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标题

佛教的出世与入世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6-14 16:31:13
出世之说,是指佛教不关心现实问题。我接触的人中,持此论的很多。可以说,占了主流。 但自己感觉,此论似不太完全。以我这初窥堂奥的水平,也说不清楚。就一直不曾与之置
出世之说,是指佛教不关心现实问题。我接触的人中,持此论的很多。可以说,占了主流。
但自己感觉,此论似不太完全。以我这初窥堂奥的水平,也说不清楚。就一直不曾与之置论。今既蒙垂问,便就我所知表述一下,也就教于列位高明。
从佛教教义的总旨“四谛”(苦、集、灭、道)来看:
“苦谛”是指人的身心遭受的苦难;“集谛”是指苦难根源的总合;“灭谛”指苦难及苦难之根源的熄灭;“道谛”指解脱苦难的方法。在佛经中,把受苦的众生比作病人,“苦”是病态,“集”是病源,“道”是医治的方法,“灭”是健康的恢复。我个人理解,从学佛的总旨来看,是研究和解决众生在现实世界里的问题。这是入世的学问吧?
佛教的一切都是“立足当世,着眼未来”。不立足当世,就是脱离个人和现世的实际;若不着眼于未来,就是缺乏理想。佛教不承认“上帝创世”,即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没有什么万能的神佛来决定和安排。佛教主张“业创世”。佛学中所谓“业”,就是指人的思想行为动作。我理解,就是充分肯定人在世间的作用。因此,佛家强调因果。所谓因果,说的就是善恶报应。就是说人的思想行为动作所必然会引起的后果。相较于主张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由万能的神来决定和安排的宗教,个人以为,佛教的入世观还要明显一些。
佛家以大慈大悲的胸怀立誓要普渡众生出苦海,提倡舍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不入世,怎么完成心愿?
在中国佛教中,主张入世觉悟的主要代表是六祖慧能及由他开创的禅宗。在《坛经》中,慧能明确宣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他这里的离世二字,可否理解为出世?
《维摩诘经》中,也提出了“不舍道法而行凡夫之事”。
以上文字,不知能否说明,佛教理论中,均有入世之法?至于出世与入世那是主流,我以为,还得自己去证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