无意识

  王阳明的心学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但因为一些概念与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脱节,不好理解。本文就把王学中的招牌概念--良知、本性、心与现代人熟悉的知识做一沟通,以打通古今概念上的通道,让王学更好理解。看完本文,至少《传习录》当是可以心领神会的。不难,看招。

  性为心之体,王阳明认为心之体无善无恶,也就是说性无善恶。这似乎直接否定掉了孟子的“性本善”论。而王学的理论继承于孟子。王阳明在搞哪样?

  王阳明说,观小儿落井,人人生出恻隐之心,此是良知的功能。性无善恶,而良知有善恶,所以可知良知不是性。从心理学上说,良知是在性的上面的一种价值判断,是集体无意识,是几百年以来人类生存经验的基因传递。它有文化特征,不同的族群,良知是不一样的。良知做出的反应是本能的,无意识的,是有善恶的;而性所做出的反应也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但是没有善恶。性就像一面镜子,负责反映世界。当然它能否如实反映世界,还在于镜面上的灰尘多大程度上影响它,灰尘即私欲。

  对私欲的控制是由心来完成的,心的转念能让灰尘瞬间消失。所以,心在现实世界与性之间进行协调,目的是保证人的心身健康。通常这个过程都是由心自动来完成的,但并不保证一直不出问题,当协调不良时,人就产生各种痛苦与烦恼,心理问题来了。这时就得主动调整心、性、外物的关系,让它们重新达到平衡,恢复生命的健康运作。这个调整,需要心主动来做,所以人一旦有了痛苦,就可以而且必须自己主动寻求解决。

  心是意识,心生万法,也可以灭万法,做到心外无物,心内空空。心可以产生欲望,也能灭掉欲望。欲望是需要得不到满足后,被心意识到从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欲望跟心相联,需要跟性相联,所以性是埋伏在心更深处的心理层面。人最基本的需要就是饮食男女,食色性也,并无善恶。需要得不到满足后产生欲望,欲望就会驱动人的行为去解决需要,当解决需要的方式与现实相遇,并与现实中的伦理规范发生了关系,就会被评价为善或者恶。比如,你的吃饭影响了别人的吃饭,就是恶;你的吃饭能给别人带来饭吃,就是善。吃饭本身并无善恶。一定要与他人、外界发生关系,才会有道德上的判断,这种判断也是由心做出的。

  西方宗教持“人性本恶”说,认为这些欲望是原罪,所有罪错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所以人一出生就带着原罪,需要终生忏悔,通过做善事救赎自己,才能在死后上天堂。人只管做好事,莫问前程,做了多少都不过是在救赎自己,有什么好夸耀的呢?这样就给了人无尽的动力,与宇宙能量接通,取用不竭。人也不会觉得为神所役,因为从一出生就自带原罪,神是来帮人去罪的,神为人指明去罪的道路,并在精神上激励人,给人力量,教诲人们只要你付出了,人不报天会报。如果不信神,那就终生是罪身,死后只能下地狱。这是西方宗教的逻辑。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不过他把善恶放在了良知这个层面。知善知恶是良知。而不是放在性的层面上。这样就比孟子的理论更细化了。良知是以本能通过心来调控性,“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使自性永远光明清净;或者仅仅是一转念,即照见五蕴皆空,山河光明。只是用心之法上的不同。王阳明借鉴了禅宗的思想,将儒学进一步发展而形成入世色彩浓厚的儒家新流派--心学。

  王阳明说: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可从没说过世间无理,世间无事,世间无物。他说当你看花时,花便明亮起来,可知此花原不在心外。可并没有说世间本没有这朵花。禅宗讲:境由心造,心生万法。也没说心生万物。物还是客观存在的,它是道的应用与体现。人与万物一样,也是道的应用与体现。所以人与万物的关系是兄弟关系,并非母子关系或体用关系,所以才有万物一体的仁的理论。

  只有在人的内心世界中所反映出来的万物才是由心造的,就好比是由镜子反射出来的。禅宗认为,通过调整心的功能,就能重塑一个内心的世界。人能借此重新认识世界而解脱痛苦与烦恼。实质就是换个视角看问题,有多少个视角呢?可以有一千只眼。有多少个手段呢?可以有一千只手。千手千眼,形容方法很多,万法。这些方法哪来的?心的功能。万法由心造。所以要修心。禅宗并没有否定外面那个世界,它只是强调内观的世界。

  而把“万法由心造”演绎成“万物由心造”的,属于曲解。佛陀活着时就看到了乱象,曾预言他死后500年佛法必乱,他把它称为末法时代。万物由心造,就代替了客观世界,人成为了神,各种神话、仙佛魔就都来了。本来它们是意识世界中的东西,结果演化成了似乎在物质上的存在,在这条路上越跑越远。当然这种方法也很有效,借助神话的影响力,更容易说服普通大众归依佛法获得心灵解脱。但让上等根器的人尤其是现代人很难完全认同。神话只是渡河的船罢了,有人不需要船也能游过去。

  禅宗的祖师能够呵佛骂祖,能够把佛像砍了当柴烧,显示了得道的境界。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离开了法,就找不到在佛法中的自我,在感情和信仰上都是无法接受的,也没有能力接受。这是境界上的差别。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