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儒学中的历史文化优先意识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22-10-25 09:11:47
儒学中的历史文化优先意识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儒学中的历史文化优先意识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颜世安 内容提要:本文分上下篇。上篇讨论儒学在做人问题上的
儒学中的历史文化优先意识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儒学中的历史文化优先意识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颜世安

内容提要:本文分上下篇。上篇讨论儒学在做人问题上的一种原则,就是崇尚历史文化。儒者相信,人生于天地之间,贵于禽兽,他的生活应由高于物质的原则来指引,这种原则就体现在历史积累的文化中。因此文化价值优先于人性的自然属性和快乐欲求,应成为人生的引导价值。下篇讨论“历史文化优先”意识在现代社会的意义。现代社会的主流道德是从自然人权的初始假定引申出来,与从“人禽之别”引申的儒家道德有很大不同。儒学道德不能再自居于普泛意义的道德,而应重新审视自己的立足点。儒学的原始出发点,是把人确定为高于物的存在,认为人必有伟大质量(以历史积累的文化为尺度)才配得上他的尊严。这种观念如果被普遍接受,就可能使文化成为科技与商业之外的另一社会支撑力量,并适度遏止人类生活从灵魂世界向感觉世界的转移。这种使人性戏嘻化的转移正在使人类面临新的衰退。西方社会有基督教和希腊及近代的古典文化起支撑作用。中国若无自己的人文文化理念,将来必然丧失精神自立的基础。

关键词:历史文化;人贵于物;道德语词;对话

上篇 关于儒学中的“历史文化优先”意识

一、什么是古代儒学中的“历史文化优先”意识

儒学中的“历史文化优先”意识,是关于个人生活选择的一个原则。它也是关于制度安排的原则,但首先是人生选择的原则。儒学关于制度安排的种种考虑,是以人生选择的考虑为基准和前提的。本文主要讨论儒学的人生选择问题,只在适当的时候,会从与人生选择相关的角度,谈及儒学的制度安排问题。

“历史文化优先”的原则就是:在个人生活道路的选择上,历史文化具有某种优先性。每个人的生活都面临选择,他要判断什么好什么不好,他要选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儒家文化中,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判断,他相信历史上积累起来的文化是好的,这些文化的规范(如孝顺父母,终于国君)必须服从,这些文化指示的做人方向(如应有仁、义、信的德行)必须选择。历史文化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绝对价值,它优先于理智和经验的筛选判断。在儒学传统中人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忠和孝究竟对不对,仁义信究竟好不好,让我先多有一些知识,多有一些生活经验,然后再来判断。他绝对不可以这样想。历史文化不是可以选择也可以放弃的东西,历史文化就是好的生活方式本身。这种“好”的判定,优先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智的习得。简单地说,历史文化就是一种信仰。

有人可能会批评说,儒学的做人原则,是以“仁爱”为本,“仁爱”发自内心,是一种内在自觉。历史文化固然重要,但既然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就必须通过内心体认而获得生命。换句话说,儒学指示的做人方向,应是以内在自觉(心与性)为本,而不是以超越个人良知之上的外在信仰为本。对此我的看法是,儒学确实重视内心自觉,但是否可以把内心自觉理解为追求道德的原始动力,尚需讨论。

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儒者主张的内心自觉,实际上是依赖不言自明的价值先导(来自历史文化)的。相对于内心自觉来说,历史文化价值是更基础的动力。举例说,孟子主张善根源于内心,可是他就不能同意杨朱墨翟对人生的理解也是一种善。可见孟子性善理论中内心体认的东西,是一种由主流文化预先确定的东西。历史文化信仰与心性自觉之间的关系甚为复杂,我不能武断地说,儒学的性善心性之说,在一切情况下都根源于历史文化的先验价值。但我相信,儒学的内心体认不可能完全抛弃历史文化先导。明代王门后学有此倾向,即在明末受到东林党和顾、黄诸大儒的严厉批评。由此可见历史文化信仰这个线索在儒学中不仅一直存在,而且始终是强有力的。

也有人可能会批评说,如果历史文化对儒者具有优先性,岂不意味着儒者在传统面前丧失自主性和创造力?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把古代儒者分好多类型和层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古代圣人的名字,经典上说的话,正史记载的英雄故事,传习的规范,就已经有不容置疑的权威。这并不是说大多数儒者都是毫无创建的思想奴隶。事实上历史文化的内涵既深且博,一个人崇尚历史文化,意味着他需要用心领悟多少个世纪累积陶铸而成的精神传统,每个人在自己的领悟中都可以有所创见,然后以立德、立功、立说、作诗文诸种不同方式,传递和增厚文化传统的精神规模。这是我们在泛览古人诗文书信特别是正史人物传时容易看到的东西。另外还有少数富有怀疑精神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任何具体的东西都有可能被重新思考和检验。如孔子可以对古传礼仪损益权衡;孟子可以对《尚书?武成》的真实加以怀疑,程朱重新取舍经典,王阳明说如果心里不安,便是孔子之言也可以不信。从道理上说,文化传统中任何具体的东西都可以被怀疑,被修正或重新理解,而不可以偶像化。可是有一样东西是所有人都不会怀疑的,这就是由历史文化所确定的先验价值。历史文化由伦常规范(忠、孝)、道德准则(仁、义)、典籍、圣贤传说英雄故事等等共同构成。它的形式是经验的,它的抽象价值或者说核心精神(道)却是先验的。对经验之物可以怀疑,对先验价值却必须信仰。宋明理学家常强调一个“敬”字,这个“敬”可以是不及物动词,不涉具体对象,只是一种纯粹的态度。如果简单给这个态度作一个界定,那就是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敬”这个生活态度是儒学最底线的原则,如果对此也怀疑,比如像李贽那样以为可以不砥砺品格,只管放恣性情,或者像王充那样借口命运而否认努力,那就会被公认为不再是儒者。

还有一种可能的批评是,如果历史文化优先是儒学的核心原则,那么儒学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保守的和尊崇权威的学派,它就丧失了与现代文明对接与融合的基础。对此我的理解是,第一,儒学中有哪些重要原则是一回事,这些原则能否与现代文明对接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有现代文明的价值尺度,就把儒学中不合这个尺度的东西完全丢在一边。第二,与现代文明对接,也不见得一定要先符合现代文明的基础价值(自由人权),照样可以表现为批评和置疑,表现为不同立足点的对话。本文的下篇,将对此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成语名称以沫相濡成语拼音yǐ mò xiāng rú成...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成语名称以煎止燔成语拼音yǐ jiān zhǐ fán成...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水洗血...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成语名称以点带面成语拼音yǐ diǎn dài miàn...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