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四十卷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三藏法师 译时间:2019-06-04 18:06:40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四十卷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辨业品第四之八  因辨诸业性相不同。当释经中所摽诸业。且经中说业有三种。善恶无记其相云何。颂曰  安不安非业名善恶无记  论曰。诸安隐业说名为善。能得可爱异熟涅槃。暂永二时济众苦故。不安隐业名为不善。由此能招非爱异熟。极能遮止趣涅槃故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四十卷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辨业品第四之八

  因辨诸业性相不同。当释经中所摽诸业。且经中说业有三种。善恶无记其相云何。颂曰

  安不安非业名善恶无记

  论曰。诸安隐业说名为善。能得可爱异熟涅槃。暂永二时济众苦故。不安隐业名为不善。由此能招非爱异熟。极能遮止趣涅槃故。非前二业立无记名。不可记为善不善故。是非安隐不安隐义。又经中说业有三种。福非福等其相云何。颂曰

  福非福不动欲善业名福

  不善名非福上界善不动

  约自地处所业果无动故

  论曰。欲界善业说名为福。非福相违招爱果故。诸不善业说名非福招非爱果违福业故。上二界善说名不动。岂不世尊说下三定皆名有动。圣说此中有寻伺喜乐受动故。由下三定有寻伺等灾患未息故立动名不动。经中据能感得不动异熟说名不动。如何有动定招无动异熟。虽此定中有灾患动而业对果非如欲界有动转故立不动名。谓欲界中余趣处满业。由别缘力可异趣处受。以或有业能感外内财位形量色力乐等。于天等中此业应熟。由别缘力所引转故。于人等中此业便熟。色无色界余地处业。无容转令异地处受业果处所。无改动故等引地摄无散动故。依如是义立不动名。应知此中由于因果相属愚故造非福业。以非福业纯染污故。要依粗重相续无明。由此无明现在前位。不能解信因果相属。是故发起诸非福行。由真实义愚故造福及不动业。真实义者。谓四圣谛。若于彼愚诸异生类。于善心位亦得间起。由此势力令于三界。不如实知其性皆苦。起福不动行为后有因。若已见谛者则无是事。乘先行力渐离染时。如次得生欲色无色。又经中说业有三种。顺乐受等其相云何。颂曰

  顺乐苦非二善至三顺乐

  诸不善顺苦上善顺非二

  余说下亦有由中招异熟

  又许此三业非前后熟故

  顺受总有五谓自性相应

  及所缘异熟现前差别故

  论曰。诸善业中始从欲界。至第三静虑名顺乐受业。以诸乐受唯至此故。诸不善业名顺苦受。第四静虑及无色善业说名为顺不苦不乐受。此上都无苦乐受故。非此诸业唯感受果。应知亦感彼受资粮。受及资粮此中名受。随所化欲总立受名。下诸地中为亦许有顺非二业为决定无。有余师言。下地亦有顺非二业。以定中间既无苦乐应无业故。岂不中定与初静虑同一缚故。此中定业感初定中乐根异熟。理不应尔违本论故。谓本论言。颇有业感心受异熟非身耶。曰有。谓善无寻业中间定业既是无寻。若感根本乐根异熟应无寻业。通感身心二受异熟便违本论。然应此业唯感心受。如不善业唯感身受。设许通感无违本论。本论应言善无伺故。或非诸业皆感受果故。彼应感色心不相应行。然于一切无寻业中。有业唯能感心受果。偏就彼说故无有过。是故中定业感异熟非证。下地有顺非二业因。若尔此中更有余证。谓本论说。颇有三业非前非后受异熟耶。曰有。谓顺乐受业。色顺苦受业。心心所法顺不苦不乐受业。心不相应行乃至广说。由此证知下地亦有顺非二业。非离欲界有此三业俱时熟故。此亦非证。以本论中说三界业如三受故。然非三界所系诸业可俱时受。此亦应然。而本论言有三界业俱时熟者。为欲试验于对法宗解不解故。或于增上果说受异熟声。色无色思资下异熟。令其久住故作是言。顺三受业文亦容作此释。故彼所引非定证因。何苦推征彼所计执。见彼所计执违品类足故。如说。云何顺乐受业。谓从欲界系至三定善业。无违彼失无定言故。谓彼不言唯顺乐受。然下虽有顺非二业而由少故彼文不显。不可准此便作是言。上地亦应有顺苦乐。离苦乐染方生彼故。由此唯说从广果天乃至非想有顺非苦非乐受业。不说下地以上地无相违受故。于下地有相违受故。以于下地容有非苦非乐异熟。不可如彼三界系业定判。此文无容有容实俱受故。此业为善为不善耶。有作是言。是善而劣。又不可别示而可总言。于诸善业中或有一类能感乐受及受资粮或有一类能感非二。应知此业能益乐受名顺乐受如顺马处。或复此业能受于乐名顺乐受如顺浴散。顺余受业应知亦然。顺乐受业唯感乐受异熟果耶。唯感乐受异熟果者一切皆是顺乐受业。或有诸业名顺乐受而不能感乐受异熟。谓此若感色不相应。顺余受业应知亦尔。此业非唯感受异熟。如何总得顺受业名。诸业为因所感异熟皆似于受得受名故。所以者何。彼皆如受为身益损及平等故。如水火等于树枝等为益为损为等义成。又顺受多略说有五。一自性顺受。谓诸受体。如契经说。受乐受时。如实了知受于乐受乃至广说。二相应顺受。谓一切触。如契经言。顺乐受触乃至广说。三所缘顺受。谓一切境。如契经言。眼见色已。唯受于色不受色贪乃至广说。由色等是受所缘故。四异熟顺受。谓感异熟业。如契经说。顺乐受业乃至广说。五现前顺受。谓现行受。如契经说。受乐受时二受便灭乃至广说。非此乐受现在前时。有余受能受此乐受。但据乐受自体现前即说名为受。于乐受由所顺受有多种故。虽业异熟非皆是受而可总立顺受业名。谓诸善业为因所感。色不相应能为所缘生乐受故。是诸乐受所领纳故。可爱异熟顺乐受故亦名乐受。由此善业所招诸果。虽非乐受顺乐受故。招彼业名顺乐受业。顺苦非二理亦应然。如是三业有定不定其相云何。颂曰

  此有定不定定三顺现等

  或说业有五余师说四句

  论曰。此上所说顺乐受等应知各有定不定异。非定受故立不定名。谓顺乐业非必定熟。若熟必应受乐异熟。顺余二业说亦如是。定复有三。一顺现法受。二顺次生受。三顺后次受。此三定业定感异熟。并前不定总成四种。或有欲令不定受业复有二种。谓于异熟有定不定。并定业三合成五种。顺现法受业体云何。谓于此生造作增长。唯此生受异熟非余。于此生言显众同分。为显加行根本业道。说造作言为显后起故说增长。或造作者显牵引业。言增长者显圆满业。或造作者。谓率尔为。言增长者。谓思已作。或造作者追悔所损。言增长者欢喜摄受。或以同类为助伴业。名为造作亦名增长。如善还以善为助伴。与此相违唯名造作。或有坚执而造作者名为造作亦名增长。与此相违唯名造作。或依具足名为造作。若由具足名为增长。如是等释义有多门。言唯此生受异熟者显时分定。然或有谓于人生中造作增长。还唯于此人生余身受异熟者。亦得名为顺现法受。为遮此执复说非余。此则显示有死生者。可言唯此不名非余。由此显业时分不坏。令极分明绝诸疑网。如何由此说非余言。便令定知非余身受。以或可释此非余言。是遮非人生非遮余身故。此释非理前唯此言遮非人生义已成故。谓前既说唯此生言。已定显成非非人类。然复于后说非余言。为遮余身义极明了。若异此者重说何为。故此业名顺现法受。以现法者是现身义。顺次生受业体云何。谓此生造业于无间生受。所言生者是生处义。造业生后无间而生故名次生。是次后生义顺彼生业名顺次生受。顺后次受业体云何。谓此生造业无间生后受。所言后者是无间生后众同分。所言次者显于多生次第别受。此言意显顺后受业决定次第各招一生。为避言词繁广过失。故于多业总立一名。云何名为顺不定受。谓薄伽梵见一类业。或由尸罗或由正愿或由梵行或由等持或由智力。令全无果或令轻微。或令移位。说此一切名不定业。为转此业应修净行。诸有情类此业最多。然契经言或有诸业应现法受。而或转于地狱受者。非此中辨顺现受业。意说有业顺不定受。若能精修身戒心慧。此所造业应人间受。由不精修身戒心慧。便乘此业堕[木*奈]落迦。契经又言或有诸业应地狱受。而或转于人中受者。此亦非辨时分定业但说不定释义准前。或释前经意说有业。虽是造作而非增长。若任其力应现法受。若后复造感地狱业。资助令增往地狱受。故契经说有业应于人中现受。由后复造感地狱业令增长故。转彼令于地狱中受。是故知彼说不定业。譬喻者说。顺现受业等于余生中亦得受异熟。然随初熟位立顺现等名。非但如名招尔所果。谓彼意说诸所造业。若从此生即能为因。与异熟果者名顺现法受。若从次生方能为因。与异熟果者名顺次生受。若越次生从第三生方与异熟者名顺后次受。何缘彼作如是执耶。勿强力业异熟少故。彼执非善。所以者何。彼业先时已生异熟。中间间断异熟复生理必不然如种芽故。若谓无间而生后身。应无死生业无异故。或身无异应数死生。又一业招二三生等。是诸果相为异为同相。若异者应如别业所感相续非一业果。或一业果其相应同。应说何缘前后相别。若谓满业助力使然。应唯一生前后有别。现见引业所引一生。虽有众多满业果异。而引业一但名一生。此亦应然无别因故。相若同者应是一生。非一生中前后相等。而可见有前后生殊。此亦应然一业果故。然不可谓唯一生身。便是众多引业所感。以能引业有差别故。或于本有应有死生。或应毕竟无死生理。又彼一业所感多生。为一趣中为在多趣。若在一趣过如前说。谓前与后应是一生。或一生中应数生死。以一业果无差别故。若在多趣诸趣相望有上中下品类别故。同一业果理必不成。以一刹那所造一业。有上中下理不成故。又若尔者趣应相杂。然趣无杂如前已辨。若谓余业所引生中。有于前生已得果业。感果势力犹未尽故。寄此生中更受异熟故。虽一业能感多生。而有死生果相差别此亦非理。所以者何。寄他生中更受果业。牵引圆满俱不成故。谓寄他生所受异熟。为是引果为满果耶。且不应言寄受引果。此生引果余业引故。一果不应引已复引。应随一业唐捐其功。后业于中极为无用。亦不应说于一生中有二引果勿有所受。一相续中便有多生多趣异熟俱时受过。亦不应言寄受满果。勿有引业于前生中已得引果。有余引力至于今生转成满过。谓有一类顺生受业。感次生中所引果。已今于余业所引生中变成顺后受感满果异熟。是则一业亦引亦满。便有引满杂乱过失。又一切业展转相资是则皆成造作增长。则应毕竟无有一业不受异熟而至涅槃。然彼此宗俱非所许。于譬喻者其过偏多。以彼宗中顺现受等所有诸业皆非决定。然许诸业展转相资理应皆成造作增长。诸有造作亦增长业。世尊经中说为决定。而言诸业皆不定者。当知彼是佛教外人。又于此中彼据何理许于余业所引生中。已于前生引果余业。能为助满资令久住。非于前世自所引生能为满因资令相续。又若有业顺天生受。从天死已生地狱中。如何令天顺生受业。今于地狱受后乐果。从地狱死生于天中。顺彼生业责亦如是。非于天中顺生受业。可于无间地狱受果亦非无间顺生受业。可于天中有受果义。若谓越他趣于自类趣中。此业方能重受果者前已说过。前说者何。谓业先时已生异熟中间间断异熟复生。理必不然如种芽故。虽彼立理证自义言勿强力业异熟果少此亦非证。所以者何。非要果多业名强力。顺现受业名强力者。能速得果故立此名。若一事中起多思愿。于中前后胜劣有殊。能感现生后异熟果言招多果亦无有失。又若执业要感多果方得名强。则感轮王异熟果业。望感佛业应说名强感多果故。若感佛业妙故名强是则名强。业有多种以业强理有多品故。谓或有业果近名强。或由果多或由果妙。然顺现受果近名强。宁以强名证感多果故。对法者说。诸业中顺现等三各别生果。业果无杂。于理为胜。譬喻者说。业有四句。一者有业于时分定异熟不定。谓顺现等三非定得异熟。二者有业于异熟定时分不定。谓不定业定得异熟。三者有业于二俱定。谓顺现等定得异熟。四者有业于二俱不定。谓不定业非定得异熟。彼说诸业总成八种。谓顺现受有定不定。乃至不定亦有二种。于此所说业差别中。颂曰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4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日出...

1997年5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3日...

1997年4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3日出...

1997年4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6日...

1997年4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30日...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