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一口气读懂“阴阳”,天地间最大的学问,人生最高的原理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22-10-17 09:12:48
一口气读懂“阴阳”,天地间最大的学问,人生最高的原理《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文化的全部秘密——所谓大
一口气读懂“阴阳”,天地间最大的学问,人生最高的原理

《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文化的全部秘密——所谓大道,就是阴阳。所以《黄帝内经》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是中国人的一种上通天地、下达幽微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深邃智慧,堪称天地间最大的学问,人生最高的原理。



阴阳,天地间最大的学问

让我们先明天道。然后再说人生。

万物不离阴阳,当你懂了阴阳,就能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都羡慕有学问的人,通达阴阳则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明,而成为天地间最大的学问家。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精华,你可以用它去阐释任何事情,一切无不以阴阳为准则。

概括起来,阴阳有着六大规律。

1、阴阳一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万象,都同时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它们虽对立又互相统一,变化之中而生成万物。

2、阴阳互生:阴阳互相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相依存,互为作用,都不能孤立存在。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3、阴阳消长:阴阳的变化始终处在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

4、阴阳转化:阴阳消长的程度会不断拉大,拉大到临界点就会物极必反,向反方向转化,阳变阴、阴变阳。比如昼夜交替、四季轮回。

5、阴阳互补: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既是互补,又是彼此变化的内因。

6、阴阳吸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比如男女才会组成一个家庭,两个公鸡在一起就会相斗。

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事物的生成和毁灭无不来自这个法则,这是自然的根本奥秘。阴阳是一本无字天书,它解开了宇宙和自然的密码,是人类思想的总源头。



阴阳,人生最高的原理

如果我们运用阴阳的六大规律,与人生、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对照,就会明白很多道理。世间与人生,其实处处都是阴阳,无不可以用阴阳解释,也无不可以用阴阳解决。

1、阴阳一体——没有任何一种品格可以高枕无忧:一个人清高,就更要宽容,否则易成孤傲。一个人仁慈,就更要果断,否则易成软弱。强大,更要懂得敬畏,否则易生暴戾。富有,更要节俭,否则易成奢靡。博学,说话更要粗浅,否则易成刁钻。尊贵,更要谦卑,否则易生傲慢。凡事有阴阳,凡事都合乎阴阳。

2、阴阳互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一走运,便难免心高气傲轻慢待人,于是容易造孽。人一倒霉,门前冷落,正好可以面壁反省,积累修养,等待机会。吃苦即是了苦,享福即是消福;苦中有希望,福来需提防。所以最好的心态是静气和淡定,福与祸、顺与逆来来去去,要能跳得出来。

3、阴阳消长——人生有限,在一点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多,别处就会少,所以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加法”是追求知识、成功、富贵、名利,人生会因此丰富多彩。但如果要得太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就很悲哀。于是还需要做“减法”——看淡一些名利成败,知足、节制、感恩、惜福、避祸。合理安排人生的进退取舍,人生才会更健康。

加法是一种成长,减法是一种成熟。

4、阴阳转化——转化是物极必反,那么要想长久就要学会不过度。在实际生活中,把握好“度”很重要。度就是分寸,是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利与害的分界线;“有度”,就是恰到好处。把握好“度”是智慧,这种智慧是在实际生活的挫折中积淀和磨炼出来的,是在反思失败中悟出来的,是苦难对人的回报。

5、阴阳互补——年轻人往往重视“阳”的一面,天行健、自强不息,刻苦读书,努力工作;却往往忽视“阴”的一面,就是地势坤、厚德载物,对人冷漠,不体恤长辈,性格乖张。年老时就颠倒了过来,过于“阴”,过于在乎他人,而不够“阳”,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所以,年轻人要“阴”起来,年老人要“阳”起来。

6、阴阳吸斥——都知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但吸斥的背后也有阴阳之理——缺点常常与优点互为表里。优点越卓越,缺点就越令人难以忍受。找对象、处同事,尤其要当心。如果你发现一个完美的人,那你并不真正了解它,一定要在优缺点都了解后再做决定。

一切都是阴阳,一切都是相对。我们在看人、看社会、看世间万事万物时,结合阴阳原理,就能参透很多事情。



懂阴阳,才能心理健全

人类的心理,用阴阳去看待,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你是哪一种,你该怎么做,对号入座后自然就知道了。

1、太阴型人。心理特征是贪而不仁,表面谦虚正经,内心城府很深,好得而恶失,喜怒不形于色,坐看别人成败,再决定自己的动向。这种人体内阴阳不和,缓筋厚皮,面色阴沉暗黑,双目常下视,故作卑躬屈膝,春夏易患病。

2、少阴型人。心理特征是贪图小利,常存害人之心,因他人失败而满足,对他人有获而嫉妒,缺乏情感。这种人六腑不调顺,行动鬼祟,站时躁动不安,行时俯伏难直立,春夏易患病。

3、太阳型人。心理特征是过于自信,意气用事,高谈阔论,好高骛远,且庸俗平常,不知改过。这种人多阳而无阴,挺脗(嘴巴)凸肚,身躯向后反张而两膝曲折,秋冬易患病。

4、少阳型人。心理特征是自尊心强,爱虚荣,善交际,不愿默默无闻,自我炫耀。这种人经脉小而络脉大,气外泄,立时爱仰头,走路时摇晃,喜欢两臂肘反挽在背后,秋冬易患病。

5、阴阳平衡型人。心理特征是不计名利,心境安宁,不贪欲妄想和过分欢欣,不与人争,善适时令,以德感人而无所畏惧。这种人阴阳之气和谐,血脉调顺,举止大方,态度严肃,目光慈祥,开朗坦荡,光明磊落。

运用阴阳之道,调和心理中过分的一面,补养缺少的一面,使心理实现一种阴阳平衡,如此才能健康和健全。



懂阴阳,才能身体没病

人体虽然复杂,但说到底,也只存在两种能量:一是阴,一是阳。所以《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养生最重要的,就四个字:阴阳平衡。要想寿命长,全靠调阴阳。

生命是一种内稳定状态,这种稳定取决于阴阳的平衡,阴阳就像天平上那两个砝码,一左一右,只有它们重量相当,天平才稳定。一旦阴阳失调,天平向一方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会生病。所以,人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只有阴阳调和,我们才能过上不生病的生活。

所以养生要懂阴阳,该补阴时补阴,该补阳时补阳,这才是养生基础之法。掌握了这套法则,就等于拥有了养生大门的钥匙。顺应四时则是调整阴阳平衡的重大法宝,《黄帝内经》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春季是阳长阴消的开始,要养阳。一是晚睡早起,早上起来后要慢慢地散步,让身体的阳气慢慢生发。二是要松衣解带,让头发散开来,使气血顺畅。

夏季是阳长阴消的盛时,要养长。一是要早起晚睡,早起培养体内阳气,晚睡补充体内阴气。二是要进行适当运动,不可因天热而不动。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开始,要养收。一是早睡早起,天亮时阳气开始上升,此时起床能让身体顺应阳气变化。二是秋季肺气当令,要调理好肺气,喝足水,多吃白色食物。

冬季人的阳气潜藏体内,要养藏。此时人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带动,所以要注意养肾防寒。一是早睡晚起,以待日光。二是多晒太阳。三是多吃一些热量高的食物,少吃咸。四是多锻炼强身——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人生,就是一套太极

《周易》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就是阴阳,阴阳合而为一、圆满周流,就是“太极”。人生,就像一套太极拳。

太极有一阳一阴。

我们的心智,一半是正面的,如欢喜心、慈悲心;一半是负面的,如贪婪、傲慢。

这世界也是一白一黑。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很可惜,你要求完美,不能接受残缺的一半,这不是说世界不完美,也不是命运不公平,是你的内心出现了缺陷。学会了包容,就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

太极有起势,也有收势。

做人要能仰视,也要能俯视,一仰一俯之间,不仅是一个姿势,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逆境时仰视,是一种勇气和信心;顺境时俯视,是一种沉静和谦恭;做人要有成事担当的勇气,也要有含而不露的静气。内敛是真正的强大,简单是真正的深邃,宽容是真正的涵养。

太极精神在于迷,也在于悟。

从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生持久修练的过程。

“迷”是接收最好的心境,是静心和沉稳。水面静,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心静才能接受宇宙良好的信息和能量。接受良好的信息,才有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和苦乐;接受良好的能量,是人生的最佳状态。心静者不浮躁,沉稳者不轻浮。

“悟”是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毅力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能力去发现和放弃那些可有可无的事,有智慧去分辨那些非此即彼的事,有恒心去完成那些看似无望的事,有勇气去面对那些已经做错的事,有信心去坚持那些对的事。

人生,需要这样一套属于自己的太极,通过通达阴阳之道,获得智慧和健康的人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成语名称以狸饵鼠成语拼音yǐ lǐ ěr shǔ成语...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