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王阳明:真正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22-11-18 09:10:16
王阳明:真正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  你是否也会在别人背后议论纷纷,或者对某个人看不惯呢?  那我们为何会看不惯别人?人家招你惹你了?还是你羡慕嫉妒恨了?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  我们应该如何去
王阳明:真正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

  你是否也会在别人背后议论纷纷,或者对某个人看不惯呢?

  那我们为何会看不惯别人?人家招你惹你了?还是你羡慕嫉妒恨了?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

  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自己的这种心理呢?

  这个世界,本就绚丽多彩

  俗话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若我们看到的天空只有蓝色这一种,那么夕阳西下的黄昏和晚霞我们将无缘看到;

  若我们看到的花儿全都是一种颜色,那么春意盎然、姹紫嫣红的鲜花我们将无缘看到;

  若我们看到的人群全都一种肤色、一种相貌,那么试问你还如何分辨呢?这个世界也将失去了活力和生机,到那时还有什么意思呢?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

  那些一直在变的其实才是唯一保持原本的,这样多样性、多元化的一切都在这个世界共存着。

  之所以我们看不惯别人,就是因为内心深处的“不认同”。

  实际上,这世间本无对错之分,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再加上各自的生活阅历不同,导致对事物的观点也就千差万别了。

  若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那就是道德绑架,一旦别人做的不合自己心意,就看不惯人家,这便是你的“小人之心”了。

  自古以来就有君子和小人之分。《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形容二者:“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试问谁不愿意亲君子远小人呢?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与绿衣人辩论,子贡问他:“一年有几个季节?”绿衣人回答:“三季。”

  子贡说:“你错了,应该是四季才对。”但绿衣人坚持是:三季。后来子贡问师父孔子:“师父,一年不是应该有四季吗?为什么绿衣人硬要说是三季呢?”

  孔子说:“你看到的是四季,但绿衣人他从来没能活到第四个季节,所以他以为一年就只有三季。那你们俩都没有错,只是看到的事物不同而已。”

  本以为是别人眼光短浅,自己才是最正确的。殊不知这样大错特错。往往更成熟理智的人,看待事物比较全面,他们能够从心底里去包容并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性。

  而君子是不会在同一个问题上争论不休,直到达成一致。他们是会彼此欣赏,取长补短,即使两人争论再激烈,也不会影响到彼此的关系。

  北宋的司马光与王安石二人就是君子之交。

  他们算得上彼此的政敌,各自认为对方的主张太过荒谬,自己的主张才是最正确、最应该被采纳的。

  当司马光落难之时,皇帝让王安石来评价此人,王安石分别从人品、能力、才华等方面都夸赞连连,这才使得司马光得以保全。

  当王安石被朝中大臣弹劾之时,皇帝让司马光提点建议,司马光十分诚恳地说道:“此人嫉恶如仇,胸怀坦荡而又忠心耿耿,有一种君子之风。”

  这便是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君子之争”。

  在利益面前,人们尚且可以做到君子之争,更何况我们所看不惯的人大都跟自己毫不相关!

  内心藏风景,眼前无是非

  王阳明的学生曾经问到:“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跟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吗?”

  王阳明回答道:“你没看到这花时,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它时,花的颜色一时亮白起来,你说这花在不在你心外?”

  往往你在生活中看到的事物,就是你的内心所想。

  换句话说,当自己看不惯别人时,觉得他浑身上下没有任何优点,实际上这些缺点也存在于自己的身上。

  这就是心理学所讲的“投射效应”。

  大文豪苏轼曾与好友佛印一起修禅之时,他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我看见你像一尊佛。”佛印回答道。

  谁知苏轼对佛印说:“我看你像牛粪。”说完便很开心地离开了。回了家,他将此事当作笑话讲给了苏小妹,这是苏小妹笑了笑说:“哥哥你又输给了佛印。”

  “因为佛印心中有佛,所以在他眼里万物就皆是佛;而在哥哥不能静下心来修禅,所以眼中自然而然也就看到不净之物了。”苏轼听完很是惭愧。

  正所谓“相由心生”。王阳明也曾说:“满街皆为圣人。”

  眼里有光,目光所及皆是美意;内心无花,似锦繁花与荒芜无差。

  生活中,若是你看不惯一个人,那么你应该先反思自己,为何要将注意力过多地投放到别人那里?

  你觉得别人不如你,不理解甚至还看轻别人,那这样你因此换来的“优越感”就会随时崩塌,根本无法扎根在你心里。

  毕竟当你内心感觉到一丝丝骄傲优越的时候,你其实已经输了,而且输得很彻底。

  一个人内心的满足应该是自我的充实,绝不是看轻别人而抬高自己。

  如果你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开阔眼界,那么你的内心就会丰富多彩,所看的这个世界也一定是绚丽多姿的。

  最高级的修养,是接受他人的“不一样”

  时光总是匆匆而过,不知不觉你在看不惯他人一事上已经浪费了大把的时间,与其如此,倒不如多多完善自己,接受他人的“不一样”。

  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指指点点,似乎在彰显自己多牛,但其实这是自私,是强迫,是道德绑架。

  在看不惯的背后,掩藏了一颗强求的心。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谁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他人看不惯,实际上是自身的修养不够。

  往往真正有修养的人很低调,他们不会表现自己,他们能够尊重他人。谁都有选择的权利,你凭什么要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现在人相处都讲究三观,到底何为三观呢?

  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观不同的人相处会很累,之所以累,就是因为大家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观点不同,常常会争执不休。

  当你看不惯别人的时候,想想自己有没有被别人看不惯的地方,毕竟人无完人。

  若能“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已之心恕人”,那你离圣贤就不远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成语名称以狸饵鼠成语拼音yǐ lǐ ěr shǔ成语...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