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六十七卷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三藏法师 译时间:2019-06-04 18:06:57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六十七卷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圣贤品第六之十一  如说沙门及沙门果。何谓沙门性。此果体是何。果位差别总有几种。颂曰  净道沙门性有为无为果  此有八十九解脱道及灭  论曰。言沙门者。能永息除诸界趣生生死魑魅。或能勤励息诸过失。令永寂静故名沙门。如薄伽梵自作是释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六十七卷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圣贤品第六之十一

  如说沙门及沙门果。何谓沙门性。此果体是何。果位差别总有几种。颂曰

  净道沙门性有为无为果

  此有八十九解脱道及灭

  论曰。言沙门者。能永息除诸界趣生生死魑魅。或能勤励息诸过失。令永寂静故名沙门。如薄伽梵自作是释。以能勤劳息除。种种恶不善法杂染过失。广说乃至。故名沙门。沙门所有名沙门性。此即沙门所修熏法。熏是排遣生臭惑义。即以无漏圣道为体非世俗道。以能无余究竟静息诸过失故。由此异生虽能已断无所有处染而非真沙门。以诸过失尚有余故。暂时静息非究竟故。既无漏道是沙门性。通以有为无为为果。故沙门果体通有为无为。此果佛说总有四种。谓初预流后阿罗汉。道类智品。是谓有为预流果体。见断法断。是谓无为预流果体。道类智品或离欲界第六。无漏解脱道品。是谓有为一来果体。见断法断。及欲界系修所断中前六品断。是谓无为一来果体。道类智品。或离欲界第九无漏解脱道品。是谓有为不还果体。见断法断欲修断断。是谓无为不还果体。尽智无生智无学正见品。是谓有为阿罗汉果体。三界见修所断法断。是谓无为阿罗汉果体。然薄伽梵于契经中。但说无为沙门果体。如说云何名预流果。谓断三结。乃至云何阿罗汉果。谓已永断贪嗔痴等。岂不不还果已许永断嗔。此亦无违释义别故。此中意说。净除一切烦恼垢者。断名永断非尚有余。烦恼垢者少无余断得永断名。然余处说遍知。云何谓永断贪。乃至广说。此中意说。若一切种及一切断即名永断。一切种者谓断自性。及断能缘即名永断。唯见苦断诸法断位见苦断法。已断自性未断能缘。见集断法已断能缘。未断自性非永断故未名遍知。言一切者。谓见灭断等十一惑中。随一部永断。由此具显有九遍知。及显异生断非遍知所摄。譬喻者说沙门果体。唯是无为由教理故。教如前说今当辩理。以诸有为是可坏故。不可保信沙门果体。是可保信故唯无为。且教不然准前释故。谓前处处已作是释。非彼所引有余意经。可能证成胜义理趣。契经虽言预流果体谓断三结。而不言唯如四修定中现法乐住。定谓经说此是初静虑。然实此定理亦通余。故不言唯显有别意。此经亦尔不应固执。若谓有余经说现法乐住通四静虑。此不尔者。理亦不然与彼同故。谓余经说六法永断。名为预流岂唯三结。又预流者。理实亦应有边执见及贪等。断此非预流果无别证因。由此彼所言不令生喜。故非由此所引契经。证唯无为是沙门果。理亦非理。若无颠倒智望无为法最可保信故。谓观行者如实智生。能自了知我生尽等。虽是可坏法而极可保信。以能显了无倒义故。由此定知四沙门果。其体通摄有为无为。复有至教证沙门果亦通有为。如契经说。根到彼岸为缘显了。果到彼岸果到彼岸为缘显了。补特伽罗亦到彼岸。唯依有为法立补特伽罗。补特伽罗由果显了。故知果体亦通有为。然譬喻宗理最不可依。无为立补特伽罗。彼执无为无有体故。不应无体法为立假者因。谓彼执无为唯不转为相。故不可依托立补特伽罗。若谓但依彼得建立。得是道故必是有为。由此应知依向果道。建立八种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既依道立。道体通向果果岂唯无为。又设劬劳求得名果。果位摄道既是所求。如何可言彼道非果。如何知道亦是所求。以契经中有伽他说

  智人居静室勇猛谛思惟

  求八解三明证慢掉尽故

  又契经言。无相心定以解为果。解体即是尽无生智。定即沙门此即显成。阿毗达磨说沙门果体。通有为无为。理教显然不可倾动。然经但说果是无为。以此无为唯是果故。谓诸择灭唯沙门果。道通沙门故略不说。或以无为法是果非有果。道通二种故略不说。或无为法离有为过。为令欣乐是故偏说。或此唯说无为果。经是有余言不应封执。谓此唯说三结断等。不遍说余烦恼断故。如契经说。心速回转精进能证无上菩提。超段食想越诸色想。没有对想非余不然。应知此经亦复如是。如由别意唯说无为为沙门果。亦由别意说沙门果唯有四种。若废别意直论法相。即沙门果有八十九。皆解脱道择灭为性。谓为永断三界烦恼。有八十九无间道起。见道所摄其数有八。法类智忍各有四故。修道所摄有八十一。九地各九无间道故。此八十九唯沙门性。此沙门性无间所生。八十九解脱道亦有为沙门果。是彼等流士用果故。即诸无间所断惑断。八十九诸择灭。唯无为沙门果。是彼离系士用果故。彼能断此得障得故。岂不沙门性。亦摄解脱道诸无间道。亦彼等流士用果故。应无间道亦是有为沙门果摄。不尔且非诸无间道。一切皆是解脱道果。虽有是者。而但可言。无间道力解脱道起。彼力能断此起障故。彼道无间此必生故。非解脱道力引无间道起。此不能断彼起障故。非此无间彼必生故。谓虽亦有无间而生而不皆然。及非此力谓有余时余加行力所引起故。或有毕竟不复生故无相类失。何故契经说。沙门果非八十九唯说四耶。岂不已言经有别意。有何别意。且有释言唯四位中。诸观行者分明欢悦觉慧生故。谓唯四位极可信非余。设有退失未死还得故。有余复言。唯此四位。如次能越恶趣彼因。人天趣生所显示故。唯上中品贪等势力。往恶趣生非下品故。或有本有二。谓欲界有顶二越有顶。二越欲界。故唯立四为沙门果。或诸烦恼总有二类。一者无记。二者不善。初越二种后越无记。一来不还唯越不善。以恶难越故唯立四。有余师言。非薄伽梵于八十九不现证知。然唯说四沙门果者。颂曰

  五因立四果舍曾得胜道

  集断得八智顿修十六行

  论曰。若断道位具足五因。佛于经中建立彼断。及与断得俱时而生。净解脱道为沙门果。言五因者。一舍曾道。谓舍先得果向道故。二得胜道。谓得果摄殊胜道故。三总集断。谓一果得总得先来所得断故。四得八智。谓一时中总得四法四类智故。五能顿修十六行相。谓能顿修非常等故。住四果位皆具五因。余位不然故唯说四。若唯净道是沙门性。有漏道力所得二果。如何亦是沙门果摄。颂曰

  世道所得断圣所得杂故

  无漏得持故亦名沙门果

  论曰。且无漏道所得择灭。沙门果摄其理极成。得二果时诸世俗道。所得择灭体数甚少。与多圣道所得择灭。总一得得共成一果。是故于此以少从多。俱说名为沙门果体。谓世俗道得二果时。此果非唯以世俗道。所得择灭为断果性。兼以见道所得择灭。于中相杂总成一果。同一果道得所得故。由此契经言。云何一来果。谓断三结薄贪嗔痴。云何不还果。谓断五下结故。世俗道所得择灭。与无漏道所得杂故。以少从多名沙门果。又世俗道所得择灭。无漏断得所任持故。由此力所持退不命终故。无漏断得印所印故。亦得名为沙门果体。如故人物王印所印。不复名为能集者物。此亦应尔故亦名沙门果。有余师说。此灭当为金刚喻定。真沙门果故亦得立沙门果名。此灭虽非彼离系果。是彼士用果名彼果无失。有余复说。由此无为因沙门性增上力得。是故亦应名沙门果。以世俗道断烦恼时。亦修治彼沙门性故。此中上座作如是言。理必应无已见谛者。用世俗道断烦恼义。由彼能见一切有境。皆如炎猛热铁丸故。许世俗道观上地法。起静妙等欣行觉故。由此诸圣理必不应。以有摄法出离诸有。有余复说。如有少年憙自严身耽欲乐净。彼颈被系狗蛇人尸膖烂虫蛆。臭秽难忍深生羞耻厌恶缠心。未若众圣厌恶诸有。而说缘有静等想生。如是所言不令生喜。故圣于有如无想定此非真过。所以者何。且彼如何许诸圣者。见诸有境如热铁丸。于有境中已断乐倒。而于有漏行生此是乐觉。为欲生乐求乐缘故。又彼如何许诸圣者。厌诸有境剧厌三尸。于有境中已断净倒。而于有漏行生此是净想。于极臭处如烂粪泥。女人死尸好习近故。由此彼难非真过失。若谓圣者求诸乐缘。习近女时由失正念。于断惑位正念现前。是故不应引之为例。此亦非理违所说故。谓彼所言违如是说。圣如所见无别异行。又诸圣者安住正念。虽见诸行体皆是苦。而于其中亦生乐觉。如契经说。受乐受时如实了知受于乐受。若谓圣者暂时觉乐余亦应然。于上地境亦暂时观为静等故。非圣观有犹如涅槃。发起毕竟静妙离想。但思上境少静等相。厌离下地粗动等法。世尊亦说以有出有。如说圣者以色出欲无色出色。恐谓无能出无色者。故佛重说诸有所作。诸有所思灭皆能出。又我宗说诸有圣者。以世俗道离下染时。以上世定为首观察起静等觉。非以上生宁可责言。如何圣者于诸有境起静等觉。圣厌有生非有德故。又有至教证诸圣者。于世定中起静等觉。如契经说。具寿舍利子。速往盲林入灭受想定。从定起已高声唱言。此灭涅槃甚乐甚静。谓彼尊者于此灭定觉乐静故。便于涅槃起甚快乐甚寂静觉故。从定起高声唱言。此灭涅槃甚乐甚静。谓灭定中灭少流转。尚有如是乐静二相。况涅槃中流转总灭。或即灭定假说涅槃。以乐及静分相似故。又佛亦说此定甚妙。谓薄伽梵说灭定已复言。此妙过六轻安。以灭定体有妙性故。可以对余挍量胜劣。又渐损减契经中言。如是四种寂静解脱。超一切色无色所收。我说苾刍修彼定者。从彼定起必应唱言。如是定中极为寂静。故不可说唯有顶地。善有漏定寂静非余。若谓不应缘暂静等。起静等想便能断惑。此亦不然。待下地法上地便是毕竟静故。谓初静虑待欲界法。无或寂静不寂静义。岂可说言厌欲界法观初静虑。为静等时非毕竟故障离欲染。又既见有自地善心。能暂思惟自地不净。虽为自地烦恼所缚。而亦能令烦恼不起。如何观下灾横所逼。观上永脱下地灾横非下所缚。胜定现前而不。能断下地惑得。故汝不应不生欢喜。然愚夫类于无想天。执为真实究竟出离。于无想定方能发起。圣者于彼不执出离。故无想定圣者不起。更以余想不能起故。由此彼喻于证无能。是故极成有学圣者。以世俗道亦能断惑。有作是说。以契经中说四沙门果渐次而得故。知诸异生无实断惑。此不应理。以彼经中约次第者密意说故。由此即彼契经中说。且有一类于诸行中。如理思惟。乃至广说。理必应尔。以余经说得四定者入见谛故。不可才遇义缺减经。便兴固执拨余圣教。以诸圣教有多差别。无一经中具众义故。谓诸圣教略有二种。于义有了有不了故。又无所待有所待故。又说世俗胜义谛故。又总相说别相说故。又随自意他意说故。又属法相属法教故。如是等类有无量门。有契经中虽有所说。非离余说义可显了。且如经说于诸行中。如理思惟义犹未了。何等为行行有多种。谓契经说无明缘行。又契经说。入息出息寻伺想思名身等行。又契经说。欲等名行即八断行。又契经说。诸行非常即有漏法。又契经说。一切行无常此经意说一切有为法。又说寿行此即命根。如是等行有无量种。于诸行境如理思惟。为欲界系为色无色。为三界系为无漏摄。为在何地分位。如何此如理言。为显何义如何生起。何故名世复以何缘名为第一。何故所缘以行声说。于能缘上说作意声。以思惟名自作意故。如是等类皆可推征。故圣教中必应有处。具释诸法自性名等。以薄伽梵为欲摄益所化有情。观处观时观根性等。种种差别随应为说尔所法门。非一经中见有具说。故离欲说义难显了故不应说。以契经中说四沙门果渐次而得故。知诸异生无实断惑。如是已说依世俗道。断修所断得二果时。所得择灭名沙门果。然沙门果酬沙门性。此沙门性如前已说。即此复有差别名耶。亦有云何。颂曰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4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8日出...

1997年4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4日出...

1997年4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5日...

1997年4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日出...

1997年5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3日...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